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精细化管理概述出发,分析医院传统耗材管理存在一定风险,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审核采购资质、实现集中管理、建立管理制度、特殊耗材管理的方式,研究手术室耗材精细化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耗材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医院管理期间,精细化管理方式运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2月阶段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奇偶法作为医院管理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住院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管理干预的设为参照组(n=25);施以精细化管理干预的设为研究组(n=25);对比两组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投诉率、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管理满意度评分(工作制度、工作态度、工作细节、工作效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投诉率、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降低(P

  • 标签: 医院管理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院管理时,需合理开展精细化管理,打造以往管理模式的约束。实际管理创新时,可进行医务人员管理、医疗设备、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管理制度创新等,建构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服务体系。本文就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路径分析探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院管理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实现病案室精细化管理,可以避免出现病案资料丢失现象,预防产生医患矛盾的发生。病案室精细化管理遇到了多重挑战,在实践工作开展中,考虑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提升病案室管理能力。本文针对病案室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融入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 标签: 病案室 精细化管理 应用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0例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满意度、差错率。结果:实验组不良心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差错,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院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化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基于此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细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抽血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投诉率、注射等候时间以及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检验,研究组患者抽血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以及注射等候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细化护理,效果明显,值得运用。

  • 标签: 门诊 护理管理 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方法使用于妇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妇科收治的62例患者实施临床指标调查,分组时选择抽签方式,不同组别各归入31例,试验组选用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计算不同组别意外伤害事件合计率、服药安全合计率。结果:试验组意外伤害事件合计率比较于对照组对应计算数据下降(P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妇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后勤部门是医院正常运行和持续性发展的保障与支撑。现如今我国的医疗改革处于不断深入发展的状态,医院的后勤管理为了适应改革的深度发展,应该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实施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建立起来标准、规范且卫生的后勤服务管理团队,从而为各项医疗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保障,对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予以充分的满足,以促进医院的持续性发展。

