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贡柑已成为贡柑上仅次于柑橘黄龙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是柑橘链格孢菌。根据该病发病快和发病需要高湿度的特点,笔者提出稀植、剪除病枝叶、下雨前喷药和选择使用有效药剂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为了验证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笔者于2012~2013年在桂林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方法】:通过间伐,在田间设置未封行区和封行区;通过剪除病枝叶,在田间设置剪除病枝叶区和未剪除病枝叶区;根据天气预报,设置下雨前喷药、下雨后喷药等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未封行小区病情指数比封行小区低15.13%,相对防效达64.35%,平均单株果实数多515.77个,单株果实数增加78.23%;剪除病枝叶小区比未剪除病枝叶小区防效显著增加;下雨前喷药保护比下雨过后再喷药,防效显著增加。经田间筛选,防效较好的药剂有:80%络合态代森锰锌WP1.67g/L+10%氟硅唑EW1.00g/L、72%霜脲·锰锌WP1.67g/L+10%氟硅唑EW1.00g/L、72%霜脲·锰锌WP1.67g/L+10%氟硅唑EW0.67g/L。在连续下雨条件下,上述药剂的持效期为7d;在喷药后不下雨的天气条件下,持效期为7~9d。【结论】保持果园不封行、下雨前喷药保护、喷施有效药剂、剪除病枝叶是控制该病危害的四项重要措施。

  • 标签: 贡柑黑腐病 综合防治技术 有效药剂筛选
  • 简介:苹果疫,又称颈、实,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主要危害果实、树的根颈部及叶片。受病害侵染的苹果果面产生不规则、深浅不匀的暗红色斑,边缘不清晰似水渍状。果肉由内及外均褐变腐烂,果形不变呈皮球状,有弹性,果极易脱落。

  • 标签: 游动孢子囊 由内及外 根颈部 果形 伏花皮 喷药保护
  • 简介:对葡萄白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葡萄培养基最适宜其生长,葡萄糖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和硫氨酸;葡萄白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对光照不敏感,病菌的致死温度为38℃。

  • 标签: 葡萄白腐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 简介:综述国外学者关于番茄脐(BER)形成原因的相关试验和结果。国外学者对于“NH4+浓度,土壤或营养液盐分含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能够对番茄BER发生率产生影响”基本达成共识,而对于“钙元素是否是番茄BER发生的根本原因”尚存争议。目前研究成果表明,外界的环境因素可能仅对BER发生起间接作用,缺钙引起番茄生理性病变可能是直接原因,但还不完全明确缺钙如何导致番茄生理病变,进一步研究可考虑围绕缺钙引发番茄BER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展开。

  • 标签: 水分 脐腐病 番茄 环境
  • 简介:采用20%戊菌唑水乳剂、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5%势克悬浮剂等三种药剂对葡萄白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葡萄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0%甲基托布津,且对葡萄均无药害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葡萄白腐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 简介:针对广西桂林市淮山根线虫发生严重和防治困难的问题,经过试验,75%噻唑膦EC采用滴灌施药方式,剂量为50~100mL/667m2时,对淮山根线虫防效达77.93%~80.43%,采用滴灌施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线虫方式,75%噻唑膦EC是较为理想的杀线虫剂。

  • 标签: 淮山 根腐线虫病 滴灌施药
  • 简介:以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葡萄白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发病的初期喷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mL兑水1500mL,隔10d喷1次,连喷3次,可取得较好防效。

  • 标签: 18.7%丙环嘧菌醋悬浮剂 葡萄白腐病 药效
  • 简介:2008年8月4日.我们对龙山镇邱王村的10株发生根的杨梅树开展了防治试验.其中8株为4年生,小树,2株为15年生症状较轻的大树.每株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加.5千克。试验结果表明。树龄较小的杨梅树,均无明显的防治效果,死亡率高达100%。而15年生症状较轻的大树,防治效果较好。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 标签: 杨梅根腐病 防治方法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防治试验 防治效果 杨梅树
  • 简介:葡萄是一个优良品种,具有抗病、丰产、早熟、耐贮藏、口感好等特点。其幼枝黄绿色,叶大,淡绿色,浓密多毛。多数4浅裂,边缘有锯齿。成熟的新芽红棕色,冬芽又大又饱满。激素处理后,果穗呈圆筒形或圆锥形,果粒着生紧密,穗形整齐,平均穗质量670克。果实圆形,排列紧密,单果质量8克。果皮厚,蓝色,上色快,着色-致,果粉厚,外形美观。果肉脆,汁淡红色,味甜,抗病,品质极佳。夏花芽分化率和芽萌发率均在85%以上。建园第一年、第二年可挂果,产量最高可达每亩2250千克。夏的生长特性与巨峰相似但优于巨峰。含糖量高,比一般品种耐贮藏和运输能力强,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因挤压而爆裂。

