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为探索遵义朝天椒最适合采收方式,设计了1天一次采收、7天一次采收及一次性采收3种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农艺性状、产量、收益和用工成本,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采收方式显著影响遵义朝天椒鲜重和株幅,但对其干质量以及直径、株高、叶数、单株结果数、单果干质量、单株干椒质量6个农艺性状影响较小。7天一次采收鲜椒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收益最好,生产鲜椒最适宜采收方式;一次性采收干椒产量虽相对较低,但成本低、收益最好,生产干椒最适宜采收方式

  • 标签: 朝天椒 采收方式 产量 效益
  • 简介:辣椒系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墨西哥、秘鲁等地,1640年传入我国,如今已成为人们厨房餐桌上深受喜爱重要蔬菜和调味品。当然,其辣红素和辣椒素也常用作食品染色剂和工业原料。辣椒种类繁多,果实色彩艳丽、形状各异,即可食用又可观赏。

  • 标签: 品种类型 辣椒素 园林绿化 多年生草本植物 技术 栽培
  • 简介:植物时常受到高盐和干旱等各种各样环境胁迫,因此植物也进化出了各种防御机制以应对胁迫所带来毒害作用。脱落酸(ABA)一种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并对非生物胁迫产生响应。本研究从经ABA处理甜辣椒(Capsicumannuum)叶片中鉴定出了一个耐旱基因CaDRT1(DroughtTolerence1)。CaDRT1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受环境胁迫大幅诱导。经ABA处理后,CaDRT1在辣椒叶片中大量表达,表明CaDRT1蛋白在非生物胁迫响应具有着重要功能。通过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沉默CaDRT1基因后,叶片气孔关闭受限,蒸腾失水量上升,植株受到显著伤害。CaDRT1过表达(CaDRT1-OX)拟南芥在发芽期、幼苗期及成株阶段均呈ABA敏感表型。此外,CaDRT1-OX植株呈耐旱表型,其特点气孔关闭程度高,蒸腾率低,叶片温度高,叶片中干旱应答基因表达量增加。上述结果表明CaDRT1在ABA介导干旱胁迫响应起正向调控作用。

  • 标签: ABA CaDRT1 干旱胁迫 辣椒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
  • 简介:辣椒作为重庆地方特色农产品,在农村增收、农民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石柱县重庆最大辣椒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hm^2,年产值10亿元。育苗辣椒栽培获得高产关键环节,也是石柱县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辣椒产量软肋。

  • 标签: 漂浮育苗技术 辣椒栽培 石柱县 特色农产品 农民致富 生产基地
  • 简介:南县蔬菜大县,也是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其秋冬蔬菜已成为湖南最大特色基地,主要生产菜薹、榨菜、芥菜。其中菜薹生产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面积大、产量高、生长旺、品质好,迅速占领广州江南和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大市场。南县作为全国最大菜薹生产基地,其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 标签: 生产现状 菜薹 南县 秋冬蔬菜 技术 栽培
  • 简介:豫东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合朝天椒生长。自1976年日本枥本三樱椒在柘城引种成功后,豫东地区朝天椒经过几十年迅速发展,目前在柘城、睢县、民权、睢阳区、梁园区等均有较大种植面积,已成为该地区一个支柱产业,农民脱贫致富一个重要途径。现将豫东地区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朝天椒生产者参考。

  • 标签: 高产栽培技术 豫东地区 朝天椒 农民脱贫致富 气候温和 种植面积
  • 简介:根据湖南株洲地区春季气候及株洲白丝瓜生长特点,以早熟、高产、高效为目标,从电热育苗、整地施肥、定植、覆盖、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株洲地区株洲白丝瓜早熟栽培技术,以期达到填补本地蔬菜淡季市场,促进菜农增产增收目的。

  • 标签: 白丝瓜 早熟 栽培
  • 简介:近年来,湖南本地种植秋延迟辣椒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群体青睐,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每年10月至春节,湘南地区本地辣椒价格普遍较高,其上市销售价格比外地调入辣椒高出1.0-1.5元/kg。但湘南地区大棚面积少,菜农掌握秋延迟辣椒生产技术条件有限。为此,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经验,

  • 标签: 秋延迟辣椒 湘南地区 生产技术 集成栽培 大棚 农技推广工作
  • 简介:塑料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一种夏播育苗、秋冬收获反季节种植方式,其整个生育过程历经温度由高到低、光照由强到弱变化。前期高温、强光、多雨,不利于辣椒育苗及幼苗生长,管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猝倒病、病毒病、根腐病、疫病发生。

