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法和内治法的最大区别是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的不同.外治法不仅用途广泛、方法简单易行、临床疗效确切,还可弥补内治法的不足.如对一些因多种原因不能服药的患者,尤其是对不能配合内服给药的婴幼儿,适当运用中药外治法,常常可收到明显的疗效.

  • 标签: 中药外治法 儿科 临床运用
  • 简介:中医药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口服中药是中医儿科治疗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手段,护理是决定疗效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喂药的注意事项、给药时间、服药温度、不同药物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喂药技巧、服药后的护理及儿童心理护理等几方面阐述,认为只有在护理方面有显著提高,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口服中药 护理 体会
  • 简介: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入手,结合湿温病理特点,论述小儿湿温如何正确应用苦寒药物。认为小儿湿温初起慎用苦寒;中期苦寒药物当用不可过用;后期宜苦寒甘寒舍化,或苦寒酸甘合用,以护津液。

  • 标签: 小儿湿温 治疗 苦寒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补肾法配合吸入皮质醇对哮喘模型豚鼠血清骨钙蛋白(osteocalcin,BGP)的影响.方法:除正常动物对照组外,5个给药组均以卵蛋白福氏不完全性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卵蛋白生理盐水鼻腔注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从致敏的同一天开始,给药组必可酮喷雾给药,六味地黄丸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3个月后,分别测各组豚鼠的血清骨钙蛋白.结果:单用必可酮组血清骨钙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哮喘模型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单用或合用六味地黄丸后血清骨钙蛋白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升高血清骨钙蛋白的水平且有拮抗必可酮降低骨钙蛋白的作用.

  • 标签: 哮喘 血清骨钙蛋白 滋阴补肾法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 吸入皮质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