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因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吃鱼能使人聪明。这一说法,所以,近年来我国鱼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大幅增加也反映出人们对水产品青睐程度与日俱增的趋势。鱼的利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它的肉,鱼的全身都是宝因此,我们在处理鱼时,应尽量多利用,少丢弃,比如在人们眼中一向被视为废物的鱼鳞就是集药和营养于一身的宝物。

  • 标签: 鱼鳞 养颜作用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 简介:鳖,又称甲鱼,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A.还含有脂肪、糖、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以及动物胶、角蛋白、碘等物质.营养价值极高。不论是红烧还是清炖.味道都极鲜美,特别是它背甲周围的柔软表皮部分,通常称为裙边,其口感肥而不腻.是其肉质中味道最为鲜美的部分。

  • 标签: 夏季 甲鱼补髓汤 二母元鱼
  • 简介:近年来,随着淡水和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虾、蟹类等水产动物人工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形成,水产饲料诱剂在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及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用水产饲料诱剂是控制水产养殖水质和降低养殖成本、适量投料、减少残饵的措施之一,也是诱捕和垂钓水产动物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和发展水产饲料诱剂的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对提高水产品质量,推动水产饲料工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现实的意义.

  • 标签: 水产饲料诱食剂 种类 应用 作用 氨基酸 中草药
  • 简介:牡蛎向来就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又名蛎蛤,别名蚝、白蚝、海蛎、蛎黄、蚵。牡蛎(肉)北方叫“海蛎”,广东叫“蚝”(见于《本草经》)。宋·苏颂说“南海闽中龙多,皆附石而生,磈磊相连如房,呼为蛎房,初生只如拳石,四面渐长至一二文者,崭岩如山,俗呼蚝山。”蛎房即药用之牡蛎,其肉称蛎黄,味极美,可制蚝油。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是沿海最为常见的双壳贝类,种类繁多,据说全球有100多种,我国已报道的有20多种。常见有以下4种: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和长牡蛎。

  • 标签: 牡蛎 保健功效 形态特征 产地 产季 营养成分
  • 简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等于1983年S月至1985年6月,在山东省海阳县利用土池进行了以控制池内生态结构为主的对虾高密度中间培育试验。该试验完全不投,仅靠施有机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作为幼虾的营养条件。1984年试验池面积为3.84亩,投放体长0.7cm虾苗密度为9.29万尾/亩,经23天饲养,对虾全长达30.5cm,

  • 标签: 对虾 中间培育 投食 基础饵料 土池 幼虾
  • 简介:粤西地区的水产品俗与加工技艺是地域性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早期的经济社会中,粤西地区的养殖业尚未发达,内陆以淡水水产品为对象的加工制成品,存在于广大城乡千家万户之中的家庭制作,纯粹是作为家庭消费和少量的亲友馈赠。小型杂渔具甚至是“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产量低,生产模式星散,几无商品交换可言。

  • 标签: 淡水水产品 粤西地区 加工 技艺 食俗 组成部分
  • 简介: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代养猪生产中已普及早期断奶,即3—5周龄断奶,但是由于早期断奶仔猪抗病力低、消化道与消化腺发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等生理特点,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精神状况不佳等,Liebbrendt和Ewan(1975)、Lecee等(1979)、Armstrong和Clawson(1980),统称为早期断奶综合症。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制剂不但能改善仔猪饲料利用率、提高日增重、减少应激、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而且与高铜、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促进生产性能的功效。为此,本文围绕着不同类型制剂的应用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有机酸制剂 应用 早期断奶仔猪 猪饲粮 ARMSTRONG 早期断奶综合症
  • 简介:本文论述了在鱼类养殖中使用氨基的特点,如种类、氨基的平衡、互补作用、限制性氨基的应用、鱼类对必需氨基的需要量.氨基在鱼类养殖业的作用.以及鱼用氨基的生产、使用.

