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树一般是指百年以上的老树。树经过了多年的生长,把不同年份气候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在生长发育中记录下来,具有“绿色活化石”的美誉。它是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生态及科普价值等。鉴于树的这些重要作用,开展对树的保护和复壮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多年奔波在林业生产第一线,曾多次去乡村调查,参与修复的一棵古槐树树龄约400年,树干地径68.2cm,树高8.1m,树木向南倾斜严重,与地面夹角40°,树干有多处腐朽,其中最深处达30cm。现将树的修复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古树 管护技术 修复 风景旅游区 生长发育 自然现象
  • 简介:懂行的干部农民爱上高县农业局的李群芳,在新界埠乡光明村包村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农业技术特长,在积极向农民传授农技知识的同时,反租倒包耕地13.6亩建立高效示范园,推广双膜覆盖糯玉米——吊栽礼品无籽西瓜——秋玉米——榨菜一年四熟的新技术,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家都舍不得他走。由此可见,在大多数农民既愁技术不灵、又愁信息摸不准时,有一技之长的乡村干部在农村是大有可为的。然而,与李群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仍有不少乡村干部不懂技术,信息闭塞,对市场缺乏预见性。他们在服务和指导农民时往往处于“不能不说,又不敢多说”的尴尬境地,这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干部显然是不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因此

  • 标签: 庄稼医院 乡土人才 烧成炭 农民 产业结构 农村经济结构
  • 简介:农田进了“托儿所”余江县石港乡农民范高伟家里有6亩多稻田,但几年来他却没有种过田,时下在余江县农村像范高伟这样有田不种田的农民已有3000多户。余江这么多农民不种田,但到余江广大农村田坂上转转,却见不到半分摞荒田。原来,日渐富裕起来的少数农民纷纷抛弃了原始的耕种方式,购进农机,组成联合服务体,办起了农田“托儿所”,他们按每亩60-70元的价格为农民提供“三包”(包耕、包种、包收)服务。农田“托儿所”一诞生,便受到了余江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纷纷把田送进“托儿所”,利用自己的特长,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进城办厂设店。目前,在余江县这样的农田“托儿所”已有30多个,托管农田1500余亩。农民进出有“专车

  • 标签: 余江县 托儿所 农民 怪事 乡村 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