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11月21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完成“6种茎叶类蔬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在江苏南京通过成果评价。相关机械设备作业效率是人工20~30倍,机具利用率提高了7~10倍,综合效益提高30%,实现了茎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装备技术,能有效解决蔬菜收获散乱难题,收获茎叶类蔬菜商品性好;创制跨行高地隙通用型动力平台及模块化割台,通过更换割台或关键部件,可收获小白菜、甘蓝、芦蒿、芹菜、苋菜、菠菜等多种蔬菜。

  • 标签: 叶类蔬菜 收获机械 装备技术 技术开发 种茎 有序
  • 简介: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皮是我国传统“八大调味品”之一,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是一些地区主要经济树种。随着栽培面积扩大,一些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1采收1.1高温天气影响采收花椒一般以果皮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有部分果皮开裂,种子黑色发亮,散发浓郁麻香味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摘过早果皮薄、色暗、果仁含油量低、品味差,并且影响产量;采摘过晚果实干裂落仁、果穗脱落影响收益。有些品种果实成熟后果皮容易开裂,应在成熟后1周内采收完毕,也有品种如大红袍,果实成熟后不开裂,采收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花椒采收时期因地域、品种立地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如陕西韩城花椒在8—9月夏季高温期间成熟,采摘就成了一件非常辛苦工作。

  • 标签: 花椒产业 最佳采收期 果实成熟 落叶灌木 栽培历史 经济树种
  • 简介:蓝田县是陕西省确定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是西安市核桃产业示范县。截至目前,蓝田县已发展核桃2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万亩(包括良种初挂果10万亩)。2018年全县核桃年产量约1万t,产值约1.6亿元。该产业已成为蓝田地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之一,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1存在问题1)建园、管理质量差。初栽时把关、管理不善,实生苗较多。栽植密度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效果差、病虫害严重。普遍修剪、拉枝不到位,造成单株产量上不去。栽植品种多而杂。示范园标准低,管理技术示范作用欠佳。

  • 标签: 核桃产业 蓝田县 管理质量 主导产业 蓝田地区 栽植密度
  • 简介:冬枣作为渭南市大荔县主推产业,因其独特口感、丰富营养价值良好经济效益而受到大众喜爱。由于冬枣自身生理特性,采后极易出现皱缩、腐烂、酒软霉化等问题而无法长期贮藏,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延长冬枣贮藏期,提高商品率,是目前亟待解决技术难点。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冬枣采后生理变化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但多集中在采收标准、贮藏温度贮藏方式方面,在应用保鲜剂冬枣进行防腐、减缓酒软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1-MCP(1-甲基环丙烯)在冬枣贮藏方面鲜有研究。

  • 标签: 1-MCP 贮藏品质 大荔县 冬枣 贮藏保鲜技术 1-甲基环丙烯
  • 简介:2018年7—10月,笔者随几个搞水果生意朋友在陕西果区进行果品采购过程中发现,中晚熟几个品类,诸如桃、李、梨以及后期上市苹果,在果面、果形、果色方面,较往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导致满足客户需求高品质果品数量减少,不合要求次果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给果农带来不少损失。下面笔者从技术角度就2018年果实外观存在问题应对措施进行剖析和解读。1果锈果锈问题一直是困扰果农多年顽症之一,主要分为冻锈、药锈水锈。

  • 标签: 果实外观 客户需求 中晚熟 果品 果农 果锈
  • 简介:黄芪是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血理气、活血化淤之功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药饮片泡茶保健功效也愈来愈引起了国人关注。栽培黄芪效益可观。根据多年大田生产操作经验,特向广大黄芪种植户介绍一种高效丰产育苗经验,以供各位参考借鉴。1茬田安排黄芪育苗应选择禾木科类、豆类茬口为苗床。土壤疏松、肥沃,适合黄芪苗期生长管理。2品种选择黄芪品种有两种:高秆低秆。高秆生长期长,适宜在沙土地生长,但高秆黄芪分枝力强,短时间内很难达到高产状态。而低秆黄芪180天就能达到成药标准,而且独根健壮,根部直径最大达到7cm,是加工中药饮片佳品。

  • 标签: 育苗技术 黄芪 保健功效 中药饮片 苗期生长 品种选择
  • 简介:紫薇,桃金娘目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有着悠久栽培历史,是重要园林绿化树种。紫薇花姿优美,花色艳丽,花期长,6—9月持续开放,故有“百日红”美称,深受人们喜爱。1繁殖方法紫薇繁殖较为容易,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均可。1.1播种繁殖每年11—12月采收种子,来年春3月份在砂壤土上条播或撒播。土壤在播种前用百菌清8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进行消毒,用50%辛硫磷颗粒剂均匀喷洒于床面,以杀死地下害虫。

