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以拟南芥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施用花生作基肥的烟草叶中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在22810个基因微矩阵点中,有效差异表达(logratio值≥1或logratio值≤-1)的基因有54个,上调35个,下调19个。其中包括与植物抗病性、脂类代谢、光合系统以及标志烟株碳代谢指标的基因、蛋白质链合成延伸阶段交替的与核糖体结合、呼吸链电子传递NADH脱氢酶亚基,以及与ATPase有关的基因。此外,还检测到22个未知功能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施用花生作为基肥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效的、明显的。

  • 标签: 烟草 花生壳肥料 基因差异表达 基因芯片
  • 简介:为开发新的生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剂,对合成的5种寡糖膦酸酯进行了抗性盆栽试验研究,通过心叶烟的鉴定发现,5种药剂对TMV都具有显著的抗病效果,其中浓度为200μg.mL-1的COS-P-3处理效果最佳,达到了90.79%的枯斑抑制率,分别比市售药剂二(辛基胺乙基)甘氨酸盐和宁南霉素提高51.8%和24.0%,显著提高了预防效果。用筛选出的抗病毒剂处理豫烟5号,烟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接种对照明显提高,而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新型寡糖膦酸酯COS-P-3通过诱导烟草防卫反应、提高防御酶活性,保护叶片中叶绿体合成,从而减轻病毒的侵害。

  • 标签: 烟草花叶病 壳寡糖膦酸酯 抗性 防御酶
  • 简介:研究了寡糖希夫碱配合物药剂对烟草TMV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珊西烟上施用寡糖希夫碱配合物药剂后叶片感染TMV的枯斑数减少;(2)施用3,5-二氯水杨醛寡糖希夫碱合铜于普通烟后,其受TMV侵染后烟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降低,烟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提高。

  • 标签: 壳寡糖希夫碱配合物 烟草花叶病 枯斑数 防御酶
  • 简介:为深入了解烤烟钾营养特性,选择烟叶钾含量具有差异的品种,在正常供钾和无外源钾条件下,研究了烤烟不同基因对矿物钾活化、吸收、转运和积累的特性。结果表明:在供钾充足条件下,高钾基因烤烟干物质积累、各部位钾含量和体外钾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低钾基因,根系吸收钾素能力、向叶片中转运钾素能力较强。在无外源钾条件下,高钾基因烤烟烟叶钾含量和整株钾积累量显著低于低钾基因,耐低钾能力和根系吸钾能力显著低于低钾基因。高钾基因烤烟在缺钾时,会通过增大根系量,提高根冠比,增强对生长介质中矿物钾的活化来提高烟株根际钾含量,但是由于根系吸钾能力较弱,对活化出的钾素未能充分利用。高钾基因具有对钾素敏感,吸收、转运和积累钾素能力强,钾响应度高,但是不耐低钾的特点,这对于高钾烤烟品种选育和营养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烤烟 钾吸收效率 钾响应度 耐低钾能力
  • 简介:回顾了我国混合卷烟发展的曲折历程;分析了近年来中式混合卷烟所呈现的销量下滑、结构偏低、状态走弱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消费需求不旺、行业政策不利和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从保障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充分重视中式混合卷烟发展的意见,并从政策支持、原料保障、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中式混合型卷烟 调查分析 政策建议
  • 简介:通过化学及感官指标分析,将库存晾晒烟叶原料分为5个香型种类;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合配方经验,组建了晾晒烟叶模块,综合比较认为模块B较优;将模块B按5%的比例添加到红山茶(软)叶组中,烟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的添加能有效降低焦油及CO含量,增加卷烟浓度、香气丰富性、透发性及甜润感。

  • 标签: 晾晒烟 模块 烤烟型卷烟
  • 简介:对南阳烟区种植的9个不同基因烤烟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主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9717、39511;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7、中烟98、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39511、NC89、9717。不同基因烤烟间叶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含量较高的是中烟98、云烟87、云烟85,含量较低的是9717、NC89、39511。

