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据徐汉东的试验、报道:作者自1987年秋至1990年春,在白山市(原浑江市))一试验基地,进行了延长西洋参生长期的试验。用活动式封闭“防霜帘”和“防寒膜”,对无霜期较短的引种西洋参区域,实行技术补救措施

  • 标签: 西洋参 技术措施 生长期 引种西洋参 补救措施 试验基地
  • 简介:目的研究三七葛根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开发具有保护酒精性肝损伤功能的保健食品。方法选用健康雌性ICR种洁净小鼠,每日以20ml/kgb.wt.的量经口灌胃,连续32天。给予受试物结束后样品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一次灌胃给予50%乙醇15ml/kgb.wt,空白对照组则给予双蒸水,禁食12小时。处死动物取同一部位肝脏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肝组织匀浆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三七葛根胶囊对小鼠肝组织匀浆中MDA、GSH和TG含量指标呈阳性。结论根据保健食品对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功能的评价标准,三七葛根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 标签: 三七葛根胶囊 酒精性肝损伤 丙二醛 还原型谷胱甘肽 甘油三酯
  • 简介:目的研究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和细胞活性调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以及大鼠血清中SOD、MDA和IL-2的含量。结果给予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治疗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性降低,胃脏器指数显著性升高,血清中SOD、IL-2含量显著性升高,MDA含量显著性降低。结论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很好的预防及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对抗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并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保护和修复胃黏膜。

  • 标签: 猴头菌浸膏 胃肠道生物黏附片 急性胃黏膜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沙苑子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姜黄素阳性对照组(C组),沙苑子组(D组)各15只。A组皮下注射精制花生油,其他各组采用40%CCl4油剂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6周后,C组、D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水溶液(20mg/ml)和沙苑子水煎液(30mg生药/ml),A、B组则给予等量的蒸馏水。同时,除A组外,各组仍每周注射40%CCl4油剂1次,持续4周。观察肝脏病理,检测大鼠血清ALT、AST、ALP及肝匀浆MDA含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AST、ALP显著降低,C、D组大鼠肝脏的相对重量、ALT、AST、ALP、MDA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沙苑子通过降低ALT、AST、ALP及MDA含量发挥抗慢性肝损伤的作用。

  • 标签: 沙苑子 慢性肝损伤 姜黄素
  • 简介: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ICR雄性小鼠预防性给予单宁酸7d后,注射LPS(10mg·kg-1,i.p)建立急性内毒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肝脏系数及脾脏系数;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MDA,ALT、AST、IL-6、TNF-α、PGE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宁酸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MDA、ALT、AST、IL-6、TNF-α、PG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宁酸低剂量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MDA、ALT,AST、IL-6、TNF-α、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SOD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单宁酸对LPS所致小鼠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能有效降低肝脏里ALT,AST,MDA,IL-6,TNF-α,PGE2的过量分泌,提高SOD的分泌,具有抗炎护肝、脾脏的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有关。

  • 标签: 单宁酸 脂多糖 肝损伤 抗炎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人参五味子片及其中的单味药人参、五味子、丹参、麦冬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无水乙醇作用小鼠原代肝细胞,制备酒精性肝细胞损伤模型。细胞换液时将药物溶液加入新鲜培养基中作用细胞。收集培养上清液,测定谷胱甘肽酶(GSH)值、丙二醛(MDA)值。结果:小鼠酒精性肝细胞损伤使MDA值升高、GSH酶活性降低。人参组、丹参组、麦冬组及复方组对小鼠酒精性肝细胞损伤GSH酶有升高作用;五味子、丹参、麦冬及复方组对MDA值有降低作用,均以复方组表现最好。结论人参五味子片对小鼠酒精性肝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人参等 配伍 保护 酒精性肝细胞损伤
  • 简介: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原产地栽培西洋参大多不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我国传统栽培人参中,也多不实行施肥的方法,认为施肥会烧须和烂根。而大多采用新开垦林地“伐林栽参”,伐林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肥力强,但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目前,农田栽参是参业发展的方向。几乎任何良好的土壤,通过适宜的处理都能满足西洋参的生长。天津地区从1989年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农田土栽培西洋参已获成功,有必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以便为高产栽培西洋参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西洋参 改良措施 天津地区 土壤理化性状 农田栽参 引种栽培
  • 简介:平贝母又名平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栽培平贝母最好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并靠近水源的砂壤土。前作以大豆、玉米或肥沃蔬菜地为好。

