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用微量称重法可以方便地测定作物叶片的流失点(POR)和最大稳定持留量(Rm),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的Rm结果不同,引用润湿方程的概念来分析影响Rm的规律,浸渍法测定的Rm与粘附张力有关,当接触角大于90°,叶片表面不粘附液体,Rm趋于零,用喷雾法测定作物叶片Rm,结果显示与药液的粘附功[γ×(COSθ+1)有关,即使接触角大于90°时,由于粘附功大于零,Rm值也大于零,对于水稻这样难润湿的作物叶片,清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Rm;反之,对于棉花、黄瓜这样的作物叶片,添加表面活性剂反应而会降低Rm。

  • 标签: 流失点 最大稳定持留量 粘附张力 粘附功 作物叶片 农药药液
  • 简介:为探究甲哌齈对棉花表皮蜡质沉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新陆早55号’棉花为试材,将甲哌齈按有效成分0、4.5、7.5、10.5和15.0g/hm2的剂量分别喷施于叶面,于施药后1、4、7和12d分别测定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表皮蜡质含量及12d内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表明:于叶面喷施甲哌齈后,棉花叶片光合速率、表皮蜡质含量及SPAD值与甲哌齈浓度、处理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4.5与7.5g/hm2的甲哌齈处理可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并且持续期较长;SPAD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甲哌齈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及叶色加深;4.5g/hm2甲哌齈处理更利于棉花叶片表皮蜡质的沉积。蜡质、光合速率、SPA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与蜡质、SPAD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蜡质的沉积及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棉花叶片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

  • 标签: 甲哌鎓 棉花 蜡质 光合速率 SPAD值
  • 简介:巴斯夫近期在阿根廷推出了苹果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丁氟螨酯),该杀螨剂可防治卵、幼虫、若虫、成虫各生长阶段的螨虫。

  • 标签: 杀螨剂 阿根廷 巴斯夫 氟螨 苹果
  • 简介:近日,马来西亚普特拉大学(uPM)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研发出了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纳米级乳液制剂,该制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能够有效对抗对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影响很大的苹果蜗牛(学名:Pomaceaspp)。

  • 标签: 绿色杀虫剂 有效防治 蜗牛 苹果 研发 UPM
  • 简介: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的防治苹果干轮纹病的无公害杀菌剂一石硫合剂与硅石粉剂的复配制剂,它可以作为环境和谐农药在全国各地苹果产区广泛应用。这种具有良好克抗作用的无公害新型杀菌剂为5度Be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0:4和5度Be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0:6两种剂型,于每年3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苹果枝干的患病处喷施或涂施均可。实验结果显示。在施药后1个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9.34%-90.99%和87,56%-95.34%,明显高于石硫合剂单剂,硅石粉剂单剂等多种药剂。

  • 标签: 无公害杀菌剂 苹果干 轮纹病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 石硫合剂 开发
  • 简介: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difenoconazoleWG)不同倍数稀释液在荔枝叶片上的静态接触角和0~60s动态接触角,用于计算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进而分析药液在荔枝叶片表面的润湿性能;采用全自动张力仪测定了在10%苯醚甲环唑WG不同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stik和0.2%的as1002种助剂后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助剂添加前后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23.74mJ/m^2,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11.89mJ/m^2,均以色散力分量(非极性分量)为主导。在10%苯醚甲环唑WG500倍稀释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stik溶液,其表面张力为21.90mN/m,低于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22.64mN/m),且在0~10S内接触角下降最快。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叶片的近轴面比远轴面更易被药液润湿;在荔枝园喷施10%苯醚甲环唑WG时,若在稀释倍数500倍的药液中添加0.4%的silwetstik助剂,则可使药液在叶片上能更快更好的润湿铺展。

  • 标签: 助剂 silwet stik as 100 苯醚甲环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