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黄土高原,刺槐发挥着防治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黄土高原榆林、延安、渭南、咸阳、宝鸡等地(市)的274株刺槐解析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陕西黄土高原的刺槐在15a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0.84±0.29)m、(10.64±0.31)cm和(0.048907±0.001634)m^3。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长势差别较大,宁夏的刺槐生长状况好于山西、陕西和河南,甘肃的刺槐生长缓慢、生长量低。同时,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和林分密度对刺槐生长影响显著,生长在海拔1000~1200m之间的刺槐生长状况好于其它海拔水平;山坡的中下部较上部更有利于刺槐生长;阴坡的刺槐长势优于其他坡向;随着坡度的增加刺槐生长量下降。建议在黄土高原营造刺槐林时应选择海拔1000~1200m之间、坡度较缓的阴坡下部,15a生刺槐密度控制在3300~4950株/hm2之间较为适宜。

  • 标签: 黄土高原 刺槐 生长状况 影响因子 生长指标
  • 简介:从2005年起,开展了刺槐茬改造更新的综合技术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茬后截根与不截根两种不同方法对比试验,效果明显,刺槐薪炭林茬截根对提高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截根株1年生萌条比2年生实生苗高度超36cm,地径超0.61cm。

  • 标签: 刺槐 平茬 截根
  • 简介:为了探讨、揭示干旱胁迫对沙棘生育与产量形成因子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结果表明沙棘单株生育与产量关系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与减产。沙棘产量的形成,决定于植株生长势、水分利用效率、根系贮水能力、果枝数、座果率。

  • 标签: 沙棘 干旱胁迫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适应性 相关性
  • 简介:被研究的两个沙棘品种(HippophaerhamnoidesL.)的果实分别采集于吉尔吉斯斯坦Ⅰ和乌兹别克斯坦Ⅱ。本文主要研究了这两种沙棘果实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上的不同。经测定,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为Ⅰ的果实的主要成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沙棘果油中包含更多的游离脂肪酸(酸量2.9mg氢氧化钾)和类胡萝卜素(419.3%)。通常,果肉酸含量是16:1。而在稀有的果油里的酸,检测到其最低含量为16:2(1.2%~4.6%)。被研究品种的种子油含有大于40%的必需酸为18:2和18:3(VF)。

  • 标签: 沙棘 有机酸 脂肪酸 蛋白质 类胡萝卜素
  • 简介: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过土壤养分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成土过程、生物气候因素和施肥及农业利用方式,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其含量产生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青河县16个沙棘地块的田间采样分析,以0~10cm、10~20cm、20~30cm、30~40cm土层及离树20cm、30cm、50cm为采样点,得出了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垂直变化及水平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土壤pH在7.55~7.9范围内,呈微碱性;速效钾含量总体为中等水平,沙棘需钾量随土层及树距离较稳定;速效磷含量比较低,且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而与离树距离远近关系不大,说明沙棘对磷需求不大;碱解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离树距离越远越少;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由上而下基本呈上升趋势,而随树距离增大而减少。

  • 标签: 沙棘 土壤养分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有机质
  • 简介:柳枝稷(PanicumvirgatumL。)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 标签: 柳枝稷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 简介:沙棘雌花属单性花和不完全花,花序在结果枝上成螺旋状排列,属无限花序、总状花序。沙棘的花芽可分为3种:纯花芽、混合芽和营养芽。沙棘花序的花朵数量有较大差别,品种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雌沙棘中下段最多,杂雌优10号、54号中下段较少。沙棘每朵雌花的子房为单室,子房上位,1心皮,1室,1胚珠,当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形成肉质的果实,子房壁形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所以沙棘的果实是真果而不是假果。

  • 标签: 沙棘 雌花 总状花序 花芽 真果
  • 简介:使用Li-6400Q光合仪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沙棘6树种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6种树种光饱和点均较高,较适应当地高光强环境,乔木光补偿点低于灌木,乔木对光能利用率较高。所测定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沙棘呈双峰曲线,其它为单峰型曲线,日进程受自身和环境因素综合或交错控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性明显,乔木的较灌木的高,且日变化相对稳定。所测定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节律明显,日平均蒸腾速率沙棘、山杏、山桃较低,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的较高。同时测定树种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沙棘、山杏、山桃较高,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的较低。

