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江西省昆虫学会城市昆虫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2月12日在南昌召开成立,会议由南昌市白蚁研究所雷尔昌所长主持,省昆虫学会理事长章士美教授到会致词。参加成立会议的代表有江西省农牧渔业厅植保植检站、江西省森林病害防治站,江西省粮油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卫生防疫站、南昌市卫生防疫站、南昌市商业贮运公司、南昌市人民公园、江西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白蚁研究所等单位共17人。该专业委员会宗旨是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城市昆虫的种类、分布、危害情况、防治及

  • 标签: 江西农业大学 植保植检站 卫生防疫站 人民公园 病害防治 士美
  • 简介:中国昆虫学会第四届全国婢螨学术讨论,于1988年11月2日至7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6省市(区)的113位代表。我省有江西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医学院、省粮油科研所和省养蜂所等单位,共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在大会上或专业组会上作了论文宣读,总共

  • 标签: 中国昆虫学会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医学院 学术讨论会 论文宣读 日至
  • 简介:本文应用Twao、Taylor等的回归分析法和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了柳杉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分布。柳杉毛虫在树冠上层占16.9%,中层占30.2%,下层占52.9%,且在上中下层的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

  • 标签: 柳杉毛虫 聚集度指标 空间分布型
  • 简介: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以二、四代分别为害早、晚稻穗期,损失较重。研究其空间分布型,掌握抽样技术,对于提高测报的准确度,减少田间工作量,都有实践意义。为此,作者在今年晚稻期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抽样技术 空间分布型 穗期 聚集分布 药剂防治 聚集度指标
  • 简介:省杂草研究会于1989年3月27~28日在靖安县召开了杂草科学学术讨论,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江西农业大学、农牧渔业厅植保站、农科院植保所、省科协、省劳改局滨湖农科站、恒湖垦殖场和部分地区、市、县植保站的杂草专家、科技工作者共25人。会上省杂草研究会理事长董闻达副教授传达了全国杂草研究会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杂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县植保站 董闻 靖安县 垦殖场 江西农业大学
  • 简介:本文采用扩散型指数法中的扩散系数法(c)、k值法和扩散型指数法(Is)对桑天牛卵粒在幼龄桑树上的分布型和取样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园(田)的桑天牛卵粒属聚集分布型,取样方法以双对角线取样误差率最小.

  • 标签: 桑天牛 卵粒 分布型 取样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频次概率拟合法、扩散系数等分析了银纹夜蛾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银纹夜蛾属核心分布类型;抽样方法以5点抽样方便宜行;田间调查抽样以200丛样本较适宜。

  • 标签: 银纹夜蛾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 简介:水稻褐鞘病是南方稻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为10~16%,感病品种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为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调查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0年10月水稻黄熟期、当病情稳定后,在上高县李家村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

  • 标签: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黄熟期 南方稻区 李家村 调查分析方法
  • 简介:江西省昆虫学会、植保学会于1987年12月22日至25日在赣州联合召开学术讨论。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省农业、林业、粮食、医学等系统的昆虫和植保工作者共273人。此外,为了加强学会间的联系,共同探讨昆虫、植保方面有关问题,省气象学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植保工作者 日至 学术交流 白背飞虱 农田鼠害
  • 简介:为了广泛交流我省昆虫、植保、植病科技领域的经验及成果,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经三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决定,拟于1991年12月联合召开学术讨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文摘要论文摘要请用于方格稿纸誊写清楚,字迹清晰,工整,每篇300~500字,于1991年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方格稿纸 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气氛 会务费 江西农业大学
  • 简介: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非常丰富,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采用直接市场法、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等方法,对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5.59-760.05)亿元,其中,林产品价值为0.02亿元,森林休闲游憩价值为2.08亿元,森林涵养水源价值为(1.40-675.00)亿元,森林土壤保持价值为49.56亿元,森林C02固定价值为(7.23-26.19)亿元,森林02释放价值为(7.20-15.30)亿元等。可以看出,林产品价值和森林休闲游憩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开发利用的功能价值潜力巨大。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赣江流域的源头区,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该建立源头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功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