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弃渣场土壤侵蚀物理性质特征,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弃渣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恢复年限弃渣场的边坡不同部位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弃渣的细小颗粒(〈0.25mm)含量差异较大,其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弃渣容重呈减小的趋势,2月弃渣容重在1.48~1.64g/cm3,4年弃渣容重可达1.20~1.40g/cm3,而弃渣场不同坡位的总孔隙度均与土壤容重呈反比;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增大,4年弃渣边坡的自然含水率为2月和2年弃渣的2倍左右,田间持水量也以4年弃渣最大,其平台及边坡的平均持水量为22.26%;在植物根系及其枯落物作用下,弃渣边坡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其增强了边坡稳定性。

  • 标签: 植被恢复 边坡 稳定性 弃渣场
  • 简介:当前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正蓬勃地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传统的生物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是我校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环保教育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内容,普及大众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因此在初中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 标签: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环保教育
  • 简介:论述了水土保持科普知识从青少年教育抓起的法律法规依据。通过开展授牌、授旗、讲座、征文、观摩、晚会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科普知识普及活动,使青少年进一步树立起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破坏生态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和实践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活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操,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科普知识 青少年 实践
  • 简介:为配合福建生态省建设,南平市水土办与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依托建瓯二中等160多所中学开展水土保持教育活动,采取科研化起步,系列化施教,网络化拓展的策略,建构了"参与-感化、体验-强化、感悟-深化、激励-固化、养成-内化"的中学水土保持教育模式,使中学水土保持教育行动凸现科研化、课程化、日常化、系列化、公益化、养成化.3年多来共有4.8万多中学生接受较规范较全面的水土保持教育.本文就中学水土保持教育行动实施的策略作一概述.

  • 标签: 中学 水土保持教育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