  • 标签: 紫薇属 栽培管理技术 园林绿化树种 辛硫磷颗粒剂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 简介:作为年降水量大约在600mm,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呈现冬春连旱渭北苹果产区,很有必要做好雪后解冻果园保墒工作。具体操作如下。1覆秸秆果园地面覆盖秸秆或杂草,可使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变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秸秆等覆盖材料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刀铡成约5cm小段,根据果园具体情况进行全园或局部覆盖(树盘或树行覆盖)。覆盖秸秆要离开主干30cm以上,以便随时检查树干,免受病虫鼠兔为害。覆盖厚度为15~20cm。覆盖后将3~5kg/亩氮肥撒在秸秆上,也可在地面喷蔗糖液,以满足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对氮素需要。可根据情况在秸秆上压土,以防风刮。

  • 标签: 保墒技术 果园 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土壤水分蒸发 玉米秸秆 地面覆盖
  • 简介:随着我国葡萄大棚设施栽培技术迅猛发展,葡萄品质水平有了较大幅度上升,但新病虫害、新问题不断出现。葡萄裂果病是当前葡萄产区一种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浆果近成熟期,果皮开裂,一般从果蒂向下纵裂,果汁外溢。少数果粒开裂,往往会造成整穗葡萄果实丧失食用价值商品价值。发病果粒极易受到腐生性微生物侵染,快速霉烂变质;病果可诱发灰霉病、酸腐病等多种病害发生,还可吸引苍蝇、胡蜂等多种害虫为害。

  • 标签: 葡萄裂果病 葡萄品质 防控技术 设施栽培技术 生理病害 商品价值
  • 简介:在我国北方果树主产区,特别是环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晚霜冻害是严重威胁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多种果树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之一。春季土壤解冻后,我国北方果树产区回暖较快。但气温波动较大,常出现较强寒流或辐射冷却,造成急剧降温。据近50年经验、记载,从3月初(“惊蜇”)至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每隔7~10天会有1次西伯利亚蒙古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前锋一过气温可聚降6~12℃,影响1~3天。不同地区冷空气出现时间、次数、频率、强度有所不同,威胁该地区果树安全生产。

  • 标签: 晚霜冻害 果树 防控技术 黄土高原地区 安全生产 气温波动
  • 简介:古树一般是指百年以上老树。古树经过了多年生长,把不同年份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在生长发育中记录下来,具有“绿色活化石”美誉。它是风景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小镇一道亮丽风景,具有极高科研、观赏、生态及科普价值等。鉴于古树这些重要作用,开展古树保护复壮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多年奔波在林业生产第一线,曾多次去乡村调查,参与修复一棵古槐树树龄约400年,树干地径68.2cm,树高8.1m,树木向南倾斜严重,与地面夹角40°,树干有多处腐朽,其中最深处达30cm。现将古树修复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古树 管护技术 修复 风景旅游区 生长发育 自然现象
  • 简介:1场地选择场地选择必须符合无公害生态环境要求,执行《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气体,周围100m无工业三废、禽畜舍、垃圾(粪便)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扬灰水泥厂、石灰场等),并且远离医院,尽可能避免学校、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居民住宅区。同时,应防止因菇场培养料堆制发酵及废弃物处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栽培季节安排中温菇最佳接种期为当年10-11月,必须在当年12月15日之前让菌丝发满全袋,同时排气后积温要达到1800℃以上才具备春夏季出菇条件;冬菇安排1—3月接种,最迟于清明节前接种结束。2-6月份养菌,6月底转色结束,6-8月份越夏,9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份为出菇期。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袋料香菇 无公害食品 生态环境 安全技术要求 场地选择
  • 简介:冬季修剪是红地球葡萄生产中重要一环,一般在每年冬季红地球葡萄落叶后、进入休眠期进行。具体时间可根据各园实际情况进行。1冬剪作用冬季修剪,可以去除病害枝、虫害枝、弱枝、未充分成熟枝,留下足够多老熟、饱满结果母枝芽眼;使红地球葡萄树形成合理树型结构,使架面枝蔓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可调节成龄树树体生长结果平衡,使植株生长健壮,为第2年稳产丰收打下基础;也可以延长其结果年限寿命。幼树结果枝、衰老枝蔓更新,以及树形调整改造控制其结果部位过快上移或外移,都要通过冬季修剪来完成。

