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宁夏某商品蛋鸡养殖场新进的8000只雏鸡到10日龄发病。为查找病因,给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无菌采集病死鸡病料,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鉴定出2株鸡白痢沙门氏菌(H1、H2),结果用分离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该鸡场此次疫病的主要病原;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吡啶、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四环素等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等耐药。临床选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鸡白痢 沙门氏菌 病原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各种禽类,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急性病例表现为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表现为体内炎性出血和败血症。2014年4月份,新余市下村镇某养殖场鸭只突然发病,死亡率高,经过临床症状检查和病原的分离鉴定,最后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 急性病例 禽霍乱 炎性出血
  • 简介:采用羊大肠杆菌病的细菌学实验方法,应用细菌学分离技术,从病死犊牛的内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经观察其细菌学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确诊为犊牛大肠杆菌病,即犊牛痢疾。

  • 标签: 犊牛 大肠杆菌 诊断治疗
  • 简介:以患子宫炎的后备母猪的脓性分泌物为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16SrRNA同源性比对和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其中的一株优势菌为具有一定致病力的彭氏变形杆菌。24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对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替米考星等药物耐药。

  • 标签: 猪子宫炎 彭氏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基于临床上犊牛腹泻的高发病率,致使犊牛死亡严重,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实验采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96孔板微量滴定法。筛选出肠球菌及其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生长特性。共筛得细菌214株,其中,肠球菌24株;肠球菌所占的比例为11.21%。利用96孔微量板测定,得到生物膜阳性菌1株。生物膜阳性率为4.17%。为临床上犊牛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犊牛腹泻 生物膜 肠球菌
  • 简介:家畜不同的病变有不同的处理机制,应对家畜局部性和全身性组织病变的分析和处理方式也不同,家畜病变后应当结合家畜的病变性质,病变的位置和病变的表现,对症下药,才能最终解决家畜复杂病变带来的后果和经济损失.

  • 标签: 家畜 病变 对症下药
  • 简介:为了对临床上分离的5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研究,将分离的细菌用血浆凝固酶检验、进行生化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5株细菌均为中间型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阳性,可以还原硝酸盐、可利用果糖等,不能利用甘露醇、木糖;分离菌对多黏菌素、万古霉素、新霉素、新生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洁霉素和萘啶酸耐药。结果表明:分离的细菌总体耐药率并不高,临床上应注意中间型葡萄球菌的用药量,避免造成严重的耐药现象。

  • 标签: 中间型葡萄球菌 鉴定 生化试验 血浆凝固酶 耐药性
  • 简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依托"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340站"展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为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服务"三农",为全面推进畜牧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标签: 畜牧兽医 职业技能鉴定 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