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桑树修枝整形一般分为冬季桑剪和夏伐式,两期的技术大同小异,只是在时间上、效果上有所不同。目前我县农村桑树修枝整形主要为冬季剪。桑树冬季修枝整形,是在桑树休眠进行的,不损伤桑树生理。同时正值农闲时间,劳力比较充裕,能确保冬季桑树修枝整形质量。通过冬季修剪,减少了无效条,紧缩了树冠,减少了花果,促进了营养生长,有效地消灭了在桑树上越冬的病虫害,有利于提高来年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 标签: 冬季修剪 修枝整形 整形技术 桑树 重剪 营养生长
  • 简介:信通是一个基于Android技术开发的应用软件,其可以部署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4G移动通信实现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业天气气象等信息共享,让农民能够快速的掌握当前实时的农业信息,做好来年农作物的耕种规划,让农民掌握当前的产品质量和需求,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农业信息加工和操作。

  • 标签: ANDROID 农信通 农业信息 智能手机
  • 简介:混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及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但其中存在的侵权风险亦不容忽视,否则混文化将面临“带病”发展。因此借用著作权法中抽象-过滤-对比测试法、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制度,对重混作品的规制路径加以分析研究,具有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 标签: 重混作品 演绎权 转换性使用 规制路径
  • 简介:桑蚕原种“湘·7的母蛾二交试验结果表明;母蛾交两次比单交一次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加,不良卵率有所下降。母蛾与一雄蛾交配1小时后再与另一雄蛾交配3.5小时的交配方式,与对照单交4.5小时相比.其单蛾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幅分别达10.98%和11.16%,不良卵率下降13.93%。

  • 标签: 母蛾 桑蚕 良卵率 产卵量 性状 原种
  • 简介:瓦联网大佬纷纷进军农业、农业自媒体营销持续爆发、复合产业形态引领农业新方向……毫无疑问,“互联网+”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之一。然而,要想赶上这波节奏,却绝非易事。日前,在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2期培训班上,不少来自农业信息进村人户试点县的农业局长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 标签: 互联网 农业发展 产业形态 农牧渔业 农业信息 快车道
  • 简介:以水果之乡著称的安徽省砀山县积极采纳县政协建议.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11年发展酥梨、红富士、红提、葡萄、黄桃、大棚油桃、西瓜、甜瓜等各类水果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80家,社员2.2万户,注册资本4.3亿元,直接带动30余万农民致富。目前。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县水果产业标准化生产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阔步前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各类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载着广大农民奔“钱”途的致富快车。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砀山县 农民致富 水果产业 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化经营
  • 简介:2006年11月3日,广西区农业厅召开厅领导、厅机关和在邕厅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厅长办公扩大会议。张明沛厅长在会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视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提出要以温总理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我区“三”工作,加快广西农村经济发展。

  • 标签: “三农”工作 精神 农村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 广西区 农业厅
  • 简介:武胜,隶属小平故里—广安市,地处嘉陵江中下游,辖31个乡镇,幅员面积966km^2,总人口85万,其中农业人口73万,先后纳入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成功列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县,是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武胜有着悠久的蚕桑生产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蚕茧比重占据全市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当时南充地区第一、四川省第三产茧大县。近年来,武胜深入贯彻中央、省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依托蚕桑发展历史沉淀的产业基础和群众基础,强力推进蚕桑产业恢复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经过2016年准备、2017年探索,截至目前,全县新建优质蚕桑基地0.1万hm^2(1.5万亩),农业产值达到1.5亿元,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现将具体做法汇报于后。

  • 标签: 蚕桑基地 科学发展 政府主导 现场会 嘉陵江中下游 农业人口
  • 简介:珙县地处四川宜宾南缘,全县幅员面积1149.5km^2,辖11镇6乡、262个村。全县桑园面积1.23万hm^2(18.5万亩),年产鲜茧7650t,蚕业综合产值达12.5亿元。近年来,珙县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为主线,以资源多元开发为突破,将桑枝食用菌(香菇)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产业抓手,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各类桑枝食用菌制袋点128个,年种植规模达550万袋,产量4700t,产值达7012万元,带动1156户农户种植(贫困户298户),户均种菇纯收入达2.8万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标签: 蚕桑产业 资源优势 食用菌 桑枝 珙县 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