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将沙棘叶粉碎,在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的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水和60%乙醇连续3次提取沙棘叶,每次提取2h。研究了沙棘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提取量和提取率。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醇提优于水提。连续3次提取优于一次提取。沙棘叶细胞中这5种成分,按极性大小,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是:儿茶素>茶多酚>芦丁≈维生素c>槲皮素。它们在沙棘叶中的含量,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黄酮类(芦丁和槲皮素)和维生素C。茶多酚的含量高于黄酮和维生素C10倍以上。而芦丁的含量又高于槲皮素约4.3~4.5倍。

  • 标签: 沙棘叶 提取物 提取方法 提取率 茶多酚 儿茶素
  • 简介:1历史回顾直到1980年,只有少量的野生沙棘作为防风林生长的拉脱维亚的马路两边.此外还有少量沙棘种植在沙地和砂砾坑的复垦中.

  • 标签: 俄罗斯沙棘 栽培 防风林 引种 沙地 种植
  • 简介:利用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扦插皆可生根,但生根率差异较大;1~2节(1~2芽)插穗生根率低,3节(3芽)以上生根率较高,生根率随节数(芽数)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6节(6芽)插穗,生根率最高。

  • 标签: 节数 插穗 嫩枝 扦插 生根率
  • 简介:使用Li-6400Q光合仪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沙棘6树种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6种树种光饱和点均较高,较适应当地高光强环境,乔木光补偿点低于灌木,乔木对光能利用率较高。所测定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沙棘呈双峰曲线,其它为单峰型曲线,日进程受自身和环境因素综合或交错控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性明显,乔木的较灌木的高,且日变化相对稳定。所测定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节律明显,日平均蒸腾速率沙棘、山杏、山桃较低,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的较高。同时测定树种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沙棘、山杏、山桃较高,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的较低。

  • 标签: 沙棘 其他树种 光合生理特性
  • 简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及其杂交子代的光合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其亲本及子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中国沙棘及俄罗斯沙棘呈"双峰"型,杂交子代呈"单峰型";全天蒸腾速率以俄罗斯沙棘最大,中国沙棘最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三者相似,均在14:00达到最小值;全天气孔导度以俄罗斯沙棘最大。

  • 标签: 沙棘 杂交子代 光合特征
  • 简介:杂交育种的首要任务是重视亲本的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筛选。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内蒙古九成宫基地的中国沙棘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开展了多指标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特点是: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在湿润条件下百果重大,果实成熟期短,干物质积累快,产量高;光合速率高,蒸腾强度大,但水分利用效率低;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薄,具湿生植物属性;中国沙棘的特点是:叶面积小,叶绿素含量低,百果重小,果实成熟期长,干物质积累慢,产量低;光合速率低,蒸腾强度小,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但水分利用效率高;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厚,具旱生植物属性。在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是影响沙棘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杂交,是获得优良性状互补且杂种优势显著的杂种沙棘的有效育种方法。

  • 标签: 俄罗斯沙棘 中国沙棘 果实发育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午休
  • 简介: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为水利部2007年公布的7家具有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单位之一(办水保2007[91号])。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咨询工作的要求,中心于2007年在北京注册成立了山合林(北京)水土保持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山合林公司”)。公司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山合林公司为水利部2008年公布的16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单位之二(办水保2008[34号])。公司现拥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证书的技术人员共23人。按专业分:水保类9人,工程类6人,植物类4人,经济类4人。

  • 标签: 水土保持设施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保持植物 技术评估 管理中心
  • 简介:正如其它的水果一样,沙棘果可被加工成一系列的产品.沙棘果可鲜食,可被用作食品、保健营养品、宠物食品、化妆品等,具有保持健康及改善皮肤的功效.沙棘果在果梗处易破损,采收时造成汁液流失,从而使果实的市场鲜销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沙棘果可被用作某些食品的添加剂或改良剂,以提高产品的感官或风味.沙棘果由相对较结实的表皮、果肉、果汁和种子组成.图1是沙棘果加工工艺流程图.果实的加工工艺流程从压榨制汁开始.

