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宜川项目为例,介绍了陕西省妇女研究会在社会别与发展方面的经验,论述了理解和实践赋权、倾听并放大妇女在社区中的声音、重视建立妇女骨干网络及其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参与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社会性别 宜川市 参与式发展 妇女骨干网络 能力建设
  • 简介:社会的自然是戴维·佩珀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本体论之“根”.佩珀的“社会的自然”概念的出场有其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其时代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伪善导致的严峻生态危机、苏东传统社会主义的解体和失败产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以及西方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其理论渊源是:后现代绿色思潮下的生态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各自存在的内在缺陷、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化自然观”以及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自然和社会辩证法的理解等.佩珀的“社会的自然”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性质,是一个社会概念;这一概念本身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一社会”关系的辩证观点.他的这些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内涵以生态学意义,进一步延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本体论的内容,从而对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攻击给予了反击,并为佩珀提出他的“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他的这一概念为他继而提出克服自然异化的途径奠定了基础,并且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了实践方案.

  • 标签: 戴维·佩珀 社会性的自然 原初境域 生态自然观 自然本体论
  • 简介: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女性犯罪现象激增,成为一个困扰全社会的严重犯罪问题。日本学者菊田幸一在其所著的《犯罪学》一书中指出:"因为犯罪的是女性,所以才说成女性犯罪的。"因此,女性犯罪是指女性实施的犯罪。是以犯罪主体的性别特征为根据分析犯罪现象的一种依据。

  • 标签: 犯罪问题 社会转型 女性 视野 日本学者 性别特征
  • 简介:三、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一)概念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是指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 标签: 林犯罪 涉林
  • 简介:针对破坏林地资源犯罪猖獗的现状,2005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林地资源,有必要结合刑法原理和《解释》对破坏林地资源犯罪作系统研究,

  • 标签: 林地资源 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 系统研究
  • 简介:建筑的本质是空间,空间因界面才具有使用价值.由于界面将抽象的设计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空间形象,直接传承了建筑内外环境的感性意义,从而使建筑成为既有实用功能又蕴涵意义的空间环境,并由此引出诸多界面之外的如色彩、式样、质感等形式因素,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们对建筑的认知.正是这些原因才使界面的认知与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以现代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界面的基本特征和设计手法的分析、归纳,试图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界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 标签: 建筑环境 认知 界面 设计元素 手法
  • 简介:为坚决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自11月27日启动,将持续到2012年底。

  • 标签: 野生动物资源 违法犯罪活动 森林公安局 国家林业局 组织
  • 简介:当前的物欲型犯罪有其经济根源和直接原因,其动机、行为方式及侵害对象具有一些带规律性的特点;犯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其犯罪动机和行为方式.尤其少部分身居高位、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个人财富、权力的不当追求,导致权钱交易、化公为私,造成国有财产的大量流失.这种犯罪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国有财产所有者虚位;应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犯罪的蔓延.

  • 标签: 物欲型犯罪 犯罪动机 犯罪行为方式 遏制犯罪
  • 简介:近些年,我国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预防职务犯罪,就必须对职务犯罪有充分的认识.

  • 标签: 职务犯罪 犯罪预防 危害 腐败现象 企业 管理体制
  • 简介:无意识问题,是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事实上,大量的司法实践证明,作为意识的补充和辅助成分,无意识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对犯罪行为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这里所指的"无意识",是指未被清晰意识到的意识活动,它是人脑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往往以不为个体觉察到的方式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无意识犯罪动机,是指在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或进行后一段时间内,犯罪主体未曾或未能清楚地意识到的犯罪动机.一般说来,故意犯罪都有明显的犯罪动机(过失犯罪除外),犯罪者清楚地了解是什么促使他犯罪,他要满足何种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尽管个人在进行犯罪活动时,作为活动动机的对象总是这样那样地被感知或被想像着,也是被意识到的,但作为动机及其产生过程、原因或可能导致的结果,却并非总是清晰地被意识到的.未被意识到的动机仍可在活动中通过与活动目的一起达到对行为的调节.因此,无意识的犯罪动机,并不是指没有犯罪动机,而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犯罪者本人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或模糊难辨的,推动他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成因.根据诱发原因的不同,无意识犯罪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 标签: 无意识犯罪 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 无意识动机 犯罪习惯
  • 简介:在办理盗伐林木、滥伐林木以及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等毁林案件中,林木数量是区分违法与犯罪犯罪情节轻重和选择法定刑的重要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林木数量以立木蓄积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那么,立木蓄积证明文书应当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中的哪一种?是书证还是勘验笔录中的物证检验笔录,抑或是鉴定结论?本文试图对立木蓄积证明文书的种类归属作些讨论。

