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预防早产儿日后所产生的后遗症,提高其存活后生存质量,给临床医生和早产儿家长提供文献参考,特查阅了近10年来中西医对早产儿早期干预疗法的资料,综述了早产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发生的后遗症及早期干预的方法,包括早期教育、游泳联合抚触、推拿按摩、音乐疗法等。

  • 标签: 早产儿 早期干预 心身发育
  • 简介:清代医家沈金鳌《幼科释谜》一书阐述了24种儿科常见病证的诊治,其儿科学术思想包括以下4个方面:重诊断,强调观色察形;挈纲领,阐发诸家精要;尚中和,辨治攻补兼施;制幼方,药与儿体相得。沈金鳌在儿科方面的成就对今日临床实践仍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沈金鳌 《幼科释谜》 儿科 学术思想
  • 简介:介绍了"六一子"儿科创建者龚香圃的简要生平,总结了其诊治儿科疾病的临证经验。先生主张求古人之训,承雷氏衣钵;强调小儿生理嫩阴嫩阳,治时处处护阳滋阴;重视儿科诊断宜四诊合参,且望诊为重中之重;立足于治未病是关键,护脾胃乃根本。临床治疗善用成方,师古不泥,辨证化裁,注重胎期调护,强调优生优育,以期学术传承。

  • 标签: 龚香圃 儿科 学术思想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浮肿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该病,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阳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外,以眼睑浮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占34.0%;以眼睑浮肿起病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其浮肿出现的时间与咽峡炎、扁桃体分泌物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均早于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其他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也早于实验室EB病毒抗体及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结果出现的时间。结论眼睑浮肿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给予此类患儿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眼睑浮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早期诊断
  • 简介:为了继承和发扬程康圃有关儿科的学术思想,笔者就其所著一书中提出的"儿科八证"和"治法六字"作一介绍;探讨小儿燥火思想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则;研究其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 标签: 程康圃 小儿 燥火 临床应用 儿科
  • 简介:简要叙述刘弼臣教授的"五脏证治,突出调肺"的学术观点,并通过3则典型病例介绍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这一学术思想的体会与应用。

  • 标签: 刘弼臣 从肺论治 学术思想 实践体会
  • 简介:在中医儿科临床中,"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集中体现了"治未病"思想,二者思想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重视脾胃养护,顺应四时寒温,未病先防,这是"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调护中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儿日常养护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治未病 小儿 饮食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