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后备母猪营养影响母猪终身生产成绩,极大地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在研究繁殖母猪营养需要时,要更多地关注母猪整个生命周期(最少2个胎次,最好4个胎次)的营养,而不仅仅关注母猪一个胎次内的生产性能,要将母猪终身繁殖成绩考虑在内。

  • 标签: 后备母猪 胎次 营养需要 背膘厚 初情期 繁殖性能
  • 简介:将93只初生雏鹅(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高、中、低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各组的饲养管理争件一致,均以全价配合饲料舍饲,自由采食。结果表明:①各生长阶段各组平均生长速度以Ⅲ组为最优。与其它组间的差异显著,G值分别为育雏期0.317、生长期0.432、肥育期0.415;②总体上各营养水平组间料重比差异不大。约3.8~4.0:1;③屠宰性能测定。屠宰性能组间及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屠宰:85.9%,半净膛:82.6%,全净膛:76.0%;④中型仔鹅营养需要。1~2周龄.ME:11.6MJ/kg,CP:19%为宜;3—4周龄,ME:11MJ/kg,CP:18%为宜;5~8周龄,ME:10.7MJ/kg,CP:15%;9-10周龄,ME:11MJ/kg,CP:14%为宜。

  • 标签: 中型仔鹅 代谢能 蛋白质 营养水平
  • 简介: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常见产程过长的母猪,产程过长可导致母猪窝产活仔数下降和出生仔猪成活降低。母猪产程受育种、营养、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能量、纤维、矿物质和微生态制剂等营养素对母猜产程也会产生影响。

  • 标签: 产程过长 微生态制剂 矿物质 母猪 能量 纤维
  • 简介:生猪产业在青海省农区占有重要地位。近5年来,青海省生猪产业产生了较大变化,开始从传统的副业养猪向专业化、商品化养猪转变,从分散农户饲养向集约化转变。形式变了,规模扩大了,但生猪生产的总体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其主要表现是:母猪生产力水平低;仔猪成活低;生产技术落

  • 标签: 仔猪成活率 生猪产业 生产力水平 农户饲养 总体效益 生猪生产
  • 简介:本文从哺乳仔猪饲养员或防治员的管理,母猪的免疫接种、保健、饲养管理,仔猪的饲养管理、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的措施。

  • 标签: 哺乳仔猪 成活率 管理
  • 简介:鸭的人工授精技术是近代种禽繁殖业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措施之一。它以其低投入高回报而越来越多地受到种鸭养殖业的普遍重视。要提高鸭的人工授精,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标签: 人工授精率 种鸭 人工授精技术 养殖业 低投入 种禽
  • 简介:本刊辑:据中国猪业网报道,当前,国内猪场热推沼气工程,但在养猪业发达的美国,养猪业却“冷淡”对待沼气工程。8月14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10年养猪企业经验交流会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BobMorrison介绍:“在美国,只有155家畜牧企业安装了沼气工程,其中仅有4家是养猪企业。”据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约有10万家猪场。

  • 标签: 沼气工程 养猪业 美国 普及率 明尼苏达大学 养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