  • 标签: 加工工艺流程图 沙棘产品 宠物食品 沙棘果 保健营养品 汁液流失
  • 简介:本文论述沙棘企业实行HACCP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在国家质检总局2004—6—1发布的SN/T1443.1~2-20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审核指南》指导下,如何在沙棘企业质量管理中推行HACCP体系,并使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在技术层面上顺利达到出口食品的安全要求。

  • 标签: 沙棘企业 HACCP 建立
  • 简介:沙棘果实的营养价值是基于已知成分(Beveridgeetal.,1999)以及这些成分与人体营养需求的相关关系来考虑的(Magherini,1986).果肉,包括种子,含有大量人体必须油脂和维生素C(Centenaroetal.,1977;NovruzovandAslanov,1983).

  • 标签: 沙棘 果实 营养价值 医学价值 组成成分
  • 简介:沙棘产品的开发关系到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已开发的一些主要沙棘产品,指出沙棘产品的开发有赖于沙棘基础原料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品质,好的沙棘原料是沙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保证,并预测了沙棘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

  • 标签: 沙棘 产品 研究 开发
  • 简介:曾经,这里留下过古老的绿色.只不过是满足人类生存繁衍的殉葬品。现在.这里创造了年轻的绿色.印映了人们重新觉醒起来的智慧和胆识。

  • 标签: 生态修复 植被建设 人类生存 繁衍
  • 简介:沙棘果加工成沙棘成品需要经过适时科学的机械采收、运输、处理和贮存等一系列过程.沙棘果实的采收比较困难,由于沙棘果没有脱离层,可以整个冬天长在沙棘枝上,而且,大部分品种的沙棘由于刺长且多,手工采收费时费力,加上沙棘果实较小,除了少量的鲜食市场人工采收外,使得大多数商业需求必须实行机械采收.在北美地区,劳动力成本高,尤其如此,据估计,十年来,在萨斯喀彻温省,收获一个4hm2的果园所需的劳动力成本,大约为产品总价值的58%.

  • 标签: 沙棘果实 果实采后处理 贮存 机械采收 萨斯喀彻温 人工采收
  • 简介:1《国际沙棘研究开发》是综合性的农林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有关沙棘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沙棘协会工作进展,同时刊登沙棘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 标签: 研究与开发 沙棘 征稿简则 国际 科学研究 开发利用
  • 简介:1《国际沙棘研究开发》是综合性的农林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有关沙棘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沙棘协会工作进展,同时刊登沙棘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 标签: 研究与开发 沙棘 征稿简则 国际 科学研究 开发利用
  • 简介:1《国际沙棘研究开发》是综合性的农林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有关沙棘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沙棘协会工作进展,同时刊登沙棘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 标签: 研究与开发 沙棘 征稿简则 国际 科学研究 开发利用
  • 简介:沙棘的抚育管理应当协调使用化学或无公害有机防治规程,来适时防治沙棘林有害生物.然而,关于沙棘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很少的,在加拿大也没有记录用于沙棘园的化学农药、无公害有机防治措施在防治中可加以利用,但其防治管理因不同的有机作物种植者协会而不同.

  • 标签: 沙棘林 无公害 杂草防治 病虫害防治 抚育管理 有害生物
  • 简介:沙棘是一种独特的药食同源植物,它具有广泛而显著的药理功效.沙棘至今在我国药用开发中显得落后和滞后.沙棘药用研发现代化,当前应走"中药西做"的途径,最终应走分子药学开发道路.应建立多个国家企业为主体的药用研发平台,用产业链将研发生产有机的组合起来.采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包括分子药学技术,在沙棘药用研发中,要依据、充实、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研发出具有理论应用特色,疗效靶点稳定而显著,毒副作用小,质控指标明确,工艺剂型包装先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新型药物,推向国内外药物市场.建议当前沙棘全株药物研发的重点应放在:心脑血管疾病和偏瘫;抗炎消炎和妇科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儿童厌食症;抗癌及其辅助治疗药物;古今秘验方的二次开发等.

  • 标签: 沙棘 药理作用 新药研发重点
  • 简介:将不同沙棘品种顶端分生组织接种于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沙棘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不仅需要低无机盐的培养基,而且需要较低水平的激素物质,无激素或激素浓度偏高都将导致外植体的死亡.

  • 标签: 沙棘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培养基
  • 简介:在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的主轴线上,自西南向东北,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组配情况;比较了不同地段的异同;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参数;探索了几个主要性状的演化趋势.认为中国沙棘乃是多态型的种群系统,即存在很大幅度的随机变异,也存在着地理种群间的差异.种群变异的主要特征是各主要性状出现频率随生态--地理条件而递变,但群内变异幅度小,而群间差异显著.

  • 标签: 中国沙棘 性状变异 生态-地理群 性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