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与二体(2n组)精原液做比较,以不同密度为组别,研究了4℃下两组(3n-HD和3n-LD)三体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精原液的保存时限。结果发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和寿命逐渐降低。2n组、3n-HD组和3n-LD组虹鳟精原液中精子分别在保存5d、4.5d和12.5d后失去活力;在7d、15d和14.5d后死亡,即三体虹鳟精原液4℃保存时间约为二体的2,说明低温短期保存三体虹鳟精原液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虹鳟 三倍体精液 低温保存 寿命
  • 简介:采用静水压休克法人工诱导鲶鱼受精卵,使三体出现率达100%,其主要形态学性状同二体鲶鱼比较研究表明,三体鲶鱼具有体形大,相对体高及丰满度均较高,体长差异不明显,外部形态及摄食仍保留着二体鲶鱼的特征,但比二体鲶鱼增长快,在池塘养殖90天后,体重比二体鲶鱼平均增加39.71%。试验证明三体鲶鱼是具有养殖生产前景和推广价值的新对象。

  • 标签: 鲶鱼 三倍体 形态特状 生长 静水压休克法 人工诱导
  • 简介:以二、三体乌克兰鳞鲤为材料,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其核型分析结果:二体乌克兰鳞鲤染色体2n=100核型公式为:26m+30sm+30st+14t,染色体臂数NF=156;三体乌克兰鳞鲤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3n=150=39m+45sm+45st+21t,染色体臂数NF=234,二、三体染色体数之比为1:1.5。二体核型与已报道的鲤鱼染色体核型相似。未发现性染色体。

  • 标签: 乌克兰鳞鲤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茂名市自1983年实行市带县的管理体制以来,根据所辖各县区自然条件各异等特点,总结各地养殖生产的经验,提出“山区挖氹仔,丘陵、平原筑小塘,城郊建基地,低望造鱼塘,滩涂大发展”。全面开发水产养殖业,连续7年大幅度增产。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共达29万亩,

  • 标签: 茂名市 水产养殖面积 水产养殖业 产量 实行 城郊
  • 简介:流动细胞仪通过测定红血球中的脱氧核糖核酸萤光来检验多倍体鱼类。在38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和38尾鳙鱼(Hypophthalmichthysnoobilis)中各检测到了一尾多倍体鱼。10尾在形态:上认为是二体的雌草鱼和雄鳙鱼的杂交鱼,包括幼鱼被证实为二体。所有形态上认为的多倍体杂交鱼,确实为多倍体,但其中有两尾是四体,剩下的为三体。

  • 标签: 草鱼 多倍体 杂交 鳙鱼 倍性 二倍体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小体鲟(AcipenserdabryanusDumeril)的染色体,对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小体鲟染色体组是由116±4条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40m+34sm+26st+16t±mc,NF190±;采用德国PartecpasⅢ型流式细胞分析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小体鲟体细胞DNA含量为6.06pg/N,与染色体分析结果比较性一致。综合以上两项结果可以得出,小体鲟为四体鲟鱼。

  • 标签: 小体鲟 核型 DNA含量 倍性
  • 简介: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鲤鱼、银鲫、黄颡、牙鲆等淡水和海水鱼类进行了DNA含量测定或性分析。通过几百个样品的测定和分析,认为流式细胞仪在DNA相对含量测定和性分析上结果比较稳定一致,可以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分析。同时对待测样品的保存、处理及上样量等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找出最好的保存方法、最简便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最少的上样量。流式细胞仪在水生生物的遗传育种、种群分化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测定 倍性分析
  • 简介:雌性三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和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体硬头鳟(Oncorhynchus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热休克和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热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热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体比率(triploid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体产量(triploidyield)(即三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热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和49.9%。

  • 标签: 三倍体 热休克 压力刺激 不育性 硬头鳟
  • 简介: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技术具有多态性丰富,所需DNA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流程繁琐,花费时间长。本文根据AFLP技术的特点,在酶切-连接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这两方面做了很大改进。采用优化的AFLP技术分析三体银鲫的DNA指纹图谱,不仅缩短了实验所需时间,而且获得了稳定清晰的扩增带型。

  • 标签: AFLP标记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鲫
  • 简介:用17ɑ-甲睾酮混合饲料投喂诱导2批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伪雄鱼(三、四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200g和3056g),以正常二体群体为对照(三、四龄平均体质量2510g和3600g),采用组织学和放射性免疫(RIA)方法,每2个月采血一次研究伪雄鱼和正常二体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正常虹鳟和伪雄鱼精巢的组织细胞结构没有明显差异,伪雄鱼性腺组织形态与卵巢相似。3龄和4龄伪雄鱼血清中E2含量均在12月达到峰值,而3龄鱼的T浓度在12月达到峰值,4龄则在翌年2月达到峰值;3龄雌鱼血清中E2含量在10月达到峰值,4龄则在8月达到峰值,而T浓度均在12月达到峰值,进入繁殖期后E2含量开始下降;3龄和4龄正常雄鱼血清T浓度均在12月达最大值,E2在10月达峰值。结果表明,测定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浓度可用于准确判断鱼类的生殖状态,为正确利用虹鳟伪雄鱼提供参考。

  • 标签: 虹鳟 伪雄鱼 血清 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