  • 标签: 立木蓄积 证明 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委托为本人与相对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处理事务型合同,它是委托代理、信托、行纪、居间等合同的基础法律关系.创建以代理、信托、行纪、居间等法律制度为内容的委托法对民法的规范化、系统化极富价值.在法律建构模式上,适宜将委托制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制度,同物权法、债权法并列以体现其兼具物权和债权内涵的特色.

  • 标签: 委托 委托法 民法
  • 简介:日前,世界竹子组织(WorldBambooOrganization,WBO)官方宣布,该组织荣誉委员会迎来第一位中国委员,傅金和博士。傅博士目前担任国际竹藤组织(InternationalNetworkforBambooandRattan,INBAR)贸易发展部高级项目官员、国际林联竹藤项目协调员、欧盟项目经理,曾担任美国竹子学会国际主任。

  • 标签: 国际竹藤组织 竹子 世界 官员 贸易发展 项目经理
  • 简介:现代性社会是一个纯粹的人类社会,它纯粹由人与人关系组成,在本质规定性上与自然世界无涉。现代性社会这种与自然世界分裂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把反自然、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作为自身追求的终极目的。生态危机的发生正是人类社会本身所蕴涵的这种反自然的逻辑后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改造人类社会,并由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是人与人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由于生态社会本身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内在目的,保护自然环境就成为生态社会不得不承担的道义。

  • 标签: 人类社会 生态社会 社会观念 生态伦理
  • 简介:为了促进竹藤产品的公平交易,国际竹藤组织申请加入国际公平贸易组织,于2008年12月成为了其准成员。国际公平贸易组织是由在全球70个国家的350个公平贸易组织组成的一个伙伴关系网络,通过联合各个公平贸易组织帮助提升在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产品生产者的生计和收入,

  • 标签: 国际竹藤组织 贸易 竹藤产品 关系网络 生产者
  • 简介:为了促进竹藤产品的公平交易,国际竹藤组织申请加入国际公平贸易组织,于2008年12月成为了其准成员。国际公平贸易组织是由在全球70个国家的350个公平贸易组织组成的一个伙伴关系网络,通过联合各个公平贸易组织帮助提升在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产品生产者的生计和收入,并为促进世界公平贸易发出正义的呼声。作为国际公平贸易组织的准成员.国际竹藤组织将在公平贸易网络内,帮助促进竹藤业生产者的生计,

  • 标签: 国际竹藤组织 贸易 竹藤产品 关系网络 生产者
  • 简介:前言1838年,Schwann和Schleiden提出了所谓的细胞全能性理论,认为细胞原则上能够自发地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该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基础。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首次进行了分离的植物叶肉细胞的培养,虽然没能获的成功,但为现代的组织培养工作打下了基础。1939年,Nobecourt,Gautheret和White成功地获得了第一个真正的植物组织培养。此后,该领域有了很大发展,

  • 标签: 组织培养 杨树组织 愈伤组织 毛白杨 外植体 再生植株
  • 简介: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6BA1.0mg/L+NAA0.2me/L为最合适的增殖培养基;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移栽存活率达80%以上.

  • 标签: 树莓 组织培养 腋芽 茎段
  • 简介:近年来,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毒品和武器的第三大走私对象。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动物王国”之美誉。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奄我国公布的335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就有199种,占全国总数的59.4%,其中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23种在我国仅云南独有。因此,深入研究走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的规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对打击走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野生动物 走私 云南 犯罪 制品 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