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鼋(Pelochelysbibroni)隶属龟鳖、鳖科,俗称绿头龟、癫头鼋、黄沙鳖、烂团鱼。暖温性淡水爬行动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以浙江的瓯江分布数量较多,国外分布于东南亚的缅甸南部和菲律宾等地。

  • 标签: 生物学特征 摄食方式 生污习怪
  • 简介:水蛭,俗称蚂蟥,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水蛭的干制品是一味中药,具有破血逐淤,通经消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闭经、跌打损伤和淤血肿痛等。近年来,还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不错的疗效。过去水蛭以自然捕劳为主,近年来,由于稻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导致水蛭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水蛭 养殖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 工业废水污染 环节动物门
  • 简介:丁鱥(Tincatmca)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在我国分布于新疆。丁鱥是近年来新兴的名优养殖鱼类,因其肉质好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近两年,黑龙江省也开始丁鱥养殖试验,养殖效果良好。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丁鱥 养殖技术 雅罗鱼亚科 内陆河流 养殖鱼类
  • 简介:青鱼也称青鲩、青根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的重要养殖对象。近年来,青鱼在黑龙江省的养殖规模开始逐年扩大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青鱼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青鱼也是倍受欢迎的垂钓品种。

  • 标签: 生物学特点 青鱼 养殖技术 养殖对象 养殖效果 养殖规模
  • 简介:黄鳝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概述黄鳝性逆转、生长与年龄、食性、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毒性试验、内分泌腺、染色体组型等生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黄鳝 生物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条鲈moronesaxatilis(Walbaum),又名条纹石鳍、条纹鲈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lformes)、暖鲈科Percichthyidae),是一种溯河性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南部及东部的几个洲的河流和水库中都有其自然分布种群。

  • 标签: 养殖 条纹鲈 自然分布 鱼类 鲈形目 种群
  • 简介:南方大口鲶也称大口鲶,是产于长江流域的一种大型肉食性鱼类,它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南方大口鲶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养殖的鱼类品种,并取得了较好养殖效果,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达到尾重500克以上,生长速度比我省普通鲶鱼快一倍以上,养殖周期仅为一年.2、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投喂低值的小杂鱼和鸡肠、猪肺等畜禽加工下脚料即可,养殖成本与鲤鱼相当或略高,而养殖效益比养殖鲤鱼高2倍以上.3、病害少,耐低温,在我省能够自然越冬.

  • 标签: 鲶鱼 大口鲶 生物学特性 增养殖技术
  • 简介:中华花龟(Ocadiasinensis)又名台湾草龟、六线草、斑龟,花鸟市场大多以“珍珠龟”“长尾龟”之名出售其幼龟。隶属龟鳖目、淡水龟科、花龟属。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中华花龟容易饲养且售价适中,是当前养殖前景最好的常见品种之一。

