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葡萄根瘤蚜和根结线虫严重威胁着我国葡萄的安全生产。嫁接是目前唯一经济有效的栽培防治措施(孙海生等,2008:张化阁等,2009)。我国葡萄砧木多为国外引进品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抗品种。‘砧3号’是1998年以‘河岸580’为母本。‘S0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葡萄砧木新品种。

  • 标签: 葡萄砧木 新品种 自主知识产权 国外引进品种 葡萄根瘤蚜 安全生产
  • 简介:基于历年台风对绿化树种的危害分析,抽样对湛江市“3纵5横”地区主要道路和绿地的木本树种进行调查,分析树种使用的密度与频度,得出湛江市可用的台风能力强的木本树种有小叶榄仁、垂叶榕和大叶相思等,同时提出增强现有绿化树种台风能力的养护优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湛江台护绿的问题。

  • 标签: 抗台风乔木 养护 湛江市
  • 简介:为了进行链孢霉、青霉等竞争性杂菌的有效防控,提高菌包成品率,开展了增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剂添加比例达0.3%以上时对直接接入的链孢霉有很好的直接抑制防治作用;感染链孢霉或青霉的菌包废料与1/2新原料制作菌包时加入0.4%增剂,菌包污染率可降低到1.84%;增剂拌新料栽培秀珍菇,添加比例在0.5%以内,秀珍菇出菇整齐及出菇均无影响,添加比例为0.2%~0.6%时菌包的污染率能够控制在0.3%以内,且在0.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第一潮秀珍菇样品农残检测,没有代森锰锌残留,多菌灵残留范围在0.012~0.029mg/kg之间,低于绿色食用菌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MRL≤1mg/kg。

  • 标签: 秀珍菇 增抗剂 防杂菌试验
  • 简介:利用大白菜根肿病基因CRa和CRb分子标记(SC2930和KBrH129J18R)引物组,对7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这78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含有SC2930-T(CRa抗病标记)标记,其中杂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

  • 标签: 标记鉴定 分子标记 基因位点 根肿病 大白菜 CRB
  • 简介:以6年生夏黑为试材,果粒软化后第3d分别用浓度为100mg/L、200mg/L、300mg/L、400mg/L的S-诱素喷施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S-诱素喷施果穗对增加果实单粒重效果不显著;显著促进着色;显著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300mg/L、400mg/L的S-诱素喷施果穗能显著提高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但100mg/L、200mg/L的S-诱素喷施果穗则显著降低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建议:S-诱素促进夏黑葡萄果实着色使用浓度300mg/L。

  • 标签: S-诱抗素 夏黑 着色 品质
  • 简介:以大蒜秸秆水浸液为试材,以番茄、辣椒、黄瓜、莴苣、大葱和洋葱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大蒜秸秆水浸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及鲜重的影响,用薄层层析试验,分离大蒜秸秆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研究其对莴苣的生物活性,并鉴定出抑制物质,为高效利用大蒜秸秆的化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化感作用 水浸液 秸秆 大蒜 受体材料 薄层层析
  • 简介:通过对盆栽银杏进行人工提前落叶,使其能提前萌发新芽并在温室条件下生长。试验表明,在温室大棚条件下改变盆栽银杏生长的光温条件,提高环境温度、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延迟或打破银杏的休眠,使盆栽银杏在越冬前生长新芽新叶,并能继续越冬生长。比较不同时期人工落叶的盆栽银杏新叶生长及越冬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10月20日前人工落叶的盆栽银杏,在落叶后15d左右开始陆续长出新叶,至12月中旬已绿叶满枝,可进入温室(气温15℃以上)安全越冬。如果用人工光源延长光照时间至13h以上则效果更好。由于实现了绿叶越冬,从而使盆栽银杏进入冬季和早春花卉市场成为可能。并对盆栽银杏绿叶越冬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生产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银杏 落叶 越冬 光温条件
  • 简介:采用平板培养和网室小区试验法测定G—931对柑桔炭疽病菌的作用,结果表明,G—931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能产生抑制效应.在网室幼苗和大田结果树小区试验中,喷施G—931可以有效地控制炭疽病的发生,有效率达90%.

  • 标签: G—931 中草药杀菌剂 柑桔炭疽病
  • 简介:试验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150mg/L、200mg/L、250mg/L)喷施水培风信子叶面。结果表明,150~250mg/L多效唑均可使水培风信子矮化,但影响开花的数目和花朵的可供观赏时间。其中200mg/L多效唑处理对水培风信子的综合效应最佳。

  • 标签: 水培风信子 多效唑 矮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