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间经过较长时间生产生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格局。辽阔的陆域和海洋,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我们必须十分珍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有力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包括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资源开发强度偏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各行业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细化为以下五个层面:

  • 标签: 空间开发 国土 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要素 分布格局
  • 简介:根据海南省昌江县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在GIS支持下应用Fragstats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将海南省昌江县森林资源划分为12个森林景观类型,建立栅格化数据库,选取15个关键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昌江县天然林和各景观类型聚集度高,空间异质性强,破碎化程度小,景观多样性较为丰富,景观指数间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生态总体质量好,有利于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 标签: 景观格局 GIS FRAGSTATS 森林
  • 简介:从2013年10月23日在南宁召开的全区林业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上获悉,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党组成员蒋桂雄强调,要充分认识林业信息宣传的重要作用,着力在信息化支撑、系统开发、转变管理方式、对外宣传、生态文化建设、信息报送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全力构建林业信息宣传新格局。他说,今后一段时间,全区林业信息宣传工作要以建设“智慧林业”为主题、抓好信息建设三个重点、强化信息四项服务、提升信息五大能力,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为宣传主题,以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宣传重点,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手段,为全面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广西、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和林业强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标签: 林业信息 生态文化建设 宣传工作 总工程师 信息建设 宣传主题
  • 简介:江安县有南竹、慈竹、簧竹、苦竹、水竹等50余种,全县竹类面积达3.1万hm2。丰富的竹类资源为该县竹产业发展和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近年来,江安县坚持把竹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 标签: 竹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竹类资源
  • 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转变,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以衡阳市城区作为个案,参考衡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2002年版),在充分调查衡阳市园林绿化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城区园林绿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城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理和规划理念,提出构建"二轴、三心、四片、多绿带、多景点"的绿地系统格局;并根据园林绿化现状及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

  • 标签: 风景园林 中心城区 绿地系统 景观格局 衡阳
  • 简介:本文选取了斑块面积、景观破碎度、最近邻点指数与格网方法对北京城八区内的公园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城八区内的公路总面积较大,达到了43.8km^2,且总体趋于均匀分布,整体景观破碎度为2.65。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西南区域公园数量和面积都较少,应适应加强其区域的公园建设。

  • 标签: 北京 公园 景观格局 分析 城市公园 景观格局分析
  • 简介: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营建案例越来越需要总结和借鉴。镇江城市营建遵循自然环境特征,是典型的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格局。文章通过对镇江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总结镇江历史城市山-水-城-林一体的营建模式,为当今城市格局营建、城市生态规划带来启示,也为保护镇江当今"城市山林"的风景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自然风景体系 城市山林 城市经验 镇江
  • 简介:“八五”期间是江苏省造林绿化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199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和1992年省政府作出《关于“八五”期间建成平原绿化省的决定》以来,全省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28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518万亩,义务植树7.7亿株。提前五年基本消灭宜林“三荒”,全省82个县(市、区)将全部进入平原

  • 标签: 全面绿化 造林绿化 新格局 示范工程 农田林网 建设工程
  • 简介:相对准确地计量地带性森林碳库大小是估算区域森林碳汇潜力的前提。根据全市不同森林类型设置样地900个,运用样地清查法估算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52.16TgC。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21.97TgC和27.16TgC。碳储量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从化区和增城区;总碳储量的组成中,土壤层碳库比例最大(58%),其次为乔木层碳库比例(40%),而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细根(≤2.0mm)的生物量比例大多在1%2%;天然林碳储量与人工林接近,但是碳密度显著大于人工林(p〈0.05);不同林龄从小到大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成熟林;天然林以阔叶混和它软阔的碳储量最高,阔叶混和黎蒴的碳密度最高。人工林不同林型从大到小排序为:南洋楹〉黎蒴〉木荷〉木麻黄〉它软阔〉阔叶混〉湿地松。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78.03tChm-2,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79.61tChm-2和98.42tChm-2。本研究全面计量了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现状,这对评估该地区森林固碳潜力和指导碳汇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广州市 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密度
  • 简介:利用海口市2008-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海南文昌森林生态国家级定位观测站木麻黄生物量实测数据,分析并计算了海口市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海口市木麻黄林分生物量总量为256130.7t,木麻黄林总碳储量为127194tC,其中,幼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509.98t和239.69tC、中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24760.73t和12380.36tC、近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59666.23t和29833.12tC、成熟林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39932.41t和19766.54tC、过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131261.3t和64974.33tC。

  • 标签: 海口市 木麻黄 碳储量 分配
  • 简介: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林学科2001—2007年资助项目的总体情况、类型、学科以及承担单位等方面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通过分析得知,林学基础研究项目总体经费的投入和单项经费资助额度在不断提高;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有所增加;各学科资助项目数量逐步提高,资助的重点学科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森林基础科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和林木遗传育种学4个学科;项目资助单位的类型和范围不断扩大,构成资助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通过对林学基金项目资助格局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探讨基金项目申报及管理重点提供借鉴。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林学项目 资助格局
  • 简介:在神农架香溪河流域内不同海拔高度沿河岸带共设置42个与河岸方向相同的10m宽、100m长样带进行植被调查,发现河岸带分布有珍稀保护植物14种,占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总数的42.4%,这些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1200~1800m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表明在神农架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中等海拔高度上最大。TWINSPAN分类可把14种珍稀物种可划分为低海拔、中等海拔和较高海拔种组3组,DCA排序也使14种珍稀物种在反映海拔梯度的第一轴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本文还对河岸带珍稀植物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明确指出应重视河岸带在珍稀物种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图3表1参9。

