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0 个结果
  • 简介:胆汁反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胆汁反可损害胃粘膜屏障,导致胃粘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萎缩、肠化,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之一。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采用铝镁混悬液辅助治疗胆汁反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观察 辅助治疗 铝镁加混悬液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粘膜屏障
  • 简介: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估连续口服甲磺酸替沙星片的耐受性.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男性受试者参加连续口服甲磺酸替沙星片耐受性试验,口服甲磺酸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入选受试者给药后及给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有2例受试者出现GPT、GOT轻度升高,可能与药物有关,停药1wk后恢复正常.结论:10名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甲磺酸替沙星片10d,每日400mg,可安全耐受.

  • 标签: 临床试验 甲磺酸加替沙星 人体耐受性试验:I期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铝碳酸镁西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胆汁反性胃炎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铝碳酸镁lg/次,每日3次;西沙必利5mg/次,每日3次。对照组服西沙必利5mg/次,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对治疗前后上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改善及内镜检查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铝碳酸镁可结合胃内胆汁,有效缓解胆汁反性胃炎症状,为治疗胆汁反性胃炎的有效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铝碳酸镁 促胃肠动力剂 西沙必利 结合胆酸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性食管炎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反性食管炎患者共9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够49例。两组患者均每日三次口服5mg莫沙必利。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每日两次口服20mg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每日两次口服10mg雷贝拉唑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用药前后的胃排空时间以及总反次数。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指标,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以及总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以及总反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应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的治疗方案治疗反性食管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胃分泌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效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铝镁混悬液治疗反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反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铝镁混悬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铝镁混悬液联合治疗反性食管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反次数,患者治疗依从应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 铝镁加混悬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我避孕失败,结果怀上了。我十白人流太痛,想做药,但老公不赞成,说药容易失败。最后还是难免要做清宫手术,反倒更遭罪。真的是这样吗?

  • 标签: 药流 避孕失败 清宫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中风患者,并与单纯针灸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风 电针 穴位注射
  • 简介:患者男,91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高血压2级、稳定性心绞痛和持续性房颤、心功能4级。患者入院后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入院后应用5一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2次/d口服、苯那普利5mg,1次/d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胸腺肽1.6mg,2次/周皮下注射、盐酸氨溴索45mg静脉输注、头孢吡肟2g,2次/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20mg,1次/d静脉注射,因感染控制不佳,于4月27日16:30给予替沙星0.4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 标签: 加替沙星 低血糖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单硝酸异山梨酯 慢性支气管炎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随着甲型H1N1流感蔓延,全球预防,中医药又发挥出巨大作用,得到世界认可,药材市场上,部分涉及到的原料药品种因需求加大,库存薄弱,走势紧俏价格有涨。

  • 标签: 药材市场 H1N1 中医药 原料药
  • 简介:胃食管反(GER)是指胃内容物频繁地逆流到食管内,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4岁以后。脑瘫、21-三体综合征以及其他原因的发育迟缓儿,有较高的GER发生率。近年来GER和慢性咳嗽的因果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伴有GER的慢性咳嗽患儿没有成人所具有的典型的反酸、烧心等反症状,因而易造成临床医师误诊、漏诊从而延误诊治。伴有GER的慢性咳嗽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现结合我院3年来对慢性咳嗽患儿食管PH监测,对GER有关的慢性咳嗽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进行概述。

  • 标签: 小儿 胃食管反流 慢性咳嗽
  • 简介:—般健康人在饭后3小时内有1~4次反酸、打嗝,乃属正常生理现象。但一旦频繁发生胃酸反流进入咽喉,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耳鼻咽喉的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咽喉反性疾病。咽喉部对异物刺激非常敏感,少量的酸水就可能刺激引发下列各种症状。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误诊 耳鼻咽喉 反流性疾病 生理现象 胃酸反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