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结合挤压过滤工艺制备大豆磷脂脂质体,所制得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17nm,跨距0.838,负染色脂质体经透射电镜观察,呈明显的双层膜圆球型结构.以胆酸钠盐和脱氧胆酸钠盐研究其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500nm波长处的可见光吸收值评价胆盐-脂质体混悬液的浊度,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情况.在胆酸加入的初期,由于胆酸和脂质体形成混合胶团,致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稍有增加,进一步加入的胆酸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下降.胆盐和脂质体间的相互作用经历了数个重排现象,使脂质体的粒径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与脂质体的体内稳定性密切相关,也可反映脂质体的载药和释药特性.

  • 标签: 脂质体 体外 胆盐 载药 体内 混悬液
  • 简介: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干预高甘胆酸(glycocholicacid,CG)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12月期间309例甘胆酸升高孕妇妊娠期CG变化趋势,比较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轻症组(300〈CG〈1000μg.L-1)随孕龄增长,CG呈缓慢上升趋势,用药和未用药组相比,临产前CG值[(626.2±607.4)μg.L-1vs(694.5±534.4)μg.L-1,P〉0.0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率(14.2%vs12.8%,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重症(CG≥1000μg.L-1)用药组CG增长幅度小于未用药组,临产CG值[(1915.7±1419.0)μg.L-1vs(3185.2±1448.3)μg.L-1,P〈0.01]、ICP发病率(94.1%vs62.9%,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妊娠结局中分娩孕周[(38.9±1.3)周vs(37.6±2.4)周,P〈0.01]、早产率(5.4%vs28.8%,P〈0.01)、剖宫产率(55.9%vs76.9%,P〈0.01)、新生儿体重[(3300±457)gvs(3109±661)g,P〈0.05]、Apgar's评分≤7分(0%vs7.7%,P〈0.05)轻症组优于重症组,胎窘发生率无差异(5.8%vs9.1%,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可干预CG升高重症组的病程发展并降低ICP发病率。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甘胆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LC-ODS柱,以甲醇-水-冰醋酸(80:20:0.01)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胆酸及猪去氧胆酸分勇1在1.604~8.020μg、1.068~5.340μg线性关系良好;胆酸及猪去氧胆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99.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本方法可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评价。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胆酸 猪去氧胆酸 HPLC—ELS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牛黄中胆酸原料的质量控制,以判定胆酸的质量及掺伪判定,以确保胆酸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胆酸中游离胆酸的含量;采用ACCHROM Xaqua C18色谱柱(250mm*4.6mm,5um),使用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2%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11.503+1.3828x,R2=0.9999。结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准确,与中国药典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比较,可用于对胆酸的起始物料胆源的质量掺伪问题进行判定。

  • 标签: 胆酸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建立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并研究灌胃给药熊胆粉提取物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乙酸乙酯和甲酸(50∶50∶1)混合溶剂处理,以双氯芬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AtlantisT3C18色谱柱(150mm×2.0mm,5μm),流动相为水(含1mmol·L-1醋酸铵和0.01%甲酸)-甲醇(76∶24),等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岛津LC-MS2020质谱单四极杆检测器,负离子模式。大鼠灌胃100mg·kg-1的熊胆粉提取物,LC-MS法测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0.078~10.0μg·mL-1,定量限为0.078μg·m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大鼠血浆中2种胆酸浓度的测定,可以应用该方法进行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方法学考证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并成功用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熊胆粉 大鼠血浆 LC-MS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脑立清丸中胆酸类成分指纹图谱,比较、评价不同企业产品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产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检验的101批脑立清丸的相似度大多〉0.9.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地监测中药制剂的质量;本次抽取的5个厂家的101批脑立清丸制剂质量稳定.

  • 标签: 脑立清丸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计54例。将上述5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维生素C保肝,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熊去氧胆酸10mg/kg.d,分3次服用。连续应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儿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丙转氨酶几项指标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能保护肝细胞,刺激肝胆分泌,促进黄疸消退,明显改善患儿受损的肝脏功能。

  • 标签: 婴儿 巨细胞病毒肝炎 熊去氧胆酸
  • 简介:乙肝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人口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约有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目前的疗法还很难实现乙肝病毒学治愈的目标,由于共价闭环DNA(cccDNA)可在感染的肝细胞中非常稳定的长期存在,导致HBV的持续感染和停药后HBV的再复制。

  • 标签: NTCP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似物 肝细胞 携带率 转运蛋白
  • 简介:1例81岁女性患者因高血脂服用辛伐他汀40mg/d治疗1年,因胆结石加用单剂量熊去氧胆酸250mg。次日出现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尿色加深。第10天肌酸激酶(CK)12650U/L,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给予患者水化治疗、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及呋塞米治疗。期间CK最高达80539U/L,CK—MB/CK比值最高达7.4%。随后其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逐渐恢复正常出院。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1105、1106,采用平皿计数法,分组分别使用5种实验菌验证。试验组取供试液加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液组分别取各实验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阴性对照组取稀释剂注入培养基中培养。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适用性试验,确定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回收率在0.5~2之间,大肠埃希菌(控制菌检查)适用性试验满足要求。结论:该方法适用性试验表明所建立方法准确性、有效性及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微生物限度计数和控制菌检测。

  • 标签: 微生物限度 熊去氧胆酸胶囊 适用性试验 平皿法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药物实验的方式,研究头孢替安盐酸盐的合成方式。方法:采用催化式的方法进行试验,实验的原料为氨基头孢烷酸,通过三位中间体合成头孢替安盐酸,再将已经配置完成的配置物与乙酰氯进行反应,从而最终完成合成。结论:相较于其他合成方法而言,头孢替安盐酸盐合成方法的优势非常明显,在进行合成操作时,其使用的原材料种类非常少,并且整个合成工序较为简单,可以采用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合成生产,适用于药物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头孢替安盐酸盐 碳酸二甲酯 三氟化硼 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全球范围内,双膦酸盐对转移性癌症、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很好的证实。尽管口服双膦酸盐后的患者在种植术后发生颌骨坏死的风险较低,但是仍然有关于种植后发生颌骨坏死的报道。本人就这一话题进行简单回顾。

  • 标签: 双膦酸盐 种植修复 颌骨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和康复新液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在门诊治疗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2.9%,而对照组为71.4%(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和康复新液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康复新液 熊去氧胆酸
  • 简介:1例59岁男性患者因食管癌骨转移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次/月。用药11次后患者出现牙龈脓肿,停用唑来膦酸,行口内脓肿切开引流术、脓肿冲洗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后改用帕米膦酸二钠80mg静脉滴注、1次/月,共用药8次。末次给药后1个月患者于拔牙后出现局部创口溢脓、疼痛,间断发热,可见暴露骨面和瘘管形成。停用帕米膦酸二钠,行右上颌骨感染病灶清除术及骨隆突修整术,并给予全身和局部抗感染治疗,4个月后创面愈合。考虑为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上颌骨坏死。

  • 标签: 二膦酸盐类 骨坏死 上颌骨
  • 简介:目的对亚硝酸盐中毒患者进行救治的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轻型70例,重型2例,全部72例均好转出院。结论早诊断、及时、有效使用亚甲蓝对中毒患者的救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亚硝酸盐 亚甲蓝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討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 ursodesoxycholic acid, 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的 PBC患者 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例组( 32例)与对照组( 32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病例组给予熊去氧胆酸 +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 96.78%高于对照组 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IL)、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lutamyltranspetidase, γ-GGT)、 IgG、 IgA、 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病例组 ALT、 AST、 TBIL、 γ-GGT、 IgG、 IgA、 IgM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指标,具有协同作用,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