  • 标签: 无公害栽培技术 夏黑 葡萄 优良品种 单果质量 激素处理
  • 简介:蒙山县西河镇龙蟠村中村片15户果农.在2001年春种下迟熟桠柑15公顷,在果农精心护理下,果树长势良好,2003年开始挂果,但在2004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两次比较严重的病害.引起果树严重落果.第1次落果是6月下旬,经我们调查统计发现:2004年6月22日至7月1日这段时间。果树发病程度差异很大,落果量差别也大,危害最严重的是黄党生户果园.果树发病率高达86%。果实受害率、落果率分别为31%、22%,整片果园平均果树发病率为18%,果实受害率、落果率分别为12%、8%。

  • 标签: 危害调查 防治方法 桠柑 疫腐病 落果率 发病程度
  • 简介:李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灌阳县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在株施栏粪10kg的基础上,3级旱地果园以667m2施纯N24.6kg、P2O512.3kg、K2O32.8kg为宜。

  • 标签: 黑李 优化配方施肥 肥效 灌阳县
  • 简介:近几年危害柑橘的刺粉虱在万安县有加剧发生的趋势。通过几年在脐橙园中的观察。果园通风透光差,树冠郁闭阴湿,有利刺粉虱的繁殖和发生危害。现将其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黑刺粉虱 防治方法 柑橘 发生危害 通风透光 生活习性
  • 简介:穗醋栗‘绥研1号’是从俄罗斯穗醋栗品种‘波列特玛丽’的实生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1996年播种实生苗,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和分析.从大量实生群体中选出性状优良的株系扩繁,2001年定植到品种比较圃,2003年初选,2004年开始进行生产试验,表现出早熟,大果,抗病,丰产的优点,2009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标签: 黑穗醋栗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实生群体 品种比较 生产试验
  • 简介:以5BB、S04两种砧木的夏葡萄嫁接苗和夏葡萄自根苗为试材,研究砧木对夏葡萄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砧木对夏葡萄品种生长势的影响不大,但是两种砧木对夏葡萄的结果习性影响较大,夏葡萄嫁接在S04砧上,其结果枝率明显低于自根苗及嫁接在5BB砧上的结果枝率,进而大大影响产量;从果实品质分析来看,嫁接在5BB砧上及自根苗的果实品质要优于嫁接在S04砧上的果实品质;从结果习性及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5BB和S04两种砧木中,5BB砧更适合夏的生长及结果。

  • 标签: 夏黑葡萄 砧木 结果习性 果实品质
  • 简介:结合兴安县的气候和夏葡萄早熟的持点,秋末冬剪,初冬覆膜,利用日光升温,夏果提早10-15d上市,品优价高,效益显著.采收夏果后,利用下半年优越的光热条件生产优质冬果,11月中下旬冬果成熟,一年两收,提高夏葡萄的种植效益.

  • 标签: 夏黑葡萄 促成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 简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美洲杨(Populusdeltoides)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小白菜(Brassicachinensis)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试验设置0、30、60和90g/盆4个凋落叶施用水平(分别记作CK、L30、L60和L90)。同时,为检验凋落叶施入是否对土壤通气透水性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受体植物的生长,用蒸煮后的凋落叶设置平行空白试验,即30、60、90g/盆3个蒸著后的凋落叶处理(分别记作Z30、Z60和Z90)。

  • 标签: 凋落叶分解 美洲黑杨 小白菜 生长 受体植物 试验设置
  • 简介:以6年生夏为试材,果粒软化后第3d分别用浓度为100mg/L、200mg/L、300mg/L、400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S-诱抗素喷施果穗对增加果实单粒重效果不显著;显著促进着色;显著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300mg/L、400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能显著提高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但100mg/L、200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则显著降低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建议:S-诱抗素促进夏葡萄果实着色使用浓度300mg/L。

  • 标签: S-诱抗素 夏黑 着色 品质
  • 简介:“果灵”防治柑桔炭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00倍其防治效果可达88.5%、与“可杀得”500倍的防治效果86.5%相当。

  • 标签: “果病灵” 柑桔炭疽病 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