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青鱼具有生产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的优点。在北方是一种短缺的养殖品种,市场上很少见青鱼上市。为适应市场生产的需要,1994年我场进行了池塘主养青鱼种的高产试验。利用2亩池塘经过128天的驯化饲养,共生产秋片鱼种1939kg(13906尾),尾重117.9g,平均亩产达到818kg,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高产试验 青鱼种 初步分析 浮游动物 鲤鱼种 饲料配方
  • 简介: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杂食、易繁殖、便饲养、产量高等优点,人们视之为良种,这是无疑的。但是,革胡子鲶的营养价值如何?也是对其评价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为了使人们对革胡子鲶的营养成分、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等有所了解,以便于全面评价其经济价值,于1985年12月底在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帮助下,对革胡子鲶的一些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革胡子鲶 营养成份 产量高 良种 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10sm+8st+6t。

  • 标签: 黄颡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于2005年成立,继而进行了黄唇鱼的救护工作,是目前已知池塘驯养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黄唇鱼最多的单位。本文是对黄唇鱼救护、驯养工作的小结,在驯养黄唇鱼的池塘选择、水体消毒、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期待社会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使黄唇鱼种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黄唇鱼 救护 驯养
  • 简介:采取膜棚池升温培育与外源激素催熟相结合、促使亲鱼提早成熟,节能温室提早繁殖的技术路线,可使唇[鱼骨]较自然产卵期提早20d以上,于5月18日、19日规模化繁殖生产。

  • 标签: 唇 升温培育 催熟 早繁
  • 简介:在6亩鱼塘中放养桂花鱼6000尾,投喂自育的饵料鱼。经7个多月的试养,收获成鱼2060kg,成活率85%,获纯利润10.6万元。

  • 标签: 桂花鱼 单养 池塘 饵料鱼 鱼塘 收获
  • 简介:一、水产业是大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河渔业又是浅水渔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池塘、水库相对缺乏的山区来讲,开发利用江河发展淡水养殖更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红水河流经河池地区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等6个贫困的山区县,这些山区县有190万各族人民,占全地区总人口的62%,

  • 标签: 渔业 山区县 综合开发 大农业 水产业 贫困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淡水池塘养殖面积达500多万公顷.目前因养殖水域水环境恶化而引发的病害及污染已经对水产养殖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水产养殖系统所排放的废水中包含了大量有害物质:溶解态代谢废物、饲料和粪便中的溶解态营养盐、抗微生物制剂和药物残留.

  • 标签: 初步试验 应用总结 氧水犁
  • 简介:一、前言短沟对虾(PenaeussemisulcatusDeHaan),由于它的体形与斑节对虾较相似,广西沿海渔农群众常将它误认为斑节对虾。它分布于我国南海,北部湾资源较丰富。主要栖息在水深为20~50米、底质为泥沙或沙泥的海区,性较温和、感觉迟钝、群体分散。产卵期为3~6月。它是对虾属中个体较大者,体长一般为150~210毫米,

  • 标签: 斑节对虾 产卵期 海区 人工育苗 底质 试验
  • 简介:关于人工繁殖遮目鱼的研究工作是从1973年开始,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74-1975年。本文包括了1975年研究完成的工作。同时也包括1972年与1974年在“内陆水产科研技术报告.第5期,1974年7月1日-12月”(InlandFiheriesprojcctTechnicalReportNo.5、July1--December31.1974)发表过的部份工作。

  • 标签: 内陆 科研技术 初步研究 持续 水产 研究工作
  • 简介:流水高密度养鱼,在我地区还是一项新兴事业,它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有效办法。今年,我们在坚持科研联系生产实际中,也因地置宜、土法上马,开展了流水养鱼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解决城镇、厂矿吃鱼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试验面积58.1平方米,饲养49天,总产567斤,净产356.16斤,

  • 标签: 饲养 试验 平方米 流水养鱼 土法 鲫鱼
  • 简介:三、螃蟹宰杀法将螃蟹盖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口压着蟹底部当中的缝,右手握刀柄,左手在刀背轻拍一下(不要斩到盖),刀口便入蟹肉内,蟹就不动,左手抓住蟹钳,右手用刀尖压住蟹盖边缘轻轻向上一抽,

  • 标签: 水产品 宰杀方法 加工 螃蟹宰杀法
  • 简介:本文应用高等哺乳动物血清补体B因子溶血检测技术检测仿刺参个体体内补体B因子。通过溶血法检测了健康仿刺参以及人工诱导化皮仿刺参体腔液补体B因子活性。结果显示仿刺参体腔液有补体B因子存在,且含补体B因子仿刺参体腔液溶血活性明显高于和去补体B因子体腔液的溶血活性。实验对仿刺参体腔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果显示其补体B因子是对热不稳定的分子,此特性与高等哺乳动物B因子特征相同。仿刺参体内存在补体B因子,它与脊椎动物补体B因子性质相似,在免疫旁路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补体B因子 棘皮动物 仿刺参 溶血活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自然温度周期下培育成熟(常规培育)所需积温和人工控制培育温度提前成熟(恒温培育)所需积温的统计,初步研究了香鱼从受精到个体发育达到性成熟所需的累积温度。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常规培育条件下,香鱼性腺成熟积温约为5524度·日,其中,胚胎发育期积温195度·日,育苗期(体长达到2em)的积温为832度·日,低温期(越冬期)积温1778度·日,成鱼培育期(第二年的生长期)积温2719度·日;衡温培育总积温为4801度·日。

  • 标签: 香鱼 发育 积温
  • 简介: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培育的新型鲫鱼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广、易饲养、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 标签: 银皖鲫 生物学 饲养管理 杂交培育
  • 简介:本文报道了以卵黄囊刚吸收完,平均体重45mg的鲶鱼苗为驯化对象,分别采取(1)从活饵过渡到人工饵料;(2)全程投喂半干人工饵料;(3)全程投喂干人工饵料;(4)全程投喂活饵(对照组)的方法。经30天的驯化,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51mg、315mg、300mg、630mg。驯化成活率分别达到44.7%、38%、30.7%、70%。

  • 标签: 人工饵料 驯化 鲶鱼苗
  • 简介:2013和2014年5~6月间,采用自制悬挂式电鱼机,在鸭绿江支流蒲石河采捕368尾杂色杜父鱼CottuspoecilopusHeckel,研究该鱼的生物学。结果表明:杂色杜父鱼全长L(mm)与体质量W(g)的关系式为:W=2×10-5L2.9662。48尾雌性个体的统计表明,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49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5.06±2.13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W)为36.98±15.63粒/g。杂色杜父鱼的摄食率为28.26%;充塞度为1~5级的标本尾数分别占总标本数的38.46%、26.92%、19.23%、11.54%,和3.85%;主要食物为底栖动物和小型鱼类。饵料生物中个数百分比(N%)最高的种类是灰纹石蛾Hydropsycheulmeri,质量百分比(W%)和出现频次百分比(F%)最高的均为钩虾Gammarussp.,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最高的是灰纹石蛾Hydropsycheulmeri。

  • 标签: 杂色杜父鱼 生物学特性 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