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REDD+非碳效益对确保REDD+行动效果的可持续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与REDD+非碳效益相关的议题已经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REDD+机制谈判的主要议题。围绕REDD+非碳效益议题谈判中各缔约方讨论的焦点,从UNFCCC缔约方会议关于REDD+活动非碳效益的决定、REDD+非碳效益定义、非碳效益与REDD+活动类型、实施区域,以及资金分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REDD+非碳效益类型与REDD+国家战略的关系。提出了根据国家发展状况确定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根据国家需求识别优先发展区域以及根据优先发展区域特点筛选活动类型等识别国家非碳效益类型的方法和基于活动阶段和国情的激励非碳效益的方式;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将非碳效益纳入我国REDD+国家战略、由实施国自行确定非碳效益类型、强调非碳效益相对于安全保障原则的额外性、提供方法学指南等我国参与REDD+非碳效益议题谈判的建议。

  • 标签: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林业减排增汇机制 非碳效益 激励方式
  • 简介: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将之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成为"新五化",强调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化"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下,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苗木分会积极谋划新常态下苗木产业发展与转型。

  • 标签: 苗木产业 中国林业产业 物联网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 信息交互平台
  • 简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捕光色素结合(LHC)蛋白与色素形成的复合体在捕获、传递和转化光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LHC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对于揭示其在毛竹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毛竹基因组中的LHC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毛竹中共有29个LHC基因同源序列,其包含的内含子数量为0~5个。序列分析表明,29个LHC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别属于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家族LHCⅠ和LHCⅡ。LHCⅠ包含5个亚家族(Lhca1-Lhca5),除了Lhca4含有3个成员外其他亚家族只有1个成员;而LHCⅡ包含6个亚族(Lhcb1-Lhcb6),每个亚家族的成员不同,其中Lhcb1的成员最多为7个。亲疏水性预测表明,不同亚家族成员存在着一定差异。蛋白结构预测发现,29个蛋白均包含导肽和成熟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均包含色素结合位点;其中12个蛋白的组成以α-螺旋为主,17个蛋白的组成以随机卷曲为主。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大多数LHC基因主要在叶片和花序中表达,笋中略有表达,而根和鞭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毛竹LH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毛竹 LHC基因 结构 表达模式
  • 简介: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既是展现和传承其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类型。然而随着传统村落现代旅游的不断升温,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更多地是服从游客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业态的要求,而缺少对文化空间的主动保护、规划和引导。文中选取宏村、西递、碧山、南屏、屏山、卢村等6个皖南乡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对文化空间的需求特征,探讨如何以传统村落空间的改造为依托,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耦合提供载体和支撑,提出了民宿文化提升模式、文化旅游空间主动营造模式、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模式3种空间耦合模式

  • 标签: 传统村落 现代旅游 乡土文化 空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