  • 标签: 烤烟 基因型 中性致香物质
  • 简介:为明确不同基因烟草腺毛分泌物的成分差异,筛选高腺毛分泌物基因的烟草种质,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基因的12个烟草品种的鲜烟叶腺毛主要分泌物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在12份检测品种烟叶中,西柏三烯二醇(CBT-diols)是西柏烷二萜的主要物质形式,且其在烤烟品种中含量相对较高;所有检测品种中均含有α-西柏三烯二醇(α-CBT-diols)和β-西柏三烯二醇(β-CBT-diols),两者比值变化范围为1.58-2.32;所有检测品种中共检测出5个蔗糖酯类型,可依据蔗糖酯类型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将检测种质分为Ⅰ-Ⅱ蔗糖酯较多和Ⅲ-V蔗糖酯较多2个大类。总体上看,Basma、Beinhart1000-1、红花大金元、BX1、BX2这5个品种腺毛主要分泌物含量较高,可供烟草香气品质改良育种或表面活性物质提取利用。

  • 标签: 烟草 不同类型 腺毛分泌物 定性 定量
  • 简介:本研究尝试采用国际上新兴的青枯菌演化分类框架并结合传统的生化变种鉴定方法,旨在探究福建省烟草青枯病菌系的构成,从而揭示青枯病的流行规律,为指导烟草青枯病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008~2009年,分别于福建省南平、三明以及龙岩地区田间烟草病株上分离获得了45个烟草青枯病菌株。经青枯菌演化复合PCR检测,45个菌株均能够扩增得到片段大小分别为144bp和280bp的两条特异性扩增条带,从而表明全部分离菌株均系青枯菌演化I即亚洲分支菌株。继而基于45个分离菌株对3种双糖和3种己醇氧化利用能力的检测结果,鉴定出其中43个菌株属于青枯菌生化变种III,1个菌株属于生化变种IV,1个菌株属于非标准生化变种(能利用山梨醇和甜醇,不能利用3种双糖和甘露醇)。该研究结果部分揭示了造成国外引进的烟草品种青枯病抗性水平下降或丧失的可能原因。

  • 标签: 烟草 青枯菌 演化型 生化变种 福建
  • 简介:利用对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数据库进行比对和搜索分析,并通过RT-PCR的方法从烟草中克隆到一个包含1218bp开放阅读框的新基因NtDSK2。NtDSK2编码了具有典型的特异性激酶特征的蛋白。此蛋白与花生的STY激酶属于特异性激酶的同一个亚家族。基于EST的数字化组织表达特征分析推测NtDSK2在烟草组织中广泛表达。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烟草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侵染后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NtDSK2的表达量在TMV处理后随时间稳步上升,并在48h达到最大。推测NtDSK2是参与烟草抗胁迫调控的重要激酶基因。

  • 标签: HZNH 烟草花叶病毒 双特异性激酶
  • 简介:为了解烤烟基因及环境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采用AMMI模型对8个环境试点11个基因烟叶的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环境、基因×环境互作对烤烟钾含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烤烟钾含量受环境的影响效应大于基因和基因×环境互作,AMMI模型分析在分解烤烟钾含量的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优于回归模型。基因V5(云烟110)中部叶和上部叶钾含量高于其它基因,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该基因具有钾含量高的特点,可作为钾高效基因供烟叶生产选择种植,也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高钾基因选育。

  • 标签: 烤烟 基因型效应 环境效应 AMMI模型
  • 简介:对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测定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1716+1.4552m,说明属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本文根据聚集度均数(λ)的测定结果,分析了聚集原因和最适合的抽样数模型.

  • 标签: 烟田 蓼蓝齿胫叶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模型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烟草镉积累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品种中克隆拟南芥AtNramp1同源基因NtNramp1;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品种中NtNramp1基因序列差异;通过酵母异源表达系统研究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品种的NtNramp1对镉的转运活性差异。【结果】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对镉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从镉积累显著差异的两个烟草品种中克隆到的NtNramp1基因(分别命名为NtNramp1a和NtNramp1b)编码区存在57个单碱基差异,其中NtNramp1a1305位碱基变异(G>A)导致所编码蛋白比NtNramp1b编码蛋白缺少C端两次跨膜;酵母异源表达结果表明来自低镉含量品种金英的NtNramp1a转运镉的活性比来自高镉含量品种KomotiniBasma的NtNramp1b转运镉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中NtNramp1蛋白活性差异是导致两烟草品种镉积累差异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烟草 Nramp基因 序列差异 酵母异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