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古镇,早已是一个商人云集的茶马古道重镇。据《鲁镇志》记载,古镇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为一身的顺下线,必须经过鲁,方圆百十里地,很少有能喝到水,而鲁古镇的大水井,是人马饮水的地方。至今还能在大水井以西的山坡上,寻找当年大马帮站的踪迹,只是马帮渐行渐远,那个“大马店”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拆除掉,变成了现在的鲁完小。

  • 标签: 茶园 茶马古道 古镇 凤庆县 云南省 鲁史镇
  • 简介:本文阐述了自唐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白叶茶,考证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茶品的历史轨迹,并就白叶茶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白叶茶 历史 考证
  • 简介:目的:探明茶窗蛾的生活及其习性,为防控此虫提供依据.方法:于茶园剪回有茶窗蛾幼虫的筒形叶苞枝梢,插在细口瓶中水培,置于有机玻璃器中饲养观察.结果:茶窗蛾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第一代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尖端,2~6代产在叶正面(含叶边缘).1~6代幼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上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发生.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结论:茶窗蛾以幼虫卷叶苞为害,一年发生6代.

  • 标签: 茶窗蛾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卷叶
  • 简介:“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一书,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茶业、茶业工作者、学者无不皆受其惠。他把人类的饮茶从一种生理需要、生理现象,提高到了一种文化需要、文化现象,从而使茶文化成为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茶著作者代有人出。如今徽州茶人胡武林先生撰写的《徽州茶经》一书,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我以为一是令人惊叹徽州茶文化渊源悠久;二是使人赞叹徽州茶类之多、品质之好;

  • 标签: 《茶经》 茶文化 “茶圣”陆羽 茶类 茶人 饮茶
  • 简介:临安是产茶大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提高制茶工效、改善制茶品质和节约能源为目标的群众性创制茶叶机械与改革炉灶活动一直在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笔者本着存的要求,对临安市茶叶机械发展历史作了调查、归纳和总结。本篇讲述的是茶叶杀青机械发展

  • 标签: 杀青 制茶 茶叶机械 炉灶 临安市 创制
  • 简介:到了70年代,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茶叶产量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发展与山林资源砍伐矛盾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横溪乡党委又率先提出了以煤代柴的设想,并得到了临安县农业局的支持。农业局派姜定祥等业务人员到横溪乡钱皇铺村开展以煤代柴试验。由于当时工业用煤相当紧缺,农业用煤只能用自己县里开采的地产石煤。石煤块大,杂质多,热值低,难燃烧,火焰短,因此改炉是关键。

  • 标签: 杀青机械 发展史 临安市 保护森林资源 茶叶生产 茶叶产量
  • 简介:96CGS-60型滚筒式吹风出叶杀青机.在1990年之前,临安生产的名优茶均为全手工炒制,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工效低,名茶质量不稳定。当时临安还没有自己生产的名优茶机。1990年,临安县农业局派姜定祥去与临安天目茶机厂厂长石小才合作研制名茶滚筒吹风出叶杀青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试制出了首台样机,并在横溪乡钱皇铺村搞适应性试验,初试便基本达到了要求。

  • 标签: 临安市 茶叶 杀青机 手工炒制
  • 简介:罗溥鍒,1910年7月生于广东南海市。1928年7月,广州师范学校(今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员,1930年,受聘日本国神户华侨中学国文教员。1932年,毅然回国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之后,为振兴华茶攻读农艺系茶作课程。1936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并兼任鹤山县茶叶改良场场长。

  • 标签: 茶树栽培 茶学教育 专家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学校 中山大学
  • 简介: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浙江上虞人,早年留学日本,考察当时先进的茶叶科技和世界茶情。回国后即投身于振兴祖国农业和茶叶事业,奋斗七十余年如一日,对事业无限忠诚。他目光远大,气魄宏伟,始终站在事业发展的前头,发挥首创精神,不断开拓涉茶新领域,带领和培养大批茶叶工作者,披荆斩棘,开辟道路,推动建设事业创新前进,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前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为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一书作序说:“如果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社会活动家夏衍也以《我与茶圣》为题著文赞扬吴觉农的事迹。

  • 标签: 吴觉农 茶学思想 红细茶 出口贸易 中国
  • 简介: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潮州茶园面积达到16.8万亩,茶叶年产量2.8万吨,茶叶年产值25亿元.潮州凤凰单丛茶以本土优质资源为主导,独特的地理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相得益彰,使潮州凤凰单丛茶以香气享誉,品质极佳,深受茶叶界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屡获国内外名茶称号.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 标签: 凤凰单丛茶 生物学特性 茶品种 田间 品系 潮州市
  • 简介:欧阳修有《集古录》一千卷,它的内容很广泛,而且都是石本(即拓本),因此非常珍贵。在这一千卷的《集古录》中,欧阳修对其中的部分篇章写了跋尾,跋尾计400余篇,分成十卷,《中文大辞典》称其跋尾“多考证之语。”欧阳修把《陆文自传》的两种文本收进了他的《集古录》,均写了跋尾,可见欧阳修对陆羽著作的重视。

  • 标签: 欧阳修 《集古录》 《陆文学传跋尾》 陆羽 文学研究
  • 简介:乌龙茶作为物种茶之一,它以香高味醇被人们喜爱.潮州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现保存古茶树有3700多株,生物特征丰富多彩,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高度重视,选出高香型品10多个,现繁殖及试种面积较大的有黄枝香、桂花香、玉兰香、芝兰香、山茄叶、米兰香、大乌叶、杏仁香、八仙过海等品系.黄枝香在近年已育成茶树良种.

  • 标签: 凤凰单丛茶树 高香型品系 生物学特征 种质资源 良种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