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农药目前已经被广泛传播开来,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中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 标签: 生物农药 农药市场 前景预测 投资分析 微生物代谢产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预测,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亿亩次。其中,病害4.9亿亩次、虫害4.7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条锈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 标签: 小麦病虫害 条锈病 赤霉病 预测 长江中下游 发生面积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个麦区的5个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菌株对井冈霉素的抗药性;在含井冈霉素的PDA平板培养基上对禾谷丝核菌进行继代培养,以诱导抗药性菌系;测定了抗性菌系对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并比较了抗性和敏感菌系对渗透压的敏感性及药剂处理后两种菌系培养液内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田间禾谷丝核菌菌株对井冈霉素分别产生了7.26、7.75、10.46、14.92和23.31倍的抗性。室内继代培养36代,禾谷丝核菌对井冈霉素的抗性达49.24倍,形成了抗井冈霉素菌系。抗井冈霉素菌系对嗯醚唑、福美双、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和咯菌腈分别产生了48.58、21.78、17.62、10.95、2.55和1.78倍的交互抗性。抗性菌系在较低和较高渗透压下其生长抑制率均大于敏感菌系,用井冈霉素处理抗性和敏感菌系后。其体内的电解质都严重外渗,且抗性菌系在10h内的外渗量明显大于敏感菌系。

  • 标签: 禾谷丝核菌 井冈霉素 抗药性 交互抗性
  • 简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16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品种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油菜、棉花种植面积继续缩减,蔬菜瓜果、特经杂粮和高效农业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优势种植区域、优势产业、优质品种明显集聚,农药使用品种结构和使用量发生相应变化。根据我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测分析,预计2017年全省农药使用需求量与2016年农药实际用量持平。

  • 标签: 农药使用量 需求预测 农作物种植结构 江苏省 种植业结构 种植面积
  • 简介:导语。基于农药需求偏刚性,近些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基本保持在32万吨(折纯)的水平。我国农药产业受去产能、库存、环保约束以及人民币贬值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根据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监测72种大宗原药和中间体,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反弹,草甘膦、吡虫啉等品种甚至出现了价格的反转;从我国农药行业经济运行表现来看,2016年前10个月我国农药实现营收3008.19亿元,

  • 标签: 农药市场 年终盘点 预测 农药使用量 农药需求 农药产业
  • 简介:3月30-31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全省14个市(州)及部分县(市、区)的病虫测报专家和气象、粮油、经作有关专家召开了“2005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专家根据各地冬后病虫调查基数、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和栽培特点、中长期气象预报,结合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对2005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一致认为:2005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其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柑桔红蜘蛛大发生,稻飞虱、斜纹夜蛾、棉叶螨、柑桔锈壁虱、豆野螟、瓜绢螟偏重发生,蝗虫局部地方发生严重,其它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

  • 标签: 2005年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 湖南省 发生趋势预测 病虫害发生趋势 病虫发生趋势
  • 简介:初步研究了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对水稻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水稻上防治白叶枯病的生物活性及抗性风险。结果表明,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抑制Xoo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90.17±4.66)μg/mL,且通过紫外光诱导难以获得生长不受影响的抗药性菌株。温室盆栽试验表明,活体条件下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EC-50值分别为22.90和52.38μg/mL,其治疗作用显著优于保护作用。从药剂处理稻苗后接种Xoo所形成的病斑上,能够筛选到致病力不受影响的Xoo抗药性突变体,其突变频率为13.3%。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噻唑锌与噻枯唑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但抗药性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内吸传导性研究表明,噻唑锌能被水稻根部和叶片吸收,且表现为向上传导性。噻唑锌对Xoo的活体抑制活性高于其离体活性,且抗性风险低,适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 标签: 噻唑锌 水稻黄单胞杆菌 生物学活性 抗药性 传导性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酯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菌酯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室内通过紫外线照射和药剂驯化相结合的方法连续诱变7代,获得了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fuliginea对己唑醇的抗性菌株,该抗性菌株对己唑醇的抗性水平达到105倍,其产孢量和致病力比敏感菌株略高,但差异不显著,且对戊唑醇、腈菌唑、多抗霉素和嘧菌酯无交互抗性,对醚菌酯表现交互抗性,结果表明田间用己唑醇防治黄瓜白粉病可能存在抗性风险。

  • 标签: 黄瓜白粉病菌 诱导 抗药性 己唑醇 生物学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