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溶解度。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包合物,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和包合稳定常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条件为包合时间6h,搅拌强度70rpm,包合温度70℃,辣椒碱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21,溶液pH值为11。在25、37、45℃条件下包合物中辣椒碱的溶解度极大值分别为0.32、0.60、1.08mg·mL^-1。结论辣椒碱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制成包合物后辣椒碱的溶解度增加。

  • 标签: 辣椒碱 β- 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常数
  • 简介:目的:制备杨梅素环糊精包合物,旨在提高杨梅素水溶性和稳定性,并改善其口服吸收。方法:制备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以载药量、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杨梅素HP-β-CD包合物最优制备工艺确定为:杨梅素与HP-β-CD摩尔比1∶3,乙醇浓度50%,40℃水浴振摇24h,混合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过滤,滤液蒸干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载药量约5%、包合率约90%的杨梅素HP-β-CD包合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重复,可用于杨梅素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 标签: 杨梅素 β-环糊精类 包合物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建立吴茱萸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优选吴茱萸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h、挥发油和β-环糊精量比为1:8.结论:经正交试验所得工艺条件简便、合理.

  • 标签: 吴茱萸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 简介:目的优选当归和枳壳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药材粉碎度、蒸馏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其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TLC及IR检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20目),8倍量水,浸泡0.5h,提取5h;最佳包合方法是研磨法,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mL∶g),加4倍量的水,研磨3h。结论本法确定的最佳提取与包合工艺,可有效地提取与保留当归和枳壳的活性成分挥发油,为其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当归 枳壳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确定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试验方法,优选制备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是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50℃、包舍搅拌时间为2h.结论丁香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丁香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考察冰片-β-环糊精(β-CYD)包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方法:通过溶解度、溶出特性及表观溶解度等实验考察冰片包合前后的溶解、释放特性;比较冰片包合前后对光、湿、热的稳定性。结果:冰片包合前后,溶解度没有显著改变,且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变化也不明显。冰片-β-CYD包合物量较少时,冰片可以完全解离释放;包合物量较高时,冰片未能完全释放。冰片包合后,对光照、温度及湿度的稳定性显著增强。结论:“复方珍珠含片”中冰片量较少,包合后有利于溶出释放,且稳定性显著增强,便于长久存贮而不改变疗效。

  • 标签: 复方珍珠含片 冰片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分子水杨酸在临床治疗痤疮及痘坑痘印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102例痤疮及痘坑痘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分子水杨酸治疗,根据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在痤疮以及痘印痘坑两个层面上的治疗效果均更加显著(P<0.05);结论:结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与分子水杨酸在治疗痤疮及痘坑痘印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痤疮及痘坑痘印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超分子水杨酸 皮损
  • 简介:白术挥发油是白术药材抗肿瘤有效成分,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确切[1]。挥发油中苍术酮不稳定,易氧化分解[2]。研究表明,分解前、后挥发油对肿瘤细胞株均具有杀伤抑制作用,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正相关。分解前、后挥发油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分解前的挥发油主要在凋亡早期发挥作用,分解后的挥发油在凋亡早期、晚期均发挥作用,分解前、后挥发油均具有抗肿瘤药用研发价值[3,4]。

  • 标签: 白术挥发油 挥发油测定 环糊精包合物 荧光分析方法 苍术酮 最大激发波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舍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4h,提取5h;最佳包合工艺为A2C3B3,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h.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包合率较高,可以作为工业生产工艺。

  • 标签: 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试验 工艺
  • 简介:目的制备并鉴定黄丝郁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Ⅰ-HP-β-CD)。方法以挥发油平均利用率和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Ⅰ)与HP-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TLC)、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结合光学显微对包合物物相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Ⅰ)-HP-β-CD(1:12),包合温度为40℃,搅拌速度1000r·min^-1,包合时间5h,挥发油平均利用率为82.67%,包合物收率为88.54%。结论HP-β-CD对黄丝郁金中的挥发油成分形成分子包合物,可为改善黄丝郁金挥发油溶解度和增加稳定性提供依据。

  • 标签: 黄丝郁金挥发油 HP-β-CD 包合物
  • 简介:以生物靶标为中心的药物研发,已是当今创制新药的主导模式,该模式的前提是,所有疾病都是由于体内某个蛋白的功能出现障碍所致,若化合物能够调节该蛋白的功能则应具有治疗价值。由此延伸或派生出的各种技术,如新靶标的发现和确证、靶标蛋白的纯化、通量筛选、基于受体结构的分子设计等,

  • 标签: 药物研发 蛋白 多靶标作用 组合药效团 药物分子
  • 作者: 李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李翼孕期的产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疾病在怀孕的时候通过产检就可以检查出来。而怀孕期间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就是B超检查,但经常会有一些孕妈妈是害怕做B超,害怕在做B超的时候对宝宝有伤害,其实B超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能够通过我们的皮肤和肌肉去伤害到宝宝,孕妈妈们是不需要太过担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B与阴道B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诊断一组,诊断二组,诊断三组,每组各44例,诊断一组进行腹部B诊断,诊断二组进行阴道B诊断,诊断三组进行腹部B与阴道B联合诊断,观察其诊断结果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一组与诊断二组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无明显差异,诊断三组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最高。结论腹部B与阴道B虽均能诊断疾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准确率不高,因此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B与阴道B联合诊断能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促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妇产科 急腹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腹部B联合阴道B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观察。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2年1月开始,截至2023年1月,对本医院8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腹部B诊断,观察组实施腹部B联合阴道B诊断。对两组病患确诊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诊断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确诊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诊断后,对比两组病患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在检查期间实施腹部B联合阴道B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诊断价值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 妇产科 急腹症 诊断
  • 简介:原发性肝癌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度较低,大多肝癌有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上调,且晚期肝癌患者常伴肝硬化,不健全的肝功能局限了化疗药物的应用。近年来针对肝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不菲,单克隆抗体(MAbs)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的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已相继被用于临床。 

  • 标签: 临床研究 分子靶向治疗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高分子杂质。方法采用TSK-G2000SWxl(7.8mm×30cm,5μm)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5:5),检测波长235nm,流速0.8mLmin-1,以头孢西丁对照品外标法计算高分子杂质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对照品浓度在0.0544~0.0011mgmL-1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头孢西丁钠高分子杂质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 头孢西丁钠 高分子杂质 球状蛋白色谱用硅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