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scutellata(Hendel)]是我国对外重要检疫害虫,地理分布广,危害程度重,使我国果蔬生产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具实蝇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寄主范围、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动态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标签: 具条实蝇 生物学 遗传标记 展望
  • 简介:1996年4~6月在德安、瑞昌、武宁及庐山风景区白鹿洞书院,发现茶毒蛾LymantriadissolutaSwinhoe严重危害马尾松,面积达600多hm2,其猖獗危害仅1个世代。经调查观测,初步认为该虫的突发为害与气象、食料、林分组成、林龄及地形地势等因子有关,并提出了初步防治意见。

  • 标签: 条毒蛾 突发原因 防治
  • 简介:在了解水稻细菌性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生影响因素等病害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细菌性斑病防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目标、防治适期、病情监测、预测方法及综合防控技术,阐明了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水稻细菌性斑病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病情监测 综合防控 技术规程
  • 简介: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矮缩病重发生,给水稻产量造成较大损失。从栽培管理措施和外部发生条件2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重发生原因既有白背飞虱迁入时间早、早期迁入虫量大、带毒率高、晚稻白背飞虱占比高等外部诱发因子,也有药剂拌种不到位、露天育秧、秧田和大田施药防治不当等栽培措施的影响。而白背飞虱带毒率、水稻感病生育期与白背飞虱发生期高度吻合是造成2016年赣南中晚稻南方水稻黑矮缩病重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早稻发病程度及虫情监测、秧田避害治虫防病、大田初期病株清除及介体防治等防控建议。

  • 标签: 赣南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白背飞虱 带毒率监测 防控
  • 简介:根据南方水稻黑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化州市南方水稻黑矮缩病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病情监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南方水稻黑矮缩病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病情监测 防治规程
  • 简介:采用活体生测法对前期工作中离体初筛出的5株水稻细菌性斑病生防菌和5株水稻纹枯病生防菌分别进行复筛、温室防效测定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株GN233、GN222和GN223的菌悬液对水稻苗期细菌性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33对细菌性斑病的温室防效最好,达到28.90%,而药剂"稻丰TM多·福"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为34.20%;5株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同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22和GN211菌悬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4.4%和27.8%,而药剂"稻丰"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33.3%;此外,筛选出的生防菌株GN222、GN233和GN211均对水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细菌性斑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 标签: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 生防细菌 活体筛选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