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酶抑制法,选用五种块茎土豆、红薯、茨菇、芋头、莲藕提取植物酯酶,测定了总酯酶活力和比活力大小,结果显示土豆、茨菇、莲藕的酯酶活力分别高达8.4623、8.7437、7.4910,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探索其检测有机农药的最佳条件,对5种有机农药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测定3种植物酯酶对这5种有机农药的最低检测限(LOD)。3种植物酯酶对受试的5种有机农药均有良好的敏感性,且最低检测限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因此,这几种酶可作为有机农药残留检测用酶。

  • 标签: 农药残留 植物酯酶 有机磷农药 酯酶活力
  • 简介:为筛选经济有效安全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对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SC、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WP以及甲维盐WG等几种杀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用量分别为10mL/667m2、30mL/667m2时,在药后7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8.6%、79.7%,在药后14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0.9%、86.2%。20%氯虫苯甲酰胺SC、生物农药病毒增强BtWP、200g/667m25.7%甲维盐WG在药后7~14d用量分别为10mL/667m2、200g/667m2、14g/667m2时,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0%~100%、53.2%~88.3%、84.4%~97.7%,防效均超过80%;另外,1.8%阿维菌素EC50mL/667m2在药后14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由药后7d76.7%上升为81.2%,可见,以上几种药剂均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较理想药剂。

  • 标签: 杀虫剂 防治 稻纵卷叶螟
  • 简介:选用5种不同的植物源杀虫3%苦参碱水,0.2%苦皮藤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鱼藤酮乳油对烟蚜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苦参碱水和0.2%苦皮藤素乳油对烟蚜防效皆达到90%以上,药效期可持续20d。因此,3%苦参碱水和0.2%苦皮藤素乳油这两种植物源杀虫可作为无公害烟叶和有机烟叶生产中防治烟蚜的推荐药剂。

  • 标签: 烟草 烟蚜 植物源杀虫剂 药效试验
  • 简介:药膜法表明,烯啶虫胺是试验杀虫中对绿盲蝽蟓击倒速度最快的,KD50为5.49min;击倒速度最慢的是硫丹,在1h之内不能击倒绿盲蝽蟓,但24h后死亡率为100%;在有机杀虫中,丙溴对绿盲蝽蟓的击倒速度是最快的,KD50为11.74min;在拟除虫菊酯杀虫中,氰戊菊酯和联苯菊酯也有较快的击倒活性。

  • 标签: 杀虫剂 绿盲蝽蟓 击倒活性烯啶虫胺
  • 简介:通过选用4种不同的杀虫防治淮山斜纹夜蛾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10亿PIB/mL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悬浮(奥绿一号)处理的防效达100%,0.15%甲氨阿维·1000万PIB/mL苜银夜核悬浮(攻蛾)防效达92.8%,15%杜邦安打悬浮防效达91.7%,这3种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杀虫剂 斜纹夜蛾 防效
  • 简介:选用安捷伦7890A-FPD,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氮吹水浴浓缩温度为45℃,建立14种有机农药在豆类蔬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4种农药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18min内能够完全分离;14种有机农药的回收率均在80%~100%范围内,其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该方法适用于豆类蔬菜中14种有机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 豆类蔬菜 有机磷农药 农药残留
  • 简介: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和外在行为随地球公转表现出周期性节律特征,通过对蛾昆虫行为节律(蛾昆虫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卵化等)的论述,探讨影响其行为节律的因素,以期为今后研究蛾昆虫行为节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蛾类 昆虫 行为节律
  • 简介:在粮食储藏中,储粮螨的为害相当普遍。本文从单一的药剂防治,多种药剂混合与间歇防治,生态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论述

  • 标签: 粮食储藏 药剂防治
  • 简介:体型很小,通常在2毫米以下,最小的仅0.2毫米。因此,在制备超薄切片时,操作和处理过程中的困难较大。在国外,自70年代起,虽然有少数学者对叶螨、粉螨、水螨、尘螨等的一些种类作了亚显微结构的观察,但在国内,到目前为止,只是对少数种类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尚未见报道。本文结合作者的硕士论文课题,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螨的超薄切片制作方法作了探索,获得初步成功。现简要介绍于下,仅供参考。

  • 标签: 超薄切片 亚显微结构 透射电镜 水螨 硕士论文 处理过程
  • 简介:5.3%丁西颗粒是由4%丁草胺和1.3%西草净混配以细砖粒为载体制成的颗粒。系浙江乐吉化工厂生产,农药登记号PDN13—91,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质奖。适用于水稻大苗移栽本田及荸荠田、席草田除草。小苗、弱苗、工厂化育秧;直播田、秧田不宜施用.对稗草、一年生莎草、绝大多数的阔叶草(如鸭舌草、节节菜、四叶菜、眼子菜等)萍藻类(如紫萍、水绵、金鱼藻等)均具高效,防治效果在90%

  • 标签: 节节菜 直播田 丁西颗粒剂 鸭舌草 阔叶草 丁草胺
  • 简介:采用点滴法测定阿维菌素、喹硫及其混对二化螟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喹硫混配,各个配比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26(有效成分)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大,毒性比率和共毒系数分别为1.75和154.5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与喹硫以1︰26的混对二化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结果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

  • 标签: 阿维菌素 喹硫磷 二化螟 毒力测定 增效作用
  • 简介:田间试验显示,50%瘟克星可湿性粉剂900g/hm2,对早稻叶瘟的防效为80.35%,穗颈瘟防效为79.78%.在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中可选用50%瘟克里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

  • 标签: 杀菌剂 稻瘟病 防效
  • 简介: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粉虱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粉虱主要是黑刺粉虱,其次是柑桔粉虱,黑刺粉虱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粉虱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粉虱和柑桔粉虱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粉虱害虫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柑桔粉虱 黑刺粉虱 发生规律 防治策略
  • 简介:为研究保润对丝状梗丝造碎的影响,对添加烟用保润(山梨醇、丙二醇、癸酸乙酯)的丝状梗丝,在模拟造碎后的尺寸分布及造碎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超过总量85%的丝状梗丝尺寸分布在2.5mm以下,其中1~2mm梗丝占总量的65%~75%,该部分梗丝造碎后易产生大量尺寸小于1mm的碎梗丝;(2)丙二醇的添加量大于3%时,添加量与梗丝的造碎率呈正相关关系;癸酸乙酯的添加量小于1.5%时,添加量与造碎率呈负相关关系;山梨醇对梗丝降碎效果不明显。

  • 标签: 丝状梗丝 保润剂 造碎率
  • 简介:为有效地控制荷花腐败病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试了11种杀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并对其中的9种杀菌进行了毒力测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除生石灰+硫磺(60+3)无明显的抑菌作用外,另10种杀菌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抑制效果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氟硅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莲腐败病菌毒力较强,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3、0.02、0.80和1.44μg/mL;百菌清、嘧菌酯和乙蒜素次之,EC50分别为6.14、7.86和8.97μg/mL;代森锰锌和恶霉灵的抑制效果一般,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0.47和25.61μg/mL。

  • 标签: 莲枯萎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