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宏观经济对于普通高校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其他各类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今高校的实际宏观经济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究改革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宏观经济,有利于学业进步.

  • 标签: 宏观经济学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题目]原位组装纳米银粒子(AgNPs)至多孔蚕茧基膜:具有增强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活性[]防止伤口感染并保持伤口刷围适当的水分是伤口处理中最关键的问题。YuK等人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选用保护作用类似于人体皮肤功能的桑蚕茧为研究材料。

  • 标签: 论文摘要 学术 外文 蚕学 伤口处理 纳米银粒子
  • 简介:1.SongzhenHe,XiaolingTong,KunpengLu,YaruLu,JiangwenLuo,WenhaoYang,MinChen,Min-jinHan,HaiHu,ChengLu,FangyinDai.ComparativeAnalysisofTranscriptomesamongBombyxmoriStrainsandSexesRevealstheGenesRegulatingMelanicMorphandtheRelatedPhenotypes.PloSONE.2016,11(5):e0155061.doi:10.1371/journal.pone.0155061[题目][题目]不同品种及性别家蚕的转录组比较分析揭示黑化调节基因和相关的表型,

  • 标签: 学术论文摘要 Bombyx 调节基因 MORPH 蓖麻蚕丝 溶酶体酶
  • 简介:1.WANGP,BIS,WEIW,QIUZ,XIAD,SHENX,ZHAOQ.Downregulationofaldosereductaseisresponsiblefordevelopmentalabnormalitiesofthesilkwormpurplequail-likemutant(q-l-p).Gene.DOI:10.1016/j.gene.2018.05.010(2018).

  • 标签: 期刊 编辑工作 规范 摘要
  • 简介:1998年10月18~20日,四川省蚕丝学会栽桑专业委员会在南充丝绸宾馆召开了栽桑专委会成立大会暨1998年学术交流会。来自西南农大、省蚕研所、省蚕丝校、省蚕业管理总站及各市地州、主产茧县的专家、教授、专委会委员、代表等50人参加了会议,省蚕丝学会副理事长、省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曾

  • 标签: 学术交流 专业委员会 1998年 蚕丝 南充市 专委会
  • 简介: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蚕桑产业 大河经济 自然条件 人为条件
  • 简介:中国蚕学会召开首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中国蚕学会首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2月12日至14日在江苏镇江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科研、院校和有关专业单位共51位青年学者代表,另有约30名中国蚕业所的科研人员(不受年龄限制)列席了会议,并...

  • 标签: 中国蚕学会 首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 学术交流 蚕桑生产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中国科协学会部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二十一世纪中青年论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学术研讨会”,11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得到了纺织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支持.会议筹备处共收到应征论文70多篇,经组织专家认真评选,共选中40多篇论文在大会交流并汇编成《论文集》.论文内容涉及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绸、针织、染整、化纤、纺机、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等多

  • 标签: 传统纺织工业 技术改造 学术研讨会 产业用纺织品 环境工程学 科技工作者
  • 简介:丝绸商品能否多出口。多内销,即取决于质量与价格。而提高丝绸的质量,关键又在于提高茧丝的质量,而提高茧丝质量,又关系到桑、蚕品种和饲养水平等因素。我省的茧丝质量与江浙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当前茧丝生产“过热”,国际市场丝价下调,低级丝难销,市场消费有限,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第三世界国家蚕茧生产迅速发展,对我省丝绸出口传统的主销市场已造成威胁。

  • 标签: 蚕茧质量 蚕茧生产 饲养水平 蚕品种 江浙地区 蚕桑生产
  • 简介:根据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组第四次会议精神,在农业部农业司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协作组与浙江省、温州市及永嘉县各级领导和部门的精心组织筹备,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组早熟柚类研讨会于1997年10月6日至8日在浙江省永嘉县召开。来自浙江、

  • 标签: 专题学术 全国柚 协作组早熟
  • 简介:2009年6月29日至7月1日.由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主办,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政府、成都市科技局和农委、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承办,四川省园艺学会、成都市长松水蜜桃专业合作社协办的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桃果品评优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举办。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15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园艺学会 学术年会 成都市 水蜜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
  • 简介:曲江县蚕种场始建于1986年,主要负责供应韶关市6县的蚕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逐步发展成为生产设施完善,年制种生产能力为普通种20万张的专业蚕种场,并投资兴力了广东省曲江南华营养保建制品厂,开发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

  • 标签: 曲江县蚕种县 企业改革 产品质量 经营管理 经济发展
  • 简介:近年来,各地都出现了挖桑毁树、拒绝养蚕的情况,调查其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效益偏低,蚕农们的付出得不到丰厚的回报.怎样才能缩短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的差距,提高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呢?笔者就这一问题承担了1997年南充市科委的利技扶贫项目.1997年夏、秋两季在对西充县碾垭乡的八户蚕农进行科技扶贫时,运用了科学的养

  • 标签: 依托科技 提高经济效益 养蚕效果 养蚕技术 养蚕业 科技扶贫项目
  • 简介:2009年12月19-20日,“973家蚕项目学术年会暨2009年度总结会”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成功召开。承担973家蚕课题的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等有关单位均派主要人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学术年会 家蚕 上海 植物生理生态 中国科技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 简介: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给蚕、蜜蜂和其他重要经济昆虫的遗传操作提供许多方法,特别是DNA直接转化为研究这些昆虫提供一个有希望的方法。尽管转化蚕和蜜蜂的尝试已有若干报道(Miline等,1986;田村等,1990),但要发展DNA导

  • 标签: 转座因子 经济昆虫 蜜蜂 杂交带 转化载体 果蝇
  • 简介:调查宜州、象州、平南等9个县市每饲养一张蚕种的桑园投入和养蚕投入,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2007—2010年和2011上半年的养蚕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桑养蚕虽劳动投入较大,但农民收入可观,2011年每饲养一张蚕种收入高达1400~1800元,跟同行种植业和养殖业比,效益显著。通过5年间的茧价和效益对比分析可见,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今天,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底限约为30~35元/kg,高于此底线有生产积极性,低于此底线蚕农或许会挖桑毁桑。

  • 标签: 单张养蚕成本 效益分析
  • 简介:经济效益是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效益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即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像蚕桑生产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0左右,好的达到1∶3.8,差的也有1∶2.0.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 标签: 经济效益 蚕桑生产 投入产出比 持续发展
  • 简介:<正>种桑的主要目的是采收桑叶养蚕,靠销售蚕茧取得经济收入。要提高单位面积桑田的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是设法增加桑叶产量和提高桑叶质量。按照广东省目前的情况,在丘陵山区种一亩桑年可收桑叶2500~3000公斤。产值250~900元。这些桑叶如全部用来养蚕,蚕茧收

  • 标签: 桑果汁 发果 桑叶产量 经济效益 养蚕 发条
  • 简介: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蚕丝文化,并为广大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实验室浓厚科研氛围和优良人文环境的交流平台,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3学术夏令营”活动于7月20日正式开营。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令营 生物学 基因组 学术 家蚕
  • 简介:一、少回育的研究与进展少回育的提法来自日本。由于日本重工轻农,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批人口流向城市,养蚕农户减少,养蚕劳动力日益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养蚕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自60年代开始,在推行省力化养蚕法的同时,也推行少回育养蚕法。日本在养蚕生产上在可靠地控制蚕室内温湿度,结合桑叶防干和条桑育的条件下,已采用每天给桑1—3回。以每天给桑二回最为普遍,每天给桑一回的

  • 标签: 给桑 省力化 条桑育 养蚕生产 室内温湿度 小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