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新工艺日前成功研制出高纯度草甘膦(≥98%),并实现了产业化。该工艺路线采用国际上先进的IDA法合成草甘膦,

  • 标签: 草甘膦 收成 江苏 纯度 工艺路线 产业化
  • 简介: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人们几乎都知道农药,但你听说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农药吗?日前,从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纳米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技术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农业专家已成功研制出纳米农药新剂型,与传统农药相比,这种新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实现大面积推广使用,可降低我国现有农药使用量的30%。

  • 标签: 农药新剂型 纳米技术 农业专家 农业投入品 农药使用量 国际会议
  • 简介:丙环唑(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唑类杀菌剂,由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目前已在美、英、德、日、澳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登记,是当前国际上销售量大的品种之一,其原药生产规模约2000t/年。近4年丙环唑及其混配产品在西欧的销售量翻了一番,年销售额突破2亿美元。丙环唑具有高效、低毒、活性谱广的特点。

  • 标签: 杀菌剂 丙环唑 研制技术 产品开发
  • 简介:陕西省渭南高新区怀碧植保品厂日前试验成功一种能使棉株快速脱叶、高效膨桃、全集吐絮、提高纤维比重的棉花生理刺激素——棉花脱叶王。试验结果显示:棉花脱叶王药后1~2小时可刺激棉花叶片营养物质快速转向棉桃,使叶面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中止,棉叶缓慢枯死,4~5天内棉叶急速脱落,棉桃迅速膨大,

  • 标签: 棉花叶片 陕西省 脱叶 研制成功 试验成功 叶绿素合成
  • 简介:研制了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并以常规阿维菌素微乳剂或乳油为对照,从制剂质量技术指标、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所配制的含有机硅助剂(Silwet408)的1.8%阿维菌素微乳剂(含质量分数为6%的环己酮、4%的二甲基亚砜、7%的0203B和5%的Silwet408,余量为自来水)不仅达到一般微乳剂的质量要求,阿维菌素热贮分解率为1.12%,有机硅助剂的热贮分解率也低于1%,而且通过溶剂优化,节约了70%的有机溶剂用量和7%的表面活性剂用量,还比常规微乳剂和乳油的表面张力降低10mN/m左右、减小液滴接触角10°以上、增大液滴的扩展面积5mm^2以上,药液的润湿时间从乳油和常规微乳剂难于润湿降低到1min以内。每公顷7.2g(有效成分含量)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为96.8%,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乳油制剂(防效94.5%);特别是低容量喷雾增效更为显著,每公顷3.6g的微乳剂防效为88.4%.明显高于同剂量的大容量喷雾(防效82.7%)。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机硅助剂的阿维菌素微乳剂比常规微乳剂或乳油性能更为优越,防效更显著,特别适合于低容量喷雾。

  • 标签: 有机硅助剂 阿维菌素 微乳剂 药效 低容量喷雾
  • 简介:一种不用环剥、不用根施或喷施化学激素,就能抑制果树秋梢萌发、防止冬旺的控梢促花新技术日前在我国南方大面积试验成功。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芒果、柑橘、龙眼、荔枝、杨梅、柚子、枇杷、八角、板栗、杏、李等各种可以环割的南方果树效果极好,填补了我国应用物理法对南方果树营养调控技术的一项空白。

  • 标签: 控梢促花 研制成功 营养调控技术 南方果树 化学激素 试验成功
  • 简介:为实现有效兼治橡胶树的白粉病和螨类为害,研制得到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三唑酮热雾剂配方。通过对3种有效成分的饱和溶解度试验,根据溶剂的溶解性能及热雾剂的闪点、黏度等因素,筛选确定了主溶剂和助溶剂;根据添加表面活性剂后药液的理化性质,筛选出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结合制剂其他相关性能指标测定结果,最终确定了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三唑酮热雾剂的最优质量分数配比为:阿维菌素5%,吡唑醚菌酯5%,三唑酮5%,三甘醇54%,二甲基甲酰胺21%,表面活性剂500~#4%、600~#3%、700~#3%。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三唑酮热雾剂外观透明,闪点高,黏度低,发烟量大,产品冷贮及热贮质量稳定,达到热雾剂的相关建议技术指标要求,可考虑用于田间橡胶树白粉病和螨类的兼治。

  • 标签: 阿维菌素 吡唑醚菌酯 三唑酮 热雾剂 橡胶树 白粉病
  • 简介:悬浮乳剂加工时,通常将固体原药加工成悬浮剂,液体或低熔点原药加工成高浓度乳油,在搅拌状态下,将乳油滴加入悬浮剂体系中,形成均一、流动性好的分散体。悬浮乳剂是油相、水相、固体等三相混合体,研制过程中极易形成膏化、聚结、分层、涨气、结块,特别是高浓度的悬浮乳剂体系,常常表面制备过程中假塑性膏化或硬化。

  • 标签: 悬浮乳剂 乙草胺 特丁津 莠去津 研制过程 制备过程
  • 简介:在介绍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基本原理后,重点评述了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Hansch法)、Free-Wilson法、分子轨道法(MO)、距离比较法(DISCO)、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分子模拟法(MS)、分子对接法(MD)、人工神经网络法(ANN)以及Leapfrog法等。

  • 标签: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农药 设计 取代基多参数法 分子轨道法
  • 简介:新农药创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新农药分子的设计是该工程的源头,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文章对传统的农药分子设计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在课题组多年新农药创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分子插件法,并以吡啶二芳酮和芳氧吡啶乙酮为例,介绍了分子插件的设计及其在新农药创制中的应用。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将功能基团模块化,便于快速衍生和筛选,从而大大缩短农药的创制周期,满足对速度竞争的要求。

  • 标签: 分子插件 新农药创制 分子设计
  • 简介:通过研究苯甲脒类抑制剂与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对接的结合模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正庚氧基及正辛氧基苯基的杂环化合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26个目标产物(其中22个是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水稻KARI酶抑制活性和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9a和9b在200μg/mL浓度下对KARI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71.1%,在100μg/mL浓度下对双子叶植物油菜Brassicacampestris的抑制率分别达78.6%和89.0%。

  • 标签: 4-正庚/正辛氧基苯甲脒 合成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 除草活性
  • 简介: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HAS)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嘧啶磺酰胺类及水杨酸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大田使用中杂草对这几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因素是AHAS酶的突变.利用大肠杆菌AHASⅡ中464位的色氨酸突变体(W464A、W464F、W464L、W464Y),研究了野生型和突变酶对商品化除草剂(氯嘧磺隆、氯磺隆、咪唑乙烟酸、咪唑喹啉酸)以及烷硫基磺酰脲的敏感性.野生型E.coliAHASⅡ对这些化合物的抑制作用较为敏感,而突变酶对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使商品化除草剂的抑制常数增加了10~1.0×104倍不等,烷硫基磺酰脲的抑制常数增加幅度较小.烷硫基磺酰脲1a对W464L突变酶的高抑制活性,暗示着发展针对靶酶抗性的除草剂的可能性.

  • 标签: 乙酰羟基酸合成酶 除草剂 抗性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