  • 标签: 冬季修剪技术 红地球葡萄 葡萄生产 结果母枝 树型结构 通风透光
  • 简介: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历史悠久,葡萄品种多达40余种,种植面积70余万亩,是全国制干葡萄主产区。这里多年种植习惯是在葡萄上施用过量尿素盲目施用肥料,导致土壤盐渍化,肥料利用率低,氮、磷、钾失衡,有机质含量偏低等。为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他们从土壤采样养分分析入手,建立数据库,根据葡萄需肥规律,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化肥减量+有机肥”栽培模式,使葡萄产量鲜食、制干品质都得到很大提升。

  • 标签: 吐鲁番葡萄 增效技术 化肥 肥料利用率 种植面积 吐鲁番地区
  • 简介:商洛是我国著名核桃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近年来,核桃基地初具规模,经济、社会效益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市现有早实核桃面积236万亩,核桃综合收入达到13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建设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主导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我们于2014-2017年开展了低产核桃园改造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1低产园现状1.1立地条件试验区位于秦巴核桃中心产区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任家村陈塬办事处上河村早实核桃园。

  • 标签: 早实核桃 低产园 商洛市 改造管理 技术 栽培历史
  • 简介:制干线辣椒一直采用传统平畦栽培,通过近两年将平畦栽培改为高垄、覆盖地膜栽培,秧苗根系好、长势强,病害减少、产量增加,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果实细长、颜色深红、株形紧凑、结果多且部位集中、干椒率高、辣味浓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加工、商品性好品种。适合陕西兴平品种有长线10号、航椒7号等。2培育壮苗2.1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晾晒1~2天,以提高种子活力。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后,浸泡种子5~6小时,浸泡后可用1%硫酸铜(防炭疽病、细菌性病)溶液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72.2%普力克(防疫病及炭疽病)水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淘洗干净。

  • 标签: 地膜栽培技术 制干线辣椒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温水浸种 品种选择 种子晾晒
  • 简介: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光照强,应选叶量多、叶片大、产量高耐储存、货架期长且不易裂口硬果、大果型且抗病毒病强优良品种,可选用毛粉系列茸毛二号、茸毛金刚等品种。2培育壮苗2.1育苗时间露地春番茄栽培适宜苗龄为50~70天,即定植前50~70天要进行播种。如果使用基质穴盘育苗,苗龄为40~45天,即定植前40~45天要进行播种。春茬番茄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保护地内播种育苗。2.2出苗前管理为了使种子迅速出苗发芽,宜采取措施保持苗床温度,并覆盖地膜进行保湿,如遇高温天气要进行遮阴,床温保持在25~28℃,夜温在15℃以上。

  • 标签: 露地番茄 高产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品种选择 苗床温度 春季栽培
  • 简介:1农业防治即通过创造适宜栽培生长条件,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并带出地块深埋或销毁。2物理防治通过利用害虫趋光性、趋色性,运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在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给其涂上一层机油,每亩悬挂30~40块,在植株上方20cm处悬挂。运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成虫。3生物防治一是利用天敌,如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控制蚜虫数量,达到防治病虫危害目的。

  • 标签: 病虫害防治技术 番茄 植株抗性 黄板诱杀 天敌控制 生长条件
  • 简介: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植物,因富含葡甘聚糖等多种成分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被誉为新世纪保健食品。陕南商洛山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森林覆盖率高达66.5%,生态植被状况良好,地域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具有种植生态魔芋得天独厚气候资源条件。1适生区域根据魔芋喜温暖湿润、忌高温干旱特点,选择适宜生态环境。商洛山区适宜种植区域为海拔600~1600m,这一区域年均气温7.8~13.9℃,>35℃高温持续时间较短,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710~930mm,年平均日照1860~2130多小时,土壤为黄棕壤土,有机质积累作用强,黏化作用弱,土壤黏粒含量较低,为魔芋适生区。

  • 标签: 生态环境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商洛山区 魔芋属 适宜种植区域 土壤条件
  • 简介:温室栽培蔬菜,棚里蔬菜经常处在低温多湿恶劣环境,光照差,通风不良,蔬菜病虫害多。在实际栽培过程中,人们往往采取定期喷施农药预防,有病没病每周打一次农药,这样做虽然防住了病虫,却造成了农药滥用,污染加重,农药残留超标。1科学健康栽培温室蔬菜栽培,植株健壮生长是抗病基础,蔬菜健康栽培要做好以下几点:1)培肥土壤,重施有机肥适量三元素复合肥。每亩温室每年应在定植蔬菜前,深翻整湿恶劣环境,光照差,通风不良,蔬菜病虫害多。

  • 标签: 温室蔬菜 喷施农药 温室栽培 蔬菜病虫害 技术 农药残留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