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青海省发展草坪初探辛有俊(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8)草坪是城镇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上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草坪种植在开发、引种野生草坪植物资源的同时,从国外引入了许多优良的草坪植物,并在许多大,...

  • 标签: 草坪绿化 草坪种植 草坪草种 草坪植物 高寒地区 土壤湿度
  • 简介:青海天然草地在发育形成上表现出其特殊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在北半部(不包括祁连山地)表现为径向的水平分布规律。从湟水流域向西,地势逐步抬升,经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到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由温性草原逐渐向温性荒漠过渡。在青南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草地类型大体出现山地疏林草甸→高寒疏灌草甸→高寒(嵩草)草甸→高寒(针茅)草原的演替序列。且天然草地的水平地带分布呈不连续性,以及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叠加性。

  • 标签: 青海 天然草地 分布规律
  • 简介:通过野生雀瓢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分析了雀瓢的栽培技术和利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雀瓢既是优良天然牧草、天然绿色食品,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适于在锡林郭勒盟大面积人工种植,在较贫瘠的土质上生产利用。

  • 标签: 野生雀瓢 驯化 利用价值
  • 简介:自然生态分区是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文章就当前青海省生态环境管理中分区不统一、特点各异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全省生态分区意见.通过对全省有关区划工作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将青海省3大地貌类型划分为10个自然生态区(一级区).

  • 标签: 自然生态 地貌 分区
  • 简介:研究了高寒草地不同生境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滩地种子库密度为7546粒/m^2,阳坡为5929粒/m^2,阴坡为7260粒/m^2;三个生境种子库平均密度为6811粒/m^2,土壤种子库中有78个种,分属于21科,其中多年生植物占总数的85%。三个生境种子库的物种组成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高寒草地 不同生境 土壤种子库
  • 简介:通过连续四年对青海省农区种草及复种饲草项目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对青海省农区种草及复种饲草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总结探讨,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 标签: 农区种草 复种饲草 发展初探
  • 简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草地资源基础数据,参考国内外草地退化的分级标准,初步确定了青海天然草地退化的量化分级指标以及其他的辅助指标,进而将全省退化草地按退化程度划分为轻度、重度、中度3个等级,并指出了3个退化等级的表现特征和退化草地指示植物。

  • 标签: 天然草地 退化程度 分级指标
  • 简介:为推进包头市优质饲草料种植与发展,解决当前包头市天然草地全面禁牧,现有人工草地牧草良种少、产量低的状况和青贮玉米品种杂乱、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弱等问题,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提高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包头市草原工作站于2016年实施了《包头市优质饲草引种试验研究项目》。经项目研究,筛选出了适宜包头种植且优质高产牧草品种,其中金岭17青贮玉米山南灌溉地区种植产量较高,金岭377和357适宜山北灌溉区域种植;灵翔甜高粱适宜包头整个区域种植,且1号产量要显著优于2号(p〈0.01);光明星高丹草、牧乐思燕麦在灌溉条件下产量非常显著,适宜包头市大部分地区种植(p〈0.01)。

  • 标签: 优质高产 人工草地 试验推广
  • 简介:借助"天圻"(智能气象站)和"智墒"(土壤墒情传感器)两种类型物联网设备,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对布置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蒙草基地,涉及人工牧草生产单元的一定数量气象、土壤水分和温度指标,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再通过对数据检测分析和统计分析,初步总结出能代表该地生产单元的降雨量、风向、风速、植物ET根系分布/分层耗水量、土层水分(总和、分层)、地表积温等指标数据客观实际和变化规律。

  • 标签: 物联网 人工牧草 生产单元 气象指标 土壤指标 变化规律
  • 简介:针对紫花地丁果实成熟后果皮易开裂,种子四处散播不易采收等问题,开展了紫花地丁的开花持续期、结实性及不同成熟度种子发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紫花地丁“开放花”在3月中旬开始开放,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闭锁花”在6月初形成,可持续到10月份。经贮藏5个月后的“闭锁花”种子在恒温25℃时,Ⅱ级、Ⅲ级和Ⅳ级成熟度的种子发芽率均较高(80%)。而当年采收的开放花的Ⅳ级成熟度种子在室温14-28℃条件下的发芽率较高(〉77%)。成熟种子千粒重0.80-0.96g。为获得较高的收获种子产量,建议在环境湿度较大时采收Ⅲ级成熟度的种子,即采收果皮黄化、蒴果直立但未开裂的蒴果。

  • 标签: 紫花地丁 开放花 闭锁花 成熟度 发芽力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的机理,通过盆栽垂穗披碱草在干旱和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和水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披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且Cu、Cr、Cd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的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干旱 水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