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截至到2013年8月底,青海在全省禁牧草场1633.33×104hm2,对1526.67×104hm2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牧区、半牧区人工种草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牧户实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完成减畜456万羊单位;落实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4×104hm2;落实畜牧良种补贴2.1万头只;落实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录入牧民信息76.06万户.

  • 标签: 青海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 简介:2013年是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三年,为了及时掌握实施补奖机制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调查组以牧户基础设施、收入支出、养畜状况、生产经营方式等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分析评价实施补奖政策对民生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牧户 调查 报告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北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补奖机制实施后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补奖机制 后续产业 调研
  • 简介:鄂尔多斯市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政策信息和科技认识的主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认识宝库。管理和应用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信息资源,为草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推动有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和管理草原,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发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档案管理 对策建议 黄南州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调查 思考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古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
  • 简介:对牧区种养暖棚的设计与建设方案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通过一年来试验研究,探讨出新一代种养两用暖棚建造模式,以便在广大牧区推广中使用.

  • 标签: 种养暖棚 设计
  • 简介:随着复印技术和电脑技术的普及应用,给编制草地规划设计建设地形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者通过多年编制草地规划设计建设地形图,对如何利用现代办公设施进行快速编制图件作一介绍。

  • 标签: 草地建设地形图 快速编制法
  • 简介:青海的总站草原勘察规划设计科是青海省草原总站从事草地资源勘察、规划设计和草业工程技术推广的专业机构,一直承担着草地资源、国土资源、牲畜资源的调查、监测及规划设计。草业、生态环境工程设计及工程监理和技术咨询服务、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及其技术推广工作。全科现有人员19人,其中,高级畜牧(草原)师6人,畜牧(草原)师5人。

  • 标签: 环境工程设计 草地资源调查 资源勘察 青海省 草原 规划
  • 简介:通过对我国乡土草种资源与利用的实际和对目前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以及育繁体系分析,结合在旱生牧草乡土草种中育繁的实际经验,提出内蒙古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源库圃繁”建设体系。“源”是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库”包括种子库和基因数据库建设,“圃”是建立种质资源囿,“繁”是对优异的材料进行及时扩繁。通过对乡土草种的种源收集、栽培驯化选育,逐步实现由“源”到“库”、从“圃”到“繁”这一过程的工作,实现优良乡土草种资源的生产推广利用工作,达到为生产推广提供种源的目的,进而实现“繁”和“库”到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利用。

  • 标签: 乡土草种 育繁 “源库圃繁”体系 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