  • 标签: 沙棘 其他树种 光合生理特性
  • 简介: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综述,本文全面描述了黄土高原红桦林分布范围、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生长状况。用生物学、生态学、演替学的理论分析了黄土高原红桦林在区域植被带谱中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奇特特征,进一步解读了为什么喜光、喜温凉、不耐庇荫的强阳性树种红桦承担强耐荫性树种云冷杉的角色——亚顶极树种占据顶极树种的地理位置或取代其功能而独立成带的主要原因,即红桦自身特性、环境特点和反复干扰。

  • 标签: 黄土高原 红桦林带 分布 演替 解密
  • 简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及其杂交子代的光合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其亲本及子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中国沙棘及俄罗斯沙棘呈"双峰"型,杂交子代呈"单峰型";全天蒸腾速率以俄罗斯沙棘最大,中国沙棘最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三者相似,均在14:00达到最小;全天气孔导度以俄罗斯沙棘最大。

  • 标签: 沙棘 杂交子代 光合特征
  • 简介:位于黄河上游的祁连山南麓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位.区内海拔高度2300~3600m的范围内,分布着各种类型的中国沙棘林分.青海云杉+中国沙棘、白桦+中国沙棘这2种自然林分类型,适宜在海拔2700~3000m之间的脑山区仿建;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青杨+中国沙棘这2种人工混交类型,适宜在海拔2700m以下的浅山区阴坡、半阴坡布设;而中国沙棘纯林及林草复合类型,在脑山区及浅山区的阴坡、半阴坡,均易于人工仿建;海拔3000m以上高寒山区,属于中国沙棘林分的封禁管护范围.生产实践中应仿拟中国沙棘林的自然分布模式,合理布局,科学经营,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中国沙棘林分多方面的生态经济功能.

  • 标签: 祁连山 沙棘 地理分布 组成特征 生态价位
  • 简介:尊敬的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边疆区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在美丽宜人的别洛库里哈,我们迎来了第四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的隆重召开。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水利部对大会的胜利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沙棘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中国沙棘 协会 国际 副部长 鄂竟平 俄罗斯联邦
  • 简介:以6种北方落叶栎类种子为实验材料,对同一生长条件不同落叶栎类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落叶栎类种子的长度、宽度、体积和种子百粒重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树种落叶栎类种子长度、宽度和体积变化分别为19.01~23.48mm、11.64—17-3Imm和1.54—4.13mL,百粒重平均值为258.90g,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为4.48—18.19mg/g、111.325~291.407μg/g和19.323%-31.194%;不同落叶栎类种子百粒重与宽度、体积、宽度,长度呈极显著性的正相关,种子的长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落叶栎类种子品质的主要性状是种子的长度、宽度及种子百粒重。

  • 标签: 落叶栎类 种子 形态特征 营养成分
  • 简介: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 标签: 水分利用效率 单位重量叶氮浓度 单位面积叶氮浓度 比叶面积 C/N 全C含量
  • 简介:本文对生长在俄罗斯里海北外围平原半荒漠地区两种不同生境下的沙棘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森林科学研究所Dzhanybek实验研究站进行。该实验站位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里海低地(290万hm^2)的粘土半沙漠区,自然条件具有代表性。

  • 标签: 生态特征 沙棘造林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 简介:本文对生长在俄罗斯里海北外围平原半荒漠地区两种不同生境下的沙棘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在俄罗斯科学院的森林科学研究所Dzhanybek实验研究站进行。该实验站位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里海低地(290万hm^2)的粘土半荒漠区,自然条件具有代表性。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生态特征 沙漠地区 里海 沙棘 平原
  • 简介: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沙棘种植,18年来,全国各地对沙棘的认识逐步提高,在沙棘植被建设、科学研究、加工利用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既保持了水土、修复了生态,又利用了资源、发展了经济,走出了一条发展沙棘产业的新路子,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沙棘建设工作快速推进.

  • 标签: 事业特殊 准确认识 副部长沙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