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甘蔗蚧在江西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选种、浸种、水旱轮作、间作营很清洁蔗田、利除枯、老叶为中心,打好3次硬仗为重点的农业防治和积极进行生物防治,使用药剂防治的系列防治措施。

  • 标签: 甘蔗粉蚧 防治方法
  • 简介:蚧壳虫(SaccharicoccussacchariGockell)近年来在我县已上升为甘蔗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严重威胁甘蔗高产稳产和品质的提高。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试验,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后。材料和方法1.越冬调查在丘陵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基点3个,每年3月中旬在基点的蔗窖中调查蔗种,宿根蔗田的蔗蔸以及蔗田中的枯蔗茎叶及的田周围的杂草,仔细观察蚧虫的越冬情况。

  • 标签: 粉蚧 宿根蔗 蔗种 蔗区 高产稳产 蚧壳虫
  • 简介:通过在万安、泰和蔗区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蔗纷纷(SaccharicocussacchariCockerll)在该地区的越冬虫态以卵为主,若虫、成虫次之;其越冬场所有害藏蔗种、宿根蔗兜、蔗田枯叶鞘和田埂杂草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innaeu)。

  • 标签: 蔗粉蚧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 简介: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虱类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虱主要是黑刺虱,其次是柑桔虱,黑刺虱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虱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虱和柑桔虱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虱类害虫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柑桔粉虱 黑刺粉虱 发生规律 防治策略
  • 简介:扶桑绵蚧是近几年入侵我国的一种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2009年9月,在富宁县城街道绿化带扶桑上首次发现。通过对富宁县扶桑绵蚧发生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扶桑绵蚧监测和综合防治等防控对策。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发生现状 检测 防控对策
  • 简介:为了更好地了解螺旋虱(AleurodicusdispersusRussell)对寄主植物的化学选择机制,运用H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技术,研究了螺旋虱雌雄成虫对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番石榴(Psidiumguajava)、番木瓜(Caricapapaya)、香蕉(Musasupientum)、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大叶榄仁(Terminaliaesculentum)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等7种植物及其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螺旋虱雌虫对印度紫檀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的正趋向作用;螺旋虱雌雄虫对散尾葵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的负趋向作用。在剂量反应试验中,螺旋虱雌虫的EAG反应随着印度紫檀挥发油和散尾葵挥发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浓度增加到10mol/L时,EAG反应最强。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螺旋虱田间引诱剂和驱避剂提供参考。

  • 标签: 螺旋粉虱 植物挥发物 行为反应 触角电位反应
  • 简介:为了有效防治西兰花根肿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根部病害,提升西兰花的产量和品质,采用灌根法进行几种药剂混防治西兰花根部病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WG500倍+3.2%阿维菌素EC1000倍+微补精力600倍+微补根力钙600倍对西兰花根部病害具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其中连续2次灌根后50d的校正防效达82.1%,分别比68%精甲霜锰锌WG500倍+3.2%阿维菌素EC1000倍、5%石灰氮GR1200kg/hm2高出5.6%、21.3%,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兰花根部病害 灌根法 持效期 安全性
  • 简介:本试验筛选的两种复剂,在水稻直播田中使用,能有效地防除各种杂草,总草防效为81.1~90.5%。且对直播稻安全,水稻增产15.3~24.9%。可示范应用。

  • 标签: 除草剂 复混肥 复配 直播稻田 杂草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