  • 标签: 中华花龟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养殖前景 台湾草 龟鳖目
  • 简介:海蜇(ahopilemqesculemtd)隶属钵水母纲(scgpbozod)根口水母目(ahizostomeqe)分布于中国沿海~带,其形体分为伞部和柄部,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水母。一、海蜇的生物特牲: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海蜇 养殖技术 虾池 大型水母 中国沿海
  • 简介:波纹巴非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双壳贝类。该品种为亚热带暖水性品种,营底栖生活,能耐受高盐环境。本文综述了波纹巴非蛤的习性、耐受性、生长和繁殖等生物特性及养殖技术,为波纹巴非蛤在我国南方沿海开展人工育苗和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波纹巴非蛤 生物学 养殖技术
  • 简介:大眼狮鲈又称黄狮鲈或白眼鲈(英文名Walleye),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东部,是北美优质的游钓鱼类和养殖鱼类。我所于1993年和1994年从加拿大引进并进行了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放养。初步研究表明:大眼狮鲈食性广、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适温范围较广,冬季可摄食,生长速度快,池塘套养和大水面放流效果好,适于我国北邮地区养殖,也可适于南方大水面养殖。现将我们对这种鱼的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大眼狮鲈 池塘养殖技术 浮游动物 生物学 生长速度 鱼苗
  • 简介:黄斑蓝子鱼Siganusoramin,隶属鲈形目、蓝子鱼科,拉丁文异名Amphacanthusguttatus、Teuthiso-ramin,俗称黎猛(泥虻)、龙虻、象耳、猫花、秋畏、娘哀、刺排、臭肚鱼(臭都鱼)。暖水性浅海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1生物特征1.1形态特征。体长,侧扁,椭圆形;吻突出、三角形,口下位、下颌短于上颌,眼大、眼间隔隆起,前鼻孔圆形、后鼻孔长圆形,尾柄低而长;体披细小长薄圆鳞,埋于皮下,背鳍基部近背侧处鳞片较大,头部有细鳞或裸露;侧线与背缘平行,伸达尾鳍基部;背鳍起点前方有埋于皮下的前向棘,胸鳍圆刀形,腹鳍短于胸鳍,臀鳍与背鳍后段几乎对称,尾鳍叉形(幼鱼浅叉形);体黄绿色,其中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各鳍浅黄色,头部和体侧布有许多长圆形小黄斑(因此得名)。各鳍鳍棘具毒腺。常见个体体重80~120克。1.2生活习性。生活在沿海岩礁区、珊瑚丛、海藻丛和红树林中,常进入河口咸淡水区;幼鱼喜生活于河口,常短期进入淡水水域。喜集群,多群体活动,且单一鱼种;怕惊吓,受惊时鱼体体色急剧变深并向上跳跃,成鱼比幼鱼更甚。水温低于10℃时有被冻死的可能,达到3...

  • 标签: 养殖技术 子鱼生物学 特征网箱
  • 简介:翘嘴红鲐俗称白条、太湖白鱼。该鱼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为鱼中上品,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翘嘴红鲌)”之一。由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因此,近几年人工养殖在我国已呈星火燎原之

  • 标签: 翘嘴红鲌 生物学特性 人工养殖技术 亲鱼收集
  • 简介: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原产于美国,是一种新养殖品种,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快、品质优等特点。对环境因子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海水、半咸水,甚至淡水中生存,并且具有广温性,适宜进行人工养殖。目前我国已经引进漠斑牙鲆,为了使国内的养殖界对其有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现将有关该鱼生物及其人工繁育方面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综述如下。

  • 标签: 漠斑牙鲆 生物学 人工繁育
  • 简介:2001年在兴凯湖档壁镇对兴凯Bo进行渔业生物调查,共采集兴凯Bo203尾。捕捞群体体长由15.3-26.3cm组成,平均为20.6cm;体得由50-270g组成,平均为125g;年龄组成为2^+-7^+龄;体长体重相关关系为W+0.005L^3.312,r=0.983,n=45;性比为1:1.5(♀:♂);相对生殖力8.3-127.5粒/g,平均为62.7粒/g;绝对生殖力750-30000粒,平均为10765粒;成熟系数雌群0.56%-7.88%,平均为4.48%;雄群0.60%-1.88%,平均为1%;肥满度系数雌群为1.2-1.6%,平均为1.4%;雄群0.8-1.3%,平均为1.0%;种群数量2001年约160t。兴凯湖兴凯Bo的资源呈明显下降状态,亟待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 标签: 兴凯湖 兴凯Bo 渔业生物学 渔业资源 资源保护
  • 简介: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培育的新型鲫鱼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广、易饲养、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 标签: 银皖鲫 生物学 饲养管理 杂交培育
  • 简介:鲑科SALMONIDAE鱼包括鲑亚科Salmoninae5属和白鲑亚科Coregoninae2属共70余种鱼类.自然分布区是北纬35度以北寒带至温带的海、陆区域.鲑科是该科鱼类的统称,欧美习惯上将大麻哈鱼属、鲑属鱼类称为鲑Salmon,将红鳟鱼、硬头鳟及红点鲑属鱼类称为鳟Trout.日本习惯上将其统称为鲑鳟,我国也称之为鲑鳟.

  • 标签: 鲑科 鱼类 增养殖 红鳟鱼 硬头鳟 种鱼
  • 简介:翡翠贻贝,是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双壳软体动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海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垂直分布于低潮线下1.5至8米水深处。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等优点,在当前海水养殖生产中,已成为主要的发展品种。

  • 标签: 养殖方法 生物学特性 翡翠贻贝 肉质 生长 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