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单倍体和双倍体方法在烟草栽培品种的培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母本和父本单倍体由于分别是孤雌生殖和单雄生殖,在烟草上自然发生的频率是很低的。在实际应用中,显性标记系统能在苗期有效地分离稀有单倍体植株。Sulfur(Su)突变体是一个由烟苗缺乏叶绿素引起的显性标记性状,但该突变体在纯合的条件下具有半致死特性。

  • 标签: 单倍体植株 基因修饰 分离 孤雌生殖 栽培品种 标记系统
  • 简介:通过卷制结构不同的烟丝、测试通过卷接设备的烟丝结构、调整设备参数及喂丝方式等实验,发现烟丝的结构和耐加工性能是影响卷烟端部落丝的主要因素,卷接设备的参数调整、喂丝方式是影响卷烟端部落丝的次要因素。

  • 标签: 端部落丝量 整丝率 碎丝率 烟丝结构 耐加工性能
  • 简介:对晾制烟叶中分离到的33株优势菌株进行16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Pseudomonas、Bacillus、Enterobacter、Rhizobium、Corynebacterium、Pantoea、Acinetobacter、Arthrobacter、Xanthomonas、Paracoccus、Achromobacter、Rhodococcus。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6株不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的18.18%;20株能还原硝酸盐而不能还原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的60.61%;7株既可以还原硝酸盐又可以还原亚硝酸盐(2株Rhizobium、1株Paracoccus、4株Pseudomonas),占总菌株数的21.21%,可能是抑制白肋烟叶中TSNA形成的菌株。

  • 标签: 细菌 亚硝酸盐 硝酸盐 16S RDNA
  • 简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白肋烟叶、根、茎的含硒分别为3.8~210、2.2~57、1.4~42μg/g,呈叶>根>茎的分布规律,而且均与土壤施硒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白肋烟叶、茎、根的吸硒分别为0.208~11.343、0.143~3.682、0.032~1.000mg/pot,呈现叶>茎>根的分布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叶、茎、根的吸硒占烟株总吸硒的比例分别为54.3%~70.8%、20.8%~37.5%、5.5%~9.5%,说明白肋烟的硒积累能力为叶>茎>根;白肋烟对土壤施硒的回收率为8.9%~18.1%.

  • 标签: 土壤施硒 白肋烟 含硒量 吸硒量 分布 回收率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对烤烟地上部总氮和烟碱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推进,烟株地上部总氮含量不断下降,但施氮增加,下降幅度减慢;烟株地上部总氮累积、烟碱含量和烟碱累积不断增加,施氮愈高增加幅度愈大。烟株地上部总氮含量的下降和累积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移栽后35d~70d,烟碱含量和累积的上升主要集中在移栽56d后,并且在烟叶采收结束时仍未见减缓。总氮积累速率在移栽21d开始增加,到移栽84d时趋于0,烟碱积累速率在移栽后35d开始增加,移栽96d后才逐渐减缓。烤烟生育期内,土壤矿化氮地上部总量达36.15kg/hm^2以上。

  • 标签: 烤烟 氮量 烟碱 物质积累
  • 简介:2003年对diflufenzopyr和trifloxysulfuron两种抑芽剂对烟草腋芽生长的抑芽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两种抑芽剂与抑芽敏(汽巴-嘉基,氟节胺,1×)或者与马来酰肼(MH)的降低使用剂量(1×、0.5×和0.25×)结合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抑芽剂可以抑制所有部位的腋芽,其单独使用均达不到抑芽效果。两种抑芽剂与马来酰肼结合使用,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抑芽效果,即使马来酰肼的剂量降低,

  • 标签: 烟草抑芽剂 马来酰肼 应用 残留量 抑芽效果 比较试验
  • 简介:通过固体分离培养基的分离培养和牛奶琼脂鉴别培养基的鉴别初筛,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L.)的初烤烟叶中分离到一株嗜热产蛋白酶菌株,编号为YYFG3,其生长温度范围是30℃-65℃,最适生长温度55℃左右,对pH的耐受范围是5-9,最适范围是6-7;在发酵产酶培养基中,56℃、180r/min条件下发酵32h的蛋白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5.3U/mL,故将YYFG3定性为产蛋白酶高温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菌株形态特征的观察、相关生化特性的测定、16SrDNA的克隆测序以及对菌株分子遗传进化树的构建,确定菌株YYFG3隶属于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暂将其命名为Geobacillussp.YYFG3。菌株YYFG3可作为产蛋白酶高温微生物诱变育种和全基因组育种的良好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 标签: 烟草 高温菌 分离 蛋白酶 16S 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