  • 标签: 平贝母 营养失调 多年生草本植物 防治 缺素 止咳化痰
  • 简介:为方便花卉爱好者掌握盆栽人参技术特介绍如下;一、参盆的选择:一般选用直径25厘米左右的泥盆,也可根据参栽的大小适当调整。盆深要在25厘米左右,不能少于20厘米。盆底必须有出水进气孔。这里特别说明,有的人在花盆的下面放一个托盘,直接向那里浇水,这样做直接影响根部的透气利水,时间稍长易烂根,使人参死亡。

  • 标签: 吉林人参 盆栽 生长发育 种胚发育 根系分布 栽植方法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人参栽培根据温度全年进行五次调光,取得了很大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一年五次调光只能按季节,不能解决每天的人参生长发育适宜的光强度,为了挖掘每天的光能潜力,在县人参专家组的指导下栽培操作,进行了用纱布帷幕调光试验。经连续三年的试验,成效显著。帷幕调光是指全日按照早、午、晚不同的温度进行三次调光,以温度高低挖掘每天的光能潜力。这种调光技术的作用:一是帷幕调光可以达到光照均匀的目的,利于秋天直接撤膜放雨,防止人参在日光下暴晒;二是帷幕调光起到了伏天高温季节降低棚内光强度和温度作用,保持人参生长需要的合理光照和热量;三是帷幕调光人参产量、质量和产值成倍增加。二、操作指标在六月下旬,人参展叶后,距离棚膜20厘米左右处顺串拉上三道铁线为支撑,三道铁线的弧度与棚膜的弧度相等,然后在参棚内苫上纱布,可以拉动,形成帷幕,在阴雨天时,必须及时拉开帷幕,进行调光。在晴天每日都要进行三次调光。(详见表一)

  • 标签: 调光技术 人参栽培 光能潜力 生长发育 经济效益 光试验
  • 简介:通过对防风的生长习性和发育规律的了解、以及防风对外界生长条件的要求。探讨出防风人工栽培的生产技术

  • 标签: 防风 栽培 技术
  • 简介:蒲公英(Taraxacummonglicum)别名婆婆丁。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生长在山野、田边、路旁、生命力极强。是早春较好的野生蔬莱。由于它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无公害,又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一直走俏,是一种新的名优特菜。深受市民的欢迎。但目前市场上的蒲公英,基本上都是从野外采集的,数量少,上市集中,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开发蒲公英的资源,我所经多年的栽培研究,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 标签: 蒲公英 栽培技术 野生经济植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维生素C 通化市
  • 简介:天麻为兰科(Ore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ae)、天麻亚族(Gastrodinae),是多年生共生草本寄生植物,又名定风草、离合草、仙人脚、鬼督邮、赤箭、独摇芝等,是主产于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以块茎入药,其药用历史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一书就将其列为上品,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天麻的种类、分布、药性、

  • 标签: 天麻种子 蜜环菌 萌发菌 密环菌 柞树叶
  • 简介:为规范苦碟子药材生产,根据苦碟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种子采收、贮藏、播种、管理及采收等生产环节,可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 标签: 苦碟子 栽培
  • 简介:由于东北地区西洋参种子成熟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西洋参种子比人参种子成熟晚,不能象人参种子那样当年采种就播,第2年春就出苗,而是需要1年多的后熟过程,到第3年春出苗.常规是西洋参种子正常处理作隔年种子使用,裂口率高,出苗齐,生长健壮.近几年西洋参种子需求量大,就开始使用新种子,但须催芽,现将2种处理种子的技术介绍一下.

  • 标签: 西洋参 种子处理 催芽技术 隔年种子 新种子 温度管理
  • 简介:农田栽参是我国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田栽参成功与否与选地、土壤改良、种子处理、播种复盖、田间管理及棚式等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把握好以上几项技术环节农田栽参是完全可行的。例如:集安人参研究所推广的复式棚种参技术、集安大地参业有限公司农田参种植技术都是非常成功的。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人参 田地 土壤改良 种子处理 田间管理
  • 简介:轮叶党参又名羊乳、白蟒肉、俗称山胡萝卜、山地瓜等,朝鲜族习称沙参.是长白山区野生药菜兼用植物.具补气润肺,通乳、排脓、解毒等功效.根质白嫩,味道鲜美,易消化,是人们喜食、常食的野菜,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朝鲜族喜欢食用,又称其为"沙参".近几年,因韩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进口量较大,市场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保证和促进该项产业的发展,各地进行了广泛的人工栽培,其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播稀植,2年起货;另一种是密播育苗移栽,3年起货,亩(666.7平方米)产鲜品800公斤~1000公斤左右,产值可达5600~8000元.人工栽培的结果导致了种子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800元降至每公斤40~50元,但其鲜品价格一直高居每公斤7~8元,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对产品需求有增无减.

  • 标签: 轮叶党参 高产栽培技术 山胡萝卜 药菜兼用 长白山区 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