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指的是通过各项专业检测仪器对食品的各项成分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食品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可以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所用食品的安全性。

  • 标签: 营养成分检测 食品安全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白芷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有效成分含量和质量控制是中药材研究的关键点之一。白芷所含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白芷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白芷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用气相色谱法对胃痛丸中的活性成分桂皮醛、乙酸龙脑酯、丁香酚、α-香附酮、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HP-5柱(30m×0.32mm,0.25μm);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保持2min,以6℃·min-1升温至100℃、保持5min,以8℃·min-1升温至150℃、保持5min,再以8℃·min-1升温至260℃、保持10min;进�

  • 标签: 中成分 丸中 成分含量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浓维磷糖浆中咖啡因、维生素B1和烟酸含量HPLC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1%辛烷磺酸钠(含0.1%磷酸)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量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1nm。结果:咖啡因、维生素B1和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8.22μg/ml~382.25μg.mL-1(r=1.0000)、7.28μg/ml~72.75μg.mL-1(r=0.9995)和0.78μg/ml~7.84μg.mL-1(r=1.0000);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3%、99.8%、98.6%,RSD分别为0.66%、1.14%、1.30%。结论:所建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浓维磷糖浆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浓维磷糖浆 咖啡因 维生素B1 烟酸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黔产红禾麻中总鞣质及缩合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儿茶素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结果红禾麻中总鞣质与缩合鞣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18.04±17.80)mg/g和(97.80±17.67)mg/g,红禾麻中鞣质以缩合鞣质为主要类型。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红禾麻中总鞣质及缩合鞣质含量

  • 标签: 红禾麻 鞣质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广枣四香丸中丹参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制剂中丹参的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HPLC法测得丹酚酸B线性范围在0.306~3.060μg,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2.02%,RSD为0.95%;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在0.064~0.640μg,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2.57%.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广枣四香丸中丹参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标签: 广枣四香丸 丹参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药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能力验证的关键内容,包括样品准备、测定方法验证、验证参数的确定以及数据分析等。针对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和建议,包括合适的方法选择、样品处理、验证参数的确定等。此外,强调了质量控制在药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能力验证中的重要性,包括质检流程、质检人员的培训和资质、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标准物质的使用、实验室环境的管理以及记录的管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药物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药物分析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能力验证
  • 简介: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何首乌中8种活性成分的方法,其072种二苯乙烯类(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和6种黄酮类(芦丁、木樨草素、槲皮素、槲皮苷、山奈酚和异红草素)。采用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二苯乙烯类和黄酮类分别在320、350nm波长下检测。结果2种二苯乙烯类和6种黄酮类与色谱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8%-102.5%,RSD均小于4.8%。结果证明本方法可用于何首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也可用于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RP—HPLC 二苯乙烯类 黄酮类 何首乌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炙甘草中甘草苷、甘草素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柱,以流动相:(含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测定炙甘草中化学成分含量。结果甘草苷在0.73-5.08μg,甘草素在0.58-4.53μg,甘草酸在0.61-4.29μg,甘草次酸在0.51-3.57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范围为96.6%-104.9%。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炙甘草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炙甘草 甘草苷 甘草酸 甘草素 甘草次酸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四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C8柱,柱温为室温,以0.005mol/L己烷磺酸钠甲醇溶液-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3mL/min,检测波长220nm.结果:样品中四种成分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99.4%、99.6%和100.1%,RSD分别为0.70%、0.90%、0.78%和0.83%(n=9).结论:本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 标签: 氨基比林 非那西丁 咖啡因 苯巴比妥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磺啶新林胶囊中盐酸溴己新、盐酸氯丙那林、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Eco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015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52∶48)为流动相,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4个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85%-99.5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磺啶新林胶囊中盐酸溴己新、盐酸氯丙那林、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4个成分含量测定.

  • 标签: 磺啶新林胶囊 盐酸溴己新 盐酸氯丙那林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分析普洱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普洱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内标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普洱生茶与熟茶在挥发油成分的有无上没有太大区别,但熟茶中甲氧基类化合物的含量普遍大于生茶.普洱茶与其他品种茶叶挥发油中的共有成分主要为烃类与酯类.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准确、抗干扰性强,可为普洱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普洱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 简介: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蜈蚣药材中的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蜈蚣中含有黄嘌呤、硫酸-3-羟基喹啉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基于此,从成分测定的准备工作入手,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蜈蚣药材中的五种成分含量展开测定,实现每种成分含量的准确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蜈蚣药材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GC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四种主药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μm),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9:1),线速率为80.0cm·sec-1,程序升温(120℃~180℃,速率为12℃·min-1;180℃~240℃,速率为60℃·min-1,保留12min)。结果: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分别在0.3208~3.208、0.24048~2.4048、1602~1.602、0.08026~0.802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55%、99.35%、99.05%,RSD分别为0.90%、0.33%、0.31%、0.22%(n=9),3个批次4个主成分的平均标示含量测定结果为100.44%、102.60%、、96.70%、96.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4种成分含量

  • 标签: 复方樟脑乳膏 樟脑 薄荷脑 水杨酸甲酯 盐酸苯海拉明
  • 简介: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小儿清解颗粒中9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獐芽菜苷、断氧化马钱素、连翘酯苷A、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A、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检测波长为325nm,獐芽菜苷、断氧化马钱素为240nm,柱温30℃。结果68min分析时间内9个成分分离度良好,在各自的检测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0.9995,加样回收率为95.7%-100.6%,RSD均≤2.1%。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2个厂家生产的小儿清解颗粒中各成分含量,其结果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为本制剂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 小儿清解颗粒 含量测定 新绿原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分析测定芎菊上清片中4个活性成分(α-松油醇、薄荷酮、薄荷脑和胡薄荷酮)的方法.方法:采用GC法,色谱柱为DB-1701毛细管色谱柱(30m×0.3mm×0.25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8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温至120℃,保持5min,再以50℃·min^-1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30℃.结果:α-松油醇、薄荷酮、薄荷脑和胡薄荷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55mg·mL^-1(r=0.9999)、0.10-0.50mg·mL^-1(r=0.9998)、0.01-0.50mg·mL^-1(r=0.9998)、0.01-0.51m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6%、98.2%、95.7%、96.1%,其RSD分别为1.5%、1.4%、1.6%、1.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芎菊上清片的质量.

  • 标签: 芎菊上清片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成分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