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园林考韩杰我国的园林艺术举世闻名,我国建造园林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园林又叫苑,古时多为皇宫饲养禽兽、种植林木和打猎的地方。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就开始营造林木之囿。相传,殷王纣在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建立林苑,并在朝歌(今河南淇县)花七年时...

  • 标签: 园林史 园林艺术 古典园林 避暑山庄 上林苑 园林建筑
  • 简介:一半物种可能在下世纪灭绝据生态学家估计,近50年来,有成千上万个物种灭绝了。他们预计,如果这种速度保持下去,现存物种中的一半将在下世纪灭绝。最保守的估计指出,从17世纪以来,有700多种动植物因人类的原因而灭绝。最大胆的估计表明,每年都有1000多种物种消失。

  • 标签: 杀虫剂 物种灭绝 动植物 光合作用能力 冰核活性细菌 转基因技术
  • 简介:地球反射可能预测气候变化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光线在逐渐减弱。这可能是气候变化或污染加剧的征兆。利用这一点或许可以估计全球气候的变化。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新泽西理工学院的昂里克·帕莱等人利用卫星,测量并记录了经地球反射后投射到月球阴暗面的太阳光。他们观察到,地球的反射率在过去20年中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从1985年到1995年反射率的年平

  • 标签: 气候变化 反射率 地球 生物大灭绝 太阳光 研究人员
  • 简介:日本开发出可长草的环保混凝土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开发出表面可生长植物的混凝土。用这种新型混凝土构筑海堤和河堤,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种吸水混凝土内混有植物纤维,吸水量最多可达自身重量的35%,具有高度的浸透性。新型混凝土价格虽然要比普通混凝土高10%,但强度不变,而且重量减轻了约30%。

  • 标签: 普通混凝土 地被植物 最佳浓度 城市绿化 生态环境 环保混凝土
  • 简介:离子束照射培育花卉新品种日本将使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离子束照射花卉种子,引起基因突变,培育新的花卉品种。据了解,这一研究将以菊花、杜鹃花和山茶花等为实验对象,目的在于培育颜色新奇和大花的品种。离子的速度为光速的70%~80%。日本

  • 标签: 新品种 离子束 基因突变 培育 真菌 植物工厂
  • 简介:中国用香的历史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天性,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魂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德,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 标签: 中国香 发展史 文化发展
  • 简介:文献学为林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专科文献学。本文在介绍文献、文献学、林学、林业、林业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中国林业历史文献学的纲要。

  • 标签: 中国林业史 文献学 文献
  • 简介:该文分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科技管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科技管理对策:加强学科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建立高校创新科技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造就科技创新的硬件环境;建立高校科技推广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 标签: 高校 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 对策
  • 简介:天峨县林朵林场的科研人员开展大面积杉木一、二代林连栽丰产试验研究课题,1991年12月通过区内外林业专家鉴定,认为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1992年下半年,该课题分别获河池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国营林朵林场创建于1953年3月。为了闯出“速效、高产、优质”的新路子,早

  • 标签: 科技兴林 林业专家 天峨县 丰产试验 科技成果 速丰林
  • 简介: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植柳历史。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植柳起源于夏商时期,周代以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历史景象。古代中国人植柳主要是植柳护堤(护堤树)、植柳护路(行道树)、植柳美园(园林造景树)。中国人在长期的植柳历史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柳文化,主要体现在:①柳崇拜:视柳树为女性生殖器崇拜的象征、吉祥和神的象征而祭拜;②柳民俗:存在着插柳戴柳习俗、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习俗、射柳及柳舞习俗;③柳诗文:柳树被历代文学家赋予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象征而极力讴歌;④柳绘画:视柳树为美与善的象征而成为山水画作中的主要表现景物。

  • 标签: 柳树 种植 柳文化
  • 简介:1896年德国传教士华德胜在塔山开始造林,到1944年造林面积达6500亩。塔山林场于1946年建场,几经变迁,坚持造林,科学营林育林,最后转变职能,借助森林资源走旅游经营发展的路子。总结了林场发展的4个阶段,客观评价了德国传教士华德胜通过造林改善塔山生态环境的贡献。最后提出了林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 标签: 塔山林场 造林史 传教士
  • 简介:一条江滨景观带,串起温州发展。温州市中心区指挥部称,《灰桥浦至会展中心段防洪堤滨水景观设计》已通过审批。目前,水门头到东方船厂段已经开始施工,该段绿化年底完工。东方船厂以东段今年年底完成前期工作,预计明年开工。

  • 标签: 滨水景观设计 发展史 温州 市中心区 会展中心 景观带
  • 简介:本刊记者在1992年7月1日至3日召开的,由各地市县林业局、区直企事业单位、区直林场、地区林科所、区林业厅各处室站的领导,及新闻记者,共210人参加的,全区林业科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我区林业科技成果丰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共获林业科技成果奖188项,其中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34项,区科技进步奖(优秀科技成果奖)69项,林业厅科技进步奖122项。所取得的成绩有:1.编制了“八五”广西林业科技计划和2000年广西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八五”计划分为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两大部分,项目83项,总需经费2385

  • 标签: 广西林业 林业科技工作 林业厅 林科所 科技成果奖 “八五”计划
  • 简介:<正>陕西省柞水县板栗研究所大力推广板栗系列化生产技术,使板栗生产由粗放经营走向科学管理,板栗产量不断提高,栗农收入逐年增加。该县板栗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板栗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

  • 标签: 板栗生产 奔小康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主导产业 板栗林 科学管理
  • 简介:芍药是原产我国的著名花卉,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传递者,是当之无愧的“爱情花”.从《诗经》入手,考证了芍药作为古代结情之花的渊源;又从唐宋诗词、元明戏曲中考证了芍药作为爱情象征的背景、内涵;并对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芍药的女性意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介绍了芍药作为女科药材的重要价值.最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芍药与其他具有相似寓意的花木(牡丹、玫瑰、红豆)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芍药情花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并结合当代消费特点,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阐述了芍药成为我国当今“爱情之花”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

  • 标签: 芍药 爱情 花文化 花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