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在容量分析中,标准曲线的制作,是关系到定量分析准确性的一个极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对以后的定量测试起到溯源作用,在基层实际工作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多存在人为的因素:在取得含量与对应的其它转换量的关系后,按含量与对应转换量的数据对,在座标纸上取点,以人为认为对这些点最有代表性的图线为准,绘图;在以后的测试中,即依照所测得转换量在该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含量,再计算所测成分含量。这种方法必然造成测量的系统误差。

  • 标签: 标准曲线 制作方法 数学分析 归一化法 人参皂甙 回归方程
  • 简介:随着大量生物领域科研人员进入植物RNA研究领域,开展RNA研究,使得以RNA为终产物的基因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的RNA基因不断增加,RNA的新功能不断被发现。但由于RNA的不稳定性,使得RNA操作远比DNA操作困难,且尚有大量未知的RNA及其功能等待人们去探索、研究.而这些研究又都基于高质量RNA的提取。因此,根据笔者自身实验经验,及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植物总RNA提取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消除对策、RNA检测方法及RNA保存方法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为高质量植物组织总RNA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为RNA分子生物学实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高质量 影响因素 植物组织 总RNA
  • 简介:本文对我国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回顾。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始于六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有十几个单位几十人次先后在人参花药培养和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利用人参外植体进行无性繁殖、愈伤组织的研究和细胞培养生产天然药物研究中均取得显著成效。台湾省及香港人参组织培养研究也各具特色。展望我国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尽快走出实验室,进行工业化生产,形成新的产业,还要作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文章就人参快速繁殖、花药培养、突变体筛选、体细胞杂交、细胞培养生产天然药物研究等诸方面提出了研究方向。

  • 标签: 人参组织培养 突变体筛选 体细胞杂交 次生代谢产物
  • 简介:硒是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份。它直接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并能促进酶的活性。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它与心血管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及防治密切有关。近年来,还发现人体内含硒蛋白具有抗癌作用和拮抗及减低汞、镉、砷等元素毒性的作用。所以痕量硒的测定对人参和人参系列药物品质的评价和营养学及环境科学的研究中

  • 标签: 催化过氧化2.4—二硝基苯肼 N·N—二甲基苯胺 痕量硒 重氮盐 偶联反应 偶氮染料
  • 简介: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在肿瘤治疗和中药研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PDX模型发现,许多中药在多种癌症上治疗的相关机制。本文综述应用PDX模型在中药治疗胃癌上的研究情况。

  • 标签: 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 中药 胃癌 机制
  • 简介:目的了解培养条件对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光暗培养、氮源比例、碳源种类、蔗糖浓度、磷酸盐浓度作为影响因子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结果光培养条件、NH4+∶NO3-=1∶1、蔗糖4%、磷酸盐浓度1.5mmol·L-1时,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较快、总生物碱积累较多,结论培养条件对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和总生物碱积累均有影响.

  • 标签: 培养条件 平贝母 愈伤组织 生物碱
  • 简介:本文一方面从生药学的角度对吉林人参与西洋参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CS—920高速薄层扫描仪对吉林人参和西洋参不同组织部位的皂甙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二者在生药学与组织化学方面有一定差异;2、二者单体皂甙含量有较大差异;3、西洋参总皂甙含量高于吉林人参。

  • 标签: 吉林人参 西洋参 生药学 组织化学
  • 简介:本文用等离子光谱分析法测定不同采集期苣荬菜的23种微量元素,其中10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分别占所测微量元素总量的3.87%(春季)和2.70%(秋季),而3种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其致毒量。

  • 标签: 苣荬菜 微量元素 分析测定
  • 简介:人参保健蛋是喂食“人参茎叶蛋鸡饲料添加剂”一个月后而得的营养保健蛋。它具有高蛋白质、低胆固醇、并含有人参特有活性成份──人参皂甙、氨基酸、微量元素、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的新型保健食品。以上结果已通过了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吉林大学分测试实验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分析室,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等权威单位的重复验证。(“人参茎叶蛋鸡饲料添加剂”,是92年10月通过吉林省科委、省畜牧局、省医药管理局技术监定的省科委合同项目,合同号902083,该项目的原计划指标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和缩短青年鸡的育成期。)

  • 标签: 营养成份分析 保健蛋 吉林人参 鸡饲料添加剂 双波长 人参茎叶
  • 简介:用GC—MS法分离鉴定了中药前胡中30种挥发油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多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

  • 标签: 前胡 挥发油
  • 简介:目的:测定刺五加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刺五加总黄酮含量在5.8mg~34.8mg范围内,芦丁mg数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1.05%,R^2=0.9995。刺五加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根皮18.96%,茎皮(1年生)10.29%,茎皮(2年生)9.08%,茎皮(3年生)8.3%,茎皮(4年生)8.27%,叶柄(8月25日)5.43%,叶柄(9月3日)5.14%。结论:剌五加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有很大差异,茎皮中总黄酮的含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刺五加 总黄酮
  • 简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长白山野生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FedtschetFlerov)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种脂肪酸成分

  • 标签: 草苁蓉 脂肪酸 气质联用分析
  • 简介:目的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徐长卿中的挥发油。方法并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中含有2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结论其中芍药酚含量最多,其次是棕榈酸和油酸。

  • 标签: 徐长卿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w-barnaccus(Fisch)Bge,内蒙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ge)的干燥根。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压、利尿、抗炎、强心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已从黄芪中分离得到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及多种黄酮甙元,关于黄芪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已有报导。作者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对吉林产膜荚黄芪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黄芪 脂肪酸
  • 简介:本文通过原子吸分光光度等方法,测定了人皂甙-Re及其制剂Re注射液中的Zn、Cu等12种金属无机元素。二者均含有Na、K、Mg、Ca等常量元素及Fe、Cu、Zn、Mn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而有害元素Cd、Pd、Hg、As含量极低或未检出,结果表明这些无机元素符合药品质量要求。

  • 标签: 人参皂甙-Re 无机元素 注射液 药品质量检验
  • 简介:采用薄层等电聚焦的方法将人参水溶性蛋白分成20多个组分,并测定出绝大部分人参水溶性蛋白的PI在4~7范围内。以激光扫描法测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用Coomassiebrilliantblue及银染两种方法染色比较,银染的灵敏度大大超过了常规的Coomassiebrilliantblue的染色对法。

  • 标签: 薄层等电聚焦电泳 激光扫描 银染 人参水溶性蛋白
  • 简介: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北苍术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挥发油中含有51个化合物,鉴定出49个。挥发油中呋喃二烯含量最多,其次是马兜铃酮和α-蒎烯。

  • 标签: 北苍术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为常用中药白附子,具有治疗毒蛇咬伤、瘰疠、跌打损伤之功用。国内文献报道独角莲块茎含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作者利用GC-MS方法对独角莲块茎及花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前者鉴定出7种脂肪酸,后者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块茎为59.87%,花为32.43%。

  • 标签: 独角莲 脂肪酸
  • 简介:研究林下参根、叶片及叶茶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将样品消化后定容,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测出各部位含45种无机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Ca、Mg等常量无机元素:把林下参叶片加工成叶茶后,Ca、Fe等元素的含量发生了改变。该研究首次报道林下参的无机元素成分,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林下参 无机元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