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俗称草片儿,原产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般成鱼体长6—7cm。适合水温15℃-25℃。水质要求:总硬度(gH)5—7dGH,酸碱度(pH)6.7—7.5,虎皮鱼色彩鲜艳,线条分明,鱼体卵圆形侧扁,呈浅黄色,背部为金黄色,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以及呈叉形的尾鳍和嘴部都是鲜红色的,鱼体两侧位于眼部、腹鳍前、背鳍前和尾鳍前有四条横向墨绿发黑的宽条纹,犹如老虎皮,

  • 标签: 养殖技术 观赏鱼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水质要求 色彩鲜艳
  • 简介:八角鱼(Fishheadwithgrowth)又名隆头鱼,原产于马来西亚的野生湖泊中,90年代后逐步驯养,并突破人工繁殖。目前已成为观赏鱼中的一个新品。

  • 标签: 八角 观赏鱼 养殖 驯养 野生 人工繁殖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拥有一箱色彩绚丽、五彩缤纷的热带观赏鱼倍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家庭饲养热带观赏鱼不仅可以美化居室,还可以陶冶性情,让疲惫了一天的人们得到彻底的放松和满足。

  • 标签: 热带观赏鱼 水族箱设置 饲养管理 繁殖
  • 简介: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什么是适合养鱼的好水?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这种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这种水通常比较干净,几乎没有有害的物质,但同时也缺少对鱼和其它生物有益的东西。

  • 标签: 观赏鱼养殖 水质 控制 家庭 测试指标 发生变化
  • 简介:水库生态网箱养鱼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一种网箱养鱼模式.它完全依靠水体内的天然饵料提供鱼类的生长需求.不但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能够提高水库水体生态自净功能。调节水库自然生态平衡.减少水质污染.改善人民饮水质量.是一种环保型的网箱养鱼模式。据统计鲁山县昭平台水库每年放网箱2800只.经过720-750天养殖.平均每箱产量500公斤。平均每箱出鱼330尾。平均出箱规格1.5公斤/尾。平均每箱利润2280元。水库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小、养殖成本较低、商品量大、效益高等优点。投入产出比高。特别适合于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对帮助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综合开发利用大水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网箱养殖技术 水体生态 自然生态平衡 调节水库 综合开发利用 养鱼模式
  • 简介: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淡鲜美,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高于一般的淡水鱼类,具有滋补药用功能,所以历来为人们喜食.稻田养殖泥鳅是目前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一条好途径,鱼稻共生、互惠互利.……

  • 标签: 泥鳅稻田 生态养殖 稻田生态
  • 简介: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螃蟹.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名优水产品的发展,提高池塘水产养殖效益,2004年在讷河镇渔埸利用180亩池塘进行蟹鱼生态养殖高产试验,经过精心管理,科学喂养,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蟹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华绒螯蟹 池塘养殖 生态养殖 高产技术 药用功能
  • 简介:刺参位居“八珍”之首,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供食用、医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素有“海洋瑰宝”之称。随着我国沿海的不断开发和利用,适宜于刺参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展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显著,潜力巨大,被人们称为“海洋捞金”工程,已成为沿海地区又一养殖热点。因此,如何扩大刺参养殖规模、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刺参品质,是摆在广大刺参养殖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 标签: 池塘养殖 刺参 养殖技术 生态育苗 沿海地区 必需氨基酸
  • 简介:“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对养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影响养殖鱼类水体生态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养殖鱼类 水体 生态环境 因素
  • 简介:扬中四面环江,由5个不相连的小岛组成。总面积332km^2,江岸线超过120km^2。长江大堤面积228km^2,大堤外长江水域面积104km^2,其中江滩面积1667hm^2.由于江滩处于大江堤之外,长江潮汐带中间,具有重要的行洪泄洪和生态环保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市开始对江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开发的规模和效益比较低下。80年代初期,逐步加大了对江滩资源的开发力度。现总计开发江滩面积440hm^2,其中用于水产养殖面积为200hm^2,为稳定我市水产养殖面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持江滩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挖掘江滩开发的潜力,根据江滩湿地自然生态特点,借鉴大水面围栏养殖技术,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深挖塘、低筑埂、高围栏”的江滩新型开发方式。该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江滩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功能,且工程投资小,效益高。为江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途径。本文旨在对江滩围栏养殖工程选址的原则、条件、形式以及设计的要求、建造作一简要探讨。

  • 标签: 长江 江滩资源 围栏养殖 生态养殖工程 工程建造
  • 简介:2003年笔者在6334m^2的鱼塘进行鱼畜菜生态养殖试验,共投放鱼种626kg,养殖母猪18头,种植蔬菜667m^2,经285d的精心管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0月28日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下乡视察养殖示范点的专家验收。验收结果:共产鲜鱼7425kg,产仔猪395头,产蔬菜6000kg。总产值160080.6元,纯收入56190.6元;平均产值16850.6元/667m^2,纯收入5914.8元/667m^2。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技术试验 生态养殖 塘鱼 2003年 养殖试验
  • 简介:本试验设立硝化细菌、水生观赏植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对降低淡水水族箱中COD、NH4+-N、NO2--N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蓝毛足鲈等的相对生长率,对孔雀鱼、七彩神仙鱼增色有益.实验中还发现硝化细菌有明显预防细菌性肠炎病发生的作用.硝化细菌在淡水水族箱中固着种群稳定需要25~28天,在施用硝化细菌3~4周后水体COD、NH4+-N、NO2--N达到稳定水平.

  • 标签: 硝化细菌 淡水水族箱 水质 观赏鱼 细菌性肠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