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 标签: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 简介:应用对青海省内虫草蝠蛾幼虫2年的调查资料,通过对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平均拥挤度M、扩散指标Iδ、聚集系数C和聚集度指标CA的测定,阐明了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种群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理论分布型。

  • 标签: 虫草蝠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 简介: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旅游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开发,环境建设和景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锡林郭勒盟草原景观类型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明了草原旅游资源特点和草原旅游的内容,指出了草原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草原旅游的管理对策,旨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草原旅游 旅游资源 管理对策
  • 简介:据草地资源最新调查,海西州现有天然草地1191.77×10^4hm^2,退化草地752.58×10^4hm^2,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州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海西州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就海西州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 标签: 海西州 退化草地 分布格局
  • 简介:通过草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天然草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草地类型复杂、草地产草量空间差异大、牧草低矮耐牧,草地营养丰富,植物种类相对贫乏,豆科牧草少,草地以高寒草地类组为主,草地可利用面积占全省草地可利用总面积的87.41%。

  • 标签: 青海 天然草地 基本特征
  • 简介:布氏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氏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氏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布氏田鼠 鼠害 发生特点
  • 简介:浅谈民和县草场资源基本特点及利用、改良意见郭宏山(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兽医站810800)民和县草场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草场面积11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12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2.8%。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特殊...

  • 标签: 草场资源 基本特点 民和县 牧草生长 优良牧草 草地类型
  • 简介:基于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的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化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对策。

  • 标签: 3S技术 草原资源 分布现状
  • 简介:本文运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影像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依据土地利用碳源/碳jr-理论,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和能源消耗法对准格尔旗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进行时序变化特征分析。并引入碳排放风险指数指标,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结合运用GIs对准格尔旗碳排放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13年间共增长了872.62万吨,其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2)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和草地是主要的碳汇,二者的碳排放(吸收)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最大,并且研究区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从空间上看:碳排放风险指数在不断增大,碳排放风险为负的区域在慢慢减少,碳排放风险为正的区域越来越大,碳排放风险指数值处于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和大路镇,大多都为城镇用地,碳排放风险指数值处于较小区间的区域,主要为远离城镇的地方及周边的一些林地和水域。

  • 标签: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格局 准格尔旗
  • 简介: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在西藏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中草原类型数据形成的技术方法。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野外样点数据采集、综合多源数据建立草原分类系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生成图形属性数据等技术集成体系。野外采集样点2432个,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测定草原类型及其生境植物生物学特征。基本信息源为TM数据,参考信息源为SPOT数据;基于上世纪80年代西藏草原类(亚类)分类系统框架,依据样点资料建立草原类型分类系统;在eCognition软件支持下,通过影像多尺度分割、最邻近和隶属度函数法信息提取与人机交互式修正,快速精准完成了西藏草原类型数据的集成。

  • 标签: 草原类型 3S技术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集成技术
  • 简介:借助"天圻"(智能气象站)和"智墒"(土壤墒情传感器)两种类型物联网设备,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对布置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蒙草基地,涉及人工牧草生产单元的一定数量气象、土壤水分和温度指标,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再通过对数据检测分析和统计分析,初步总结出能代表该地生产单元的降雨量、风向、风速、植物ET根系分布/分层耗水量、土层水分(总和、分层)、地表积温等指标数据客观实际和变化规律。

  • 标签: 物联网 人工牧草 生产单元 气象指标 土壤指标 变化规律
  •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标签: 草原 大数据 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
  • 简介:随机区组试验和拉丁方试验的缺区数据估计公式的推导王宝山湟源牧校草原组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是方差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例如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杀死鼠虫害的试验,不同牧草品种、施肥量产量关系的试验等。由于野外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造...

  • 标签: 随机区组试验 拉丁方试验 估计公式 牧草品种 拉丁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 简介:CASIOfX-36OOP计算器在植物生理学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王得贤(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草原系,西宁810003)TheAppliCationofCASIOfX-3600PCalculatorinPlantPhysiologyWaugDe-Xian(D...

  • 标签: 试验数据处理 植物生理学 计算器 寄存器 CASIO 组织含水量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草原保护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投入力度在不断地加强加大。从2000年以后,我们的草原走过恶化阶段,进入到了局部好转,总体恶化速度放慢的阶段。当前草原保护建设由恢复性好转向大体稳定这么一个过渡性特殊的时期转变。这个新的阶段,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新特点:一是生态建设处于“爬坡关键期”;二是草原经济开始“换挡提速期”;三是发展环境步入了“调整的优化期”。

  • 标签: 草原经济 材料 草业 中国 保护建设 生态建设
  • 简介:《草原草业》始于1979年,原名《内蒙古畜牧兽医一草原专刊》,由许令妊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1983年更名为《内蒙古草原》,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草原系共同主办,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共同主办,在全国正式出版,季刊发行。2013年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草原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管,自2013年第2期起,正式启用现刊名。

  • 标签: 《内蒙古草业》 内蒙古草原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内蒙古自治区 勘察设计院 畜牧兽医
  • 简介:《草原草业》始于1979年,原名《内蒙古畜牧兽医—草原专刊》,由许令妊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1983年更名为《内蒙古草原》,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草原系共同主办,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共同主办,在全国正式出版,季刊发行。

  • 标签: 《内蒙古草业》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 勘察设计院 畜牧兽医 主办
  • 简介:《草原草业》始于1979年,原名《内蒙古畜牧兽医-草原专刊》,由许令妊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1983年更名为《内蒙古草原》,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草原系共同主办,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共同主办,在全国正式出版,季刊发行。2013年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草原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管,自2013年第2期起,正式启用现刊名。

  • 标签: 《内蒙古草业》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 新闻出版 勘察设计院 畜牧兽医
  • 简介:《草原草业》始于1979年,原名《内蒙古畜牧兽医-草原专刊》,由许令妊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1983年更名为《内蒙古草原》,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草原系共同主办,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共同主办,

  • 标签: 《内蒙古草业》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 勘察设计院 畜牧兽医 主办
  • 简介:《草原草业》始于1979年,原名《内蒙古畜牧兽医-草原专刊》,由许令妊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1983年更名为《内蒙古草原》,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草原系共同主办,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共同主办,在全国正式出版,季刊发行。

  • 标签: 《内蒙古草业》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 勘察设计院 畜牧兽医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