  • 标签: 氨基酸 鱼类 养殖 鱼饵料
  • 简介:巴西巴伊亚州的北部沿海是蠵龟(Caretta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和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olivacea)等龟类的一个主要的繁殖区域(马尔科瓦尔迪和洛朗,1996)。在这一地区,

  • 标签: 东北部利用 减少动物 利用旗帜
  • 简介: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最新提示,鉴于目前是赤潮的高发期,本次赤潮含有麻痹性贝毒毒素成分,应警惕在该海域捕捞的蚶、蛎、贝、蛤、蟹、螺类水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沿海居民在5月至10月赤潮多发期间,不要食用织纹螺等潮间带贝类,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 标签: 5-10月 赤潮多发期 织纹螺 贝类
  • 简介:12月29日.省水产局陈会克副局长一行3人组成验收组.对信阳市“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水产品)进行验收。验收组一行在市水产局长胡传银的陪同下.先后到承担该项目的罗山县弘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息县汪湖生态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单位.

  • 标签: 水产项目 信阳市 菜蓝子 专业合作社 生产项目 渔业养殖
  • 简介: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发现,投入水里的氨基饵料,在鲤鱼摄食期间,大部分氨基会被溶解,因此推测氨基饵料比对照的蛋白质饵料的饲料效率低。

  • 标签: 饵料 鲤鱼 氨基酸 饲料效率 摄食 料比
  • 简介:富地营水库秋季浮生物共计92个种别,其中浮游植物48个种属,浮游动物44个种属,浮游植物数量199.80×104ind./L,生物量1.7746mg/L,浮游动物数量6052.25ind./L,生物量8.8693mg/L,全库总鱼产潜力451902.02kg,总放养量2344512尾.

  • 标签: 富地营子水库 秋季 浮游生物 鱼类产量
  • 简介:黄斑蓝鱼Siganusoramin,隶属鲈形目、蓝鱼科,拉丁文异名Amphacanthusguttatus、Teuthiso-ramin,俗称黎猛(泥虻)、龙虻、象耳、猫花、秋畏、娘哀、刺排、臭肚鱼(臭都鱼)。暖水性浅海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1生物学特征1.1形态特征。体长,侧扁,椭圆形;吻突出、三角形,口下位、下颌短于上颌,眼大、眼间隔隆起,前鼻孔圆形、后鼻孔长圆形,尾柄低而长;体披细小长薄圆鳞,埋于皮下,背鳍基部近背侧处鳞片较大,头部有细鳞或裸露;侧线与背缘平行,伸达尾鳍基部;背鳍起点前方有埋于皮下的前向棘,胸鳍圆刀形,腹鳍短于胸鳍,臀鳍与背鳍后段几乎对称,尾鳍叉形(幼鱼浅叉形);体黄绿色,其中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各鳍浅黄色,头部和体侧布有许多长圆形小黄斑(因此得名)。各鳍鳍棘具毒腺。常见个体体重80~120克。1.2生活习性。生活在沿海岩礁区、珊瑚丛、海藻丛和红树林中,常进入河口咸淡水区;幼鱼喜生活于河口,常短期进入淡水水域。喜集群,多群体活动,且单一鱼种;怕惊吓,受惊时鱼体体色急剧变深并向上跳跃,成鱼比幼鱼更甚。水温低于10℃时有被冻死的可能,达到3...

  • 标签: 养殖技术 子鱼生物学 特征网箱
  • 简介:广西彼得汉预混饲料公司封伟贤等,选用30kg的牡长大三元杂交猪96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为试验组(每千克饲粮分别以250,500、750U植酶取代基础饲粮中40%、60%、80%磷酸氢钙).以研究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植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2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05%(P〉0.05)、4.09%(P〈0.05)、2.64%(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18%、2.62%、1.75%: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是对照组的97.38%、97.03%和97.73%.血清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4.22%、4.22%、8.125(P〈0.05);血清中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46%、0.36%、14.23%(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三元杂交猪 基础饲粮 生长性能 植酸酶 血液生化指标 平均日增重
  • 简介:脂肪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carpioFASN全长cDNA序列为8927bp,开放阅读框7533bp,编码2511个氨基。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