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绿帝1号沙打旺是通过远缘杂交育种,父本膜荚黄芪,母本斜颈黄芪.F1代后经代集团选择选育而成.选择标准是植株高、分枝、叶量大、花序、开花期早、成熟穗,茎秆黄绿色直立型白色花株群体.选育新品种与对照沙打旺比较在牧草产量上增产10%以上,牧草品质上有大幅提高;种子成熟早,种子增产300%以上,新品种根可替代黄芪入药.在耐瘠薄、耐干旱、耐严寒、抗风沙等恶劣环境适应能力也等于或高于对照沙打旺.

  • 标签: 杂交育种 集团选择 植物学特征
  • 简介: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 标签: 牧科草木樨1号 利用 评价
  • 简介: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 标签: 苜蓿 品种 栽培技术
  • 简介:基于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化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重要来源,科技与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重要对策。

  • 标签: 3S技术 草原资源 分布现状
  • 简介:近年气候干旱和过度利用导致了内蒙古草原盐碱化加剧,给草原牧区带来了严重经济和生态问题,盐碱化草地植被修复已成为内蒙古草原区生态治理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对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花淖尔重度盐碱化草地进行了土壤改良与牧草播种相结合植被修复试验。结果表明:(1)在7种土壤改良措施中,DS改良剂3、脱硫石膏和有机肥处理牧草出苗较好;(2)4种牧草中,紫花苜蓿出苗最高;(3)从出苗结果看,紫花苜蓿和脱硫石膏组合为最好植被修复措施。

  • 标签: 盐碱化草地 土壤改良 牧草 出苗率
  • 简介:人工草地建设对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并且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重要措施。如何建立优质高效人工草地已经成为科学界共同关注热点问题,是我国未来草业建设、环境治理、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及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结合世界人工草地建设水平,分析了我国人工草地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人工草地建设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 简介:为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对农牧民培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地区选点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牧民培训需求相关因素,从而有针对性提出提高农牧民培训质量对策及建议,促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开展。

  • 标签: 农牧民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
  • 简介:在高寒地区影响牧草种植因素很多,优良牧草引种试验对于当地人工草地建植和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引种了豆科牧草4个苜蓿品种,禾本科7个品种,经过三年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引种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一些品种表现了良好生产性状,为我旗今后草原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牧草 种植 试验
  • 简介: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对处于盛花期冷蒿进行24h内3维空间花粉传播动态进行监测。4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平距离增加花粉数量总体在减少,花粉水平传播最大有效距离大于300cm;随着垂直高度增加,传播花粉粒数量亦在减少,花粉粒大部分集中在0-40cm高度层面上,其垂直传播有效高度大于100cm。在11∶00-13∶00左右花粉捕获量达到了24h中最大值;冷蒿花粉传播受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

  • 标签: 花粉 传播规律 冷蒿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通过不断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调查 思考
  • 简介:王栋,字秉钧,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草原学科奠基人。1906年10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现属上海市)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他在青少年时代,受同乡先贤张骞影响,主张实业救国,对农学发生兴趣。他就读于南通甲种农校及高级农科中学。1927年毕业于南通农科大学,以优异成绩留校担任助教。1937年考取第五届庚款留英公费,就读英国爱丁堡大学农学院。在凯纳尔及史密斯两位教授指导下从事牧草栽培及利用研究。

  • 标签: 农科大学 知识分子 牧草栽培 农学院 畜牧学 教育家
  • 简介:黄伞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食药用真菌,本文综述了黄伞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伞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应用前景
  • 简介:西北沼委陵菜是优良花卉灌木和防风固沙植物.通过该植物播种育苗试验,对种子采集与处理、土壤处理、播种、生长节律、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育苗细节进行了观测.

  • 标签: 西北沼委陵菜 播种育苗
  • 简介:旱作条件下,4种国外禾草通过适应性观察和评价测试表明:它们在生长季早期所含总营养(所占绝对干物质%)均较高,而来自美国沙生冰草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从茎叶比、鲜干比、株高、分蘖数及叶等综合比较得出:4种禾草饲用价值均较高,来自美国披碱草表现尤为突出,沙生冰草相对较差,所以在生育初期4种禾草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披碱草〉细茎冰草〉无芒雀麦〉沙生冰草;从物候期及越冬等观测结果得出:4种禾草在整个生长期表现良好,具有很强抗寒、耐旱性,在试验区均安全越冬。

  • 标签: 沙生冰草 细茎冰草 披碱草 无芒雀麦 品质试验
  • 简介:本研究选择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类型不同年限封育样地共18个,分别在封育围栏内、外设置样方,于2011年、2012年对其封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荒漠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经过1—7年围封后效果调查显示:封育草地草群平均高度、总盖度、单位面积鲜草、干草产量相比未围封草地(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也有增加趋势

  • 标签: 荒漠草原 封育措施 恢复效果
  • 简介:在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类型和状况调查基础上,选择沙柳、小叶锦鸡儿+杂类草、沙蒿+杂类草、芨芨草等四种主要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标杆法测定不同植被下地表土壤侵蚀或堆积状况,从而探讨不同类型植被防风固沙效果,为毛乌素沙地利用植被防风固沙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30%盖度以下时,各种类型植被下均有比较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在植被盖度达到45%以上后,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消失。各类植被水土流失盖度临界值分别为:沙柳38%、小叶锦鸡儿+杂类草37%、沙蒿+杂类草34%、芨芨草32%。在相同植被盖度下,不同类型植被显示了不同滞留土壤能力。综合地理条件和水分情况考虑,沙蒿+杂类草植被和小叶锦鸡儿+杂类草植被更适合于在毛乌素沙地作为防风固沙植被推广。利用植被防风固沙,不仅要达到临界盖度,而且要灌草结合才能达到更好效果。

  • 标签: 毛乌素沙地 植被类型 植被盖度 土壤侵蚀
  • 简介: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加强,优质草种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文章叙述了我国北方目前草种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草种产业化优势,为了尽快转变草种产业化发展状况,对今后草种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草种 产业化 发展 建议
  • 简介:迈士通有效量375ml/hm2对草地黄花棘豆防除效果达到70%以上,迈士通有效量500ml/hm2对草地黄花棘豆防除效果达到85%左右,后者药效明显高于前者,两种浓度药剂均对牧草安全。

  • 标签: 迈士通 黄花棘豆 防除 药效
  • 简介:文章通过对草原文化和草原生态环境重要关系及草原文化意义与内涵叙述,提出了目前草原文化传承和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结论:草原是畜牧业发展重要生产资料,草原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只有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对传承草原文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有着十分重要战略意义.

  • 标签: 草原文化 生态环境 保护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