  • 标签: 秋延后栽培技术 大棚辣椒 河南省 种植方式 生育过程 幼苗生长
  • 简介:辣椒我国重要蔬菜作物,其产值和效益居蔬菜作物之首。云南作为我国辣椒主要种植区之一,辣椒年种植面积10万hm^2,辣椒产业已成为云南部分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干制辣椒作为辣椒产业化生产主要原料,在辣椒产业占据重要位置,2014年干制辣椒面积达6.67万hm^2,

  • 标签: 干制辣椒 丰产栽培技术 旱地覆膜 早熟 集雨 蔬菜作物
  • 简介:脱水加工甜椒河套黄灌区重要蔬菜作物,其种植加工已成为该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在现代高效农业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河套黄灌区脱水加工甜椒生产水平,重点介绍了品种选择、穴盘育苗、开沟起垄、植株调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生产目的。

  • 标签: 黄灌区 脱水甜椒 开沟起垄 栽培技术
  • 简介:闽中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在海拔≤100m沿海小平原和低丘陵山地,冬季气候温和基本无霜,光照资源丰富,秋冬延春辣椒塑料大棚长季栽培理想区域。区域内主要土壤类型有旱地砂壤土、壤土、河口冲积地灰砂泥土类土壤、浜海围垦砂土类土壤、滨海围垦埭土类土壤等,土壤类型均适宜种植辣椒。

  • 标签: 沿海地区 育苗技术 辣椒 闽中 规模化 土壤类型
  • 简介: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以父本SJ-05-46(CapsicumfrutescensL.)、母本为荷兰尖椒(CapsicumannuumL.)及F_1、F_2为供试材料,估算辣椒花器性状遗传力。结果表明,在6个花器性状,各花器性状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柱头长〉柱头宽〉花药长〉花长〉花药宽〉花宽。遗传参数估算表明,6个花器性状遗传有较大差异,柱头长、柱头宽和花药长遗传力较大。

  • 标签: 辣椒 花器性状 遗传力
  • 简介:川椒长线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Y261A为母本、恢复系GZXX-2C为父本配制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线形,纵径28~32cm,横径1.0cm,平均单果质量18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色泽红润,香辣味浓。每667m~2产鲜红椒3000~3500kg或干椒450~500kg。抗TMV、CMV,较抗疫病,适宜西南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川椒长线 一代杂种 胞质雄性不育系
  • 简介:萍辣3号是以2019为母本、2011为父本配制而成熟辣椒一代杂种。该组合植株高约75.4cm,开展度79.3cm×76.2cm,始花节位10.5节,植株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较强,果实细长羊角形,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性佳,味辣。果实纵径约24.1cm,果实横径约1.6cm,果肉厚约0.14cm;单果质量17.5g,平均每667m~2鲜果总产量为3340kg。对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疫病抗性比对照品种萍辣990l略强,属抗性品种。适宜于喜食辣味南北各地种植。

  • 标签: 辣椒 萍辣3号 一代杂种
  • 简介:苏椒21号是以G09025为母本、G09017为父本配组而成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始花节位8~9节;果实牛角形,果纵径15.4cm,果横径4.7cm,果肉厚0.33cm,平均单果质量77.1g;果表光滑,青熟果浅绿色,味微辣,质脆,商品性好,平均鲜椒产量为60t/hm^2;田间调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逆性强。适合春季保护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苏椒21号 一代杂种
  • 简介:朝天椒雄性不育系TC111A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度高、配合力强等优点。阐述了辣椒核胞质不育系TC111A及其保持系TC111B选育过程,并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出高辣、高产、抗病新品种石辣1号等,通过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以促进石柱县辣椒产业向高效益农业发展。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系 三系 回交
  • 简介:蓉椒5号是以07.16为母本、07.24为父本组配而成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为熟,从定植到采收需60d左右,前期产量占总产量17%;株高77.5cm,开展度75~81cm;果实长羊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纵径18~20cm,果横径1.4~1.6cm,果肉厚0.20cm,平均单果质量14.2g;耐高温,抗病性强,味较辣,宜干制、泡渍、酱制,综合性状优良;每667m2鲜椒产量2000~2200kg;适合在四川各主要辣椒产区栽培。

  • 标签: 辣椒 蓉椒5号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宝椒27号是以宝椒2号为母本,陕椒2006为父本杂交选育干鲜两用型线辣椒品种。该品种早熟,果纵径16~19cm,果横径1.74cm,单果质量12.9g,果色深红,辣味香浓,平均鲜椒产量为23t/hm^2。适于陕西省麦辣套种和辣椒单作栽培及省外辣椒单作区域种植。

  • 标签: 线辣椒 宝椒27号 系统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