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与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与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布氏田鼠 鼠害 发生特点
  • 简介:毓泉,1916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29年就读于当时国内闻名的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大学二年级转学到北京大学生物系就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毓泉下决心从军救国,1398年春考入黄埔军校,为第15期学员受军官训练一年零三个月,1939年毕业后开始从国,先后担任少尉、中尉附员、上尉参谋。

  • 标签: 植物分类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黄埔军校 苏州市 江苏省
  • 简介:本文是在正镶白旗草原采用样线,样方进行了围封年限对克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试验选取未围封、围封五年、围封十年的样地,通过分析不同围封年限克针茅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密度、高度、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围封对克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围封年限克针茅群落物种重要值表现为:克针茅和冷蒿在十年围封区达最大值;糙隐子草在五年围封区达最大值;阿旋花在未围封地区达最大值。(2)群落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围封五年区最高,同时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十年围封区最高。(3)围封年限对克针茅数量特征的影响: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克针茅种群中个体的数量特征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围封年限 克氏针茅 物种多样性
  • 简介:鹤林,男,1932年9月5日生于河北省昌黎县,硕士研究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后留校在遗传育种教研室任助教。1960年考入河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1964年毕业,同年分配到原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1993年退休。

  • 标签: 牧草育种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专家 事业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本文依据现存蒙古资源现状,论述了蒙古的起源与现代蒙古品种、数量、分布,生物学特征特性,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马文化、产业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蒙古马 分布 特征 生态 作用
  • 简介: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技术,分别对碱韭和短花针茅为主的草地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测定指标为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现存量),获得禾本科为主、碱韭为主以及由二者构成的复合样本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平台,把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高度、盖度和密度)作为输入因子,以群落现存量作为输出因子来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禾本科为主、碱韭为主以及由二者构成的复合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4.1%,92.98%,91.01%。因此,BP神经网络可作为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模拟与预测的有效工具之一。采用BP神经网络对不同草地植物类群进行模拟和预测可能会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会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或训练精度的增加而弱化。

  • 标签: 荒漠草原 现存量 BP神经网络 MATLAB 模拟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