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择取本院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020.05-2021.05)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其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同时取同期70例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各疾病类型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中各疾病类型C-反应蛋白相比,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通过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发现,指标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指标,临床检测价值高。

  • 标签: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通过对100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化疗疗效,肿瘤分期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CRP值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PR者CRP值化疗前后变化显著(P<0.05),疗效SD及PD者CRP值化疗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CRP值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RP的检测对于食管癌患者病情早期诊断、肿瘤的TNM分期及肿瘤对于化疗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食管癌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人民医院送检的血清样本,这些样本来自于102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儿童均予以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组间检查结果予以对比。结果:组间入院后检测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hs-CRP、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对比结果,治疗后hs-CRP、IgM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gG、IgA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予以免疫球蛋白和hs-CRP检测,可诊断疾病,评估病情。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临床调研。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280例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采用两种形式,对照组为单一血常规检查,观察组结合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对比检测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对照组平均白细胞检测值为(11.45±2.31)×109/L,观察组平均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13.23±2.34)mg/L,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疾病诊出率高,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联合检验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替米沙坦联合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5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替米沙坦,对照组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100.0%,和对照组84.0%相比更高(P<0.05)。关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12.37±1.58)umol/L、(8.41±1.47)mg/L,和对照组(13.52±2.15)umol/L、(9.68±1.53)mg/L相比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替米沙坦,疗效确切,炎症因子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替米沙坦 糖尿病 硝苯地平控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替米沙坦联合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5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替米沙坦,对照组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100.0%,和对照组84.0%相比更高(P<0.05)。关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12.37±1.58)umol/L、(8.41±1.47)mg/L,和对照组(13.52±2.15)umol/L、(9.68±1.53)mg/L相比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替米沙坦,疗效确切,炎症因子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替米沙坦 糖尿病 硝苯地平控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模式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并深讨该检验方式产生的作用。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内分泌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患有糖尿病,具体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1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50例,在此期间内纳入50例健康人员的体检数据用于后续分组比对,以研究组和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人员在诊断期间的血糖水平、相关检验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相应诊断后,研究组人员在诊断期间的血糖上升幅度及整体血糖水平波动,均高于对照组人员,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人员在诊断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与正常标准的差距,均高于对照组人员,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在诊断过程中的联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续治疗难度,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后续治疗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诊断时,采取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40糖尿病患者,并选取其同期健康体检者,对其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比较效果。结果: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后敏感度为97.50%(39/40)、特异度为95.000%(38/40)、准确度为96.25%(77/80)。对比结果,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果。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鉴别价值高,能够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9年9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B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为D组,B组及D组均实行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比分析B组及D组指标差异。结果 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高,餐前血清、餐后1小时血清C肽更低,B组及D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低于D组,而B组游离TH高于D组,B组及D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TH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甲状腺激素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HbA1c、空腹c肽、餐后2h c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4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别以HbA1c及血尿酸分组,观察血糖、血尿酸及c肽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原因。结果:与平均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相比,平均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的病程、TC、TG、LDL明显升高(p<0.05),而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血尿酸明显降低(p<0.05)。非高尿酸血症组(非HUA组,血尿酸≦420 umol/L)的HbA1c高于高尿酸血症组(HUA组,血尿酸>420 u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HUA组的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均明显低于HUA组(p<0.05)。以病程、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与HbA1c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0.249、0.197。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和HbA1c呈负相关关系,与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呈正相关关系,而较高的血尿酸水平常伴随胰岛素抵抗。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酸 HbA1c 空腹c肽 餐后2h C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β-2微球蛋白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组,另外45例为早期肾损伤组,对比两组人员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β-2微球蛋白数据。结果:单纯高血压组的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明显低于早期肾损伤组患者。P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尿β-2微球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肾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A组,同期健康体检51例设B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观察A、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数据低于A组(t=6.746/19.367,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菠萝蛋白酶是从凤梨属植物菠萝中提取的一组复合巯基蛋白水解酶。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菠萝蛋白酶具有抗炎、抗血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时具有增效作用,在治疗各种炎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烧伤及呼吸道疾病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综述了历年来国外菠萝蛋白酶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成果,旨在为菠萝蛋白酶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菠萝蛋白酶 药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21年上报的261份ADR进行全面分析汇总,统计发生ADR患者的一般情况、怀疑药品信息、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等内容,同时对怀疑发生典型不良反应的药品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综合探讨及分析。结果 261份ADR报告中,一般139例(53.3%),新的76例(29.1%),严重66例(25.3%)。发生ADR的患者男女比例为0.92:1,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14岁儿童5例(1.92%),≥65岁老年人89例(34.10%)。ADR涉及的怀疑药品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抗感染药物60例(22.99%)、抗肿瘤和治疗肿瘤辅助药物55例(21.07%)、中药50例(19.16%),合计165例(63.22%)。静脉滴注为引起ADR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225例,86.21%)。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多见107例(28.61%),其次为全身性损害45例(12.03%)、心血管系统损害41例(10.96%),部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临床用药不合理有关。结论 ADR监测工作,特别是对新的/严重ADR监测以及对典型ADR的分析总结,不仅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信息参考依据,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用药合理性 用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在2021.1至2021.12期间选择96例前来我院神经内科室就诊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治疗,根据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治疗基础上中药师对病人实施药学干预。总结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18.7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2.08%,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药师 药学服务 中药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碘对比剂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病例收集时间为2020年8月~2022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中中抽选出48例发生碘对比剂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展开系统调查,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结果:48例患者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药品有碘海醇23例、碘佛醇15例和碘普罗胺10例;诱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药物过敏反应、高危基础疾病、药品自身毒性、渗透压和黏稠度等相关;经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心率和呼吸频率指标均比护理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碘对比剂 药品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