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为贯彻落实《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上农药使用情况,有力地推动我国农药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工作,2013年8月28—30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召开了生产及安全用药座谈会。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总农艺师季颖研究员以及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杨理健所长、烟台市农业局王奎良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食品法典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张宏军博士主持了会议。

  • 标签: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安全用药 果蔬生产 烟台市 技术性贸易措施 特色作物
  • 简介:由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spp.)引起的炭疽病是草莓育苗期的主要病害,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湖北省内17个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103株草莓炭疽病菌株对咪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咪胺对湖北省草莓炭疽病菌的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42~0.2156μg/mL,平均值为(0.0938±0.0299)μg/mL,其敏感性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湖北省草莓炭疽病原菌群体对咪胺敏感基线的参考值。

  • 标签: 草莓 炭疽病 炭疽菌 咪鲜胺 敏感性 COLLETOTRICHUM
  • 简介:先正达正在印度阿建立农药研究与开发装置。此装置将雇用200名科技人员和工人。分析家指出,跨国公司在印投资的原因是印度劳动力比发达国家便宜得多,因此研究开发所花的成本也比发达国家低得多。

  • 标签: 开发装置 印度 农药 发达国家 科技人员 跨国公司
  • 简介: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大豆调节剂80%胺酯·甲哌翁粉剂中试及应用示范”通过了教育部验收。“大豆调节剂80%胺酯·甲哌翁粉剂中试及应用示范”项目完成了大豆专用调节剂生产工艺改进、大田应用技术建立与示范。80%胺酯·甲哌鳓粉剂产品已获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产品标准获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备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新产品生产工艺完全熟化,节能降耗50%以上。建成的生产线具备500吨的年产能力,产品初步实现产业化。经多点示范控制大豆生长、防倒伏、增产等效果稳定,应用技术成熟。生产销售产品55吨,实现产值950万元、利税95万元,新增就业35人,

  • 标签: 大田应用 大豆生长 调节剂 示范 粉剂 中试
  • 简介:对采自江苏省姜堰、靖江和常州3个地区的水稻恶苗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咪胺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7株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fujikuroi;咪胺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20~1.333μg/mL之间,分离到的菌株对咪胺均表现为中抗和高抗,其中中抗菌株18株,占23.38%,高抗菌株59株,占76.62%,说明咪胺高抗菌株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恶苗病菌优势群体。氰烯菌酯(JS399-19)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12~2.040μg/mL之间,菌株的敏感性频率近似正态分布,EC50均值为(0.684±0.265)μg/mL,建议将此值作为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基线。

  • 标签: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氰烯菌酯 抗药性 敏感性基线
  • 简介:为明确中国华北地区瓜类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对咪胺的抗药性现状及抗药突变株的生物学性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未使用过咪胺的112株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胺的敏感性,并通过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尖孢镰刀菌抗咪胺突变株。结果表明:咪胺对112株瓜类尖孢镰刀菌的平均EC_(50)值为(0.0301±0.0304)μg/mL,菌株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该EC_(50)值作为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胺的敏感基线。药剂驯化共获得7株抗咪胺突变株,其抗性倍数介于6.2-26.8之间;突变株在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和致病力等方面均明显低于亲本菌株,差异显著;仅突变株HG13052701-R1的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其他6株抗咪胺突变株的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室内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咪胺仅与戊唑醇之间有交互抗性,与多菌灵和齅霉灵之间均无交互抗性关系。研究表明,瓜类尖孢镰刀菌在药剂选择压下可以形成抗咪胺群体,具有低等抗药性风险。

  • 标签: 尖孢镰刀菌 咪鲜胺 敏感性 抗药性突变株 生物学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