  • 标签: 珍稀植物 河岸带 生物多样性保护 分布格局 香溪河流域
  • 简介:城市湖泊是城市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述西湖景观形成发展的基础上,从城市景观生态学角度入手,探讨了西湖作为城市景观基质中的一个景观要素的形成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西湖与杭州整个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影响,旨在为整个城市及西湖风景区的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杭州西湖 山水格局 连续性
  • 简介:城市化所改变的土壤利用方式将显著地影响土壤磷素(P)含量水平。本研究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南昌市选取灌丛、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的P素连续分级法分析了土壤全P及各功能P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表层土壤全P和可提取态P的含量均表现为城区(0.71g·kg^-1和378.50mg·kg^-1)明显高于郊区(0.30g·kg^-1和150.74mg·kg^-1)和农村(0.31g·kg^-1和147.3mg·kg^-1)(p〈0.05)。在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和HCl-P等5种功能P形态中,城区森林土壤HCl-P的相对含度最高,为36%,明显高于其郊区相对岔量为8%和农村相对含量为6%的水平。而郊区和农村地区,土壤NaOH-P足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1%和50%。可见,城区土壤P积累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P循环,且其商含量的HCl-P可能加速P在城区水生系统的富集。

  • 标签: 丘陵红壤 磷素积累 土壤磷索分级 城市化 城市森林
  • 简介:通过利用surfer软件强大的绘图功能,结合牡丹江林区山脉走向,对牡丹江林区土壤腐殖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urfer软件等值线绘图功能所形成的图对了解牡丹江林区土壤腐殖质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腐殖质 牡丹江 SURFER软件
  • 简介:对南安县不同坡位8年生卷荚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卷荚相思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及地上部分各个器官生物量体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上坡位;不同坡位平均木及林分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不同坡位平均木及林分地下部分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骨骼根〉粗根〉大根〉中根〉细根〉小根。

  • 标签: 卷荚相思人工林 生物量 分配率
  • 简介:1998年7月,利用非称重式蒸渗池种植单一种源的一年生黄檀种苗,研究在印度沙漠地区培养黄檀种苗的合理灌水技术参数。当各处理(W1、W2、W3、W4)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降低到7.56%、5.79%、4.44%和3.23%时,通过灌溉使苗木生长保持在一定的土壤的水分状况,如36.2mm(W1)、26.5mm(W2)、20.2mm(W3)和18.1mm(W4)。结果表明,在36.2mm(W1)水平时,种苗的株高、冠径、叶数和叶面积达到最大值(p〈0.01)。在W1和W2处理中,虽然上述参数没有明显差异,但在W2处理中,种苗的每升水分利用率的生物量最大。在W3、W4和W5灌溉水平下,不利于提高种苗的株高、生物量和营养积累。在W2水平以下(5.79%),土壤水分有效率能提高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但在W3和W4处理中,叶干生物量百分比下降,同时在W5处理中,茎干生物量百分比下降。在W5处理中,土壤水势达到-196Mpa,种苗才可以成活。在W3和W4处理中,土壤水分有效率的限额影响黄檀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在W2处理中,土壤水分有效利用率最高,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达到最高值。因此,在壤砂土条件下,通过灌溉维持幼苗土壤水分含量在5.79%以上时,可获得较好的黄檀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产量。

  • 标签: 干旱地区 灌溉水平 苗木存活率 土壤水分含量 树木生长
  • 简介:在印度Askot野生动物保护区Gooriganga流域的3个分水岭(Charigad,Dogarhigad和upperGosigad)内,沿着海拔高度900-2600m设置5条曲线调查样带(样带A,B,C,D和E),调查了粗木质残体的分布格局和状况。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设置一块1hm2的样地。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粗木质残体百分比贡献率按降低顺序排列依次是:枯立木一相位Ⅰ>相位Ⅱ>相位IⅣ>相位Ⅲ;而原木--相位Ⅲ>相位Ⅱ>相位Ⅳ。调查样带A内喜马拉雅长叶松(Pinusroxburghii)林内枯立木密度在1500m处较高,调查样带B通麦栋(QuercuslanataJ林的枯立木密度在2300米处较高(10个/hm2)。喜马拉雅长叶松林的枯立木和原木总获得量为13.9t.其中枯立木和原木分别占41%和59%;而通麦栋林枯立木和原木总量仅为5.6t,枯立木和原木分别占60%和40%。此外,粗木质残体的存在,有利于为当地生长的兰花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喜马拉雅长叶松林中等高度区域内,高密度的枯立木和原木导致该区内物种丰富度较低,地被物密度也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光线充足、土壤水分含量低,只有优势种才能占领这样生境。

  • 标签: Askot野生动物庇护地 喜马拉雅长叶松 粗木质残体 rianj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