  • 标签: 医院后勤 精细化管理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23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月1日为界,将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设为干预前(开展常规管理模式),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设为干预后(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手术室环境优化、护理操作合理性、仪器与设备放置合理性以及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性。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130例产妇纳入研究,给予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视为实验组,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100例产妇纳入研究,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视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指数。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指数低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有效提升安全性。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产房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病案科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病案科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并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病案科实施常规化管理模式(实施前)纳入到讨论中,两个时期各病案3458份,分析两阶段病案管理质量,并比较。结果:实施后病案破损率0.03%、病案缺少率0.03%、医患纠纷率0%、病案逾期未归率0.03%、门诊病案及时发送率0.03%、病案重建率0.03%低于实施前病案破损率0.52%、病案缺少率0.43%、医患纠纷率0.65%、病案逾期未归率0.49%、门诊病案及时发送率0.52%、病案重建率0.52%,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8月,结束于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共70例,为了深入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70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将常规管理模式应用在对照组,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在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用于妇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1年4月本院妇科未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患80例为对照组,2021年5月-11月妇科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患80例为研究组。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针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控制医院感染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控制医院感染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统计两组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护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院内感染率等一系列反应管理效果的指标参数。结果: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在两组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护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院内感染率等一系列反应管理效果的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的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且安全性高,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感染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用于骨伤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1月-2022.1月,研究对象是这一期间我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接受精细化管理,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对两组分别管理后的护理安全展开评估。结果:分别管理过后,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用于骨伤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可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安全性,值得运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骨伤科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9月-2023年10月间本院药房内工作的药师8名,2021年09月~2022年9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调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药事管理评分、总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差错事故概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事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优化药房管理质量,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升管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医院药房管理 精细化管理 药房相关指标 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状况
  • 简介:现今我国在医院医用耗材所支出的成本逐渐增加,应设计适用于医院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系统,重新梳理医用耗材管理流程,区划系统的功能。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汇总、课时计划、资质审核、订单发货、质量监控、对账结算等业务实施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建立适用于我院规范化、精细化的医疗耗材管理体系。关键词医用耗材;闭环管理;设计研究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医院成本中占比较大的医用耗材应用在临床中逐渐增多,对医院收益产生显著影响,闭环管理是为了落实各方面管理责任,要求每个管理者尽职尽责,将工作一步到位,发现问题时做到及时处理及纠正。临床中保证能安全使用,降低患者经济压力,节约医院开支,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因此,本研究开发一套全新的医用耗材管理系统,通过在各环节对医用耗材实施闭环管理控制,旨在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佳的服务和体验。一、医用耗材管理现状(1)目前大部分医院将医用耗材收入纳进科室收入来核算,导致过度医疗与收费混乱,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医疗成本。根据相关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定,检查和治疗等收费项目中,已包含了大部分医疗耗材费用,部分科室为了个人利益向患者重复收取,不作为科室内部消耗。导致医院医疗成本增长高于医疗收入增长速度,造成医疗成本的增加及资源的浪费1。(2)忽视领用及使用环节的控制,浪费医用材料,只重视于对医用耗材的盲目采购、验收和保管。国家卫生部发行了关于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通知,其中强调了采购、保管、验收等几个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大部分医院把重心放在整章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的控制,忽略了对医用材料领用及使用环节的控制,科室使用统计平台缺乏领用,最终使医用耗材白白浪费流失。(3)医用耗材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医疗成本的增加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及医用耗材领出后的使用情况也不能有效的控制,是因为目前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医用耗材的领用科室和耗材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之间,因此缺乏统一规划及信息化网络平台、反馈式控制。二、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对策一,应将医院耗材明确进行分类管理。医用耗材品种多、型号各异,科室在对收入及成本核算时要根据医用耗材不同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进行严格分类管理,严格确认需要收费的医疗耗材目录,对于不在目录收纳范围的医用耗材不得擅自收费。二,加强医用耗材领用、使用环节管理和控制,对于急诊使用的医用耗材,要严格保证安全库存量,在核算收入时,按耗材归类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上报给财务,财务科在确认凭据的耗材收入与科室领用数量相符是才能进行账目核销等处理。对于不允许收费的消耗性材料制定出合理的消耗性定额后进行科学型分析,尽量降低成本。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一体化管理模式。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本院的HIS系统,通过三维代码确定患者基本信息,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采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项目、医用材料消耗等费用结算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从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使医疗成本、费用等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从而使患者利益得到保障,促进医院持续稳定发展。三、系统工作工程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且便于供应和保管医院耗材,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断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和整改。将通过招标的医疗耗材信息录入系统,工作人员按照各临床科室申购单及院内库存情况制定购买计划。物品到达后,工作人员应对照采购单进行入库及验收。各科室和实验室选取所需耗材的方式,要养成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查看和点选的习惯。配送人员根据申请信息送耗材至各科室。若库存不足则立刻寻找第三方物流对应的耗材供应商,生成新的申购计划后进行运输和配送。基本信息、库房管理、低值耗材管理、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维护等是系统功能模板的主要几个板块。一,基本信息包含耗材招标名称、类别、供应商名称等。严格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数据是进行分类。按照医疗器械注册证中的信息作为录入名称同时结合医生在临床中的使用习惯对其做相应备注2。二,入库管理功能模块。在医用耗材精细化闭环管理系统中将供应商、耗材名称作为第一选项,检索名称后系统会自动检验相应耗材生产厂家、经营企业许可证等的有效性。若某一耗材某项证件临近过期时间3个月或已经过期,系统均会自动弹出报警提示窗口,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供应商资质进行核实,并提前做好下次招标准备,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医院、以及缺货等情况的发生。三,低值耗材管理。主要用于可大量消耗的低值耗材科室、由定数包、项目配比、总量控制、费量同步这几个方面组成,但各医院在低值耗材管理方式上各有不同,管理力度也有较大差异。四,高值耗材管理。医院在植入高值耗材时,要确保所有耗材编码的唯一性,确保“一物一码”,通过虚拟库存、备货模式等方式来实现使用后才结算的目的,最终实现隔绝跟台服务和整体回收、整合发放手术耗材,防止交叉使用,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3。四.总结综上所述,注重学科进展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耗材的管理过程,贯穿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和精益求精的要求,通过严格质控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管理,可保障医用耗材的合规、合法与合理,HIS系统与医院无缝连接,使医院对医用耗材的申购、采购、入库、出库及使用效果跟踪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动态追溯系统,有效的控制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参考文献1杜明超,洪建,王孟琳,等.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0)61-62.2林新,王珂.医院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3)288-288.3车得飞,王志成,王凡,等.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3)129-131.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发展,多数医院需引进大量的医疗设备才得以满足医院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水平。因此,对医疗设备给予精细化管理与保护对于医院管理而言尤其重要,既能减少医院经济效益损失,又能提高医院治疗水平。本文将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给予精细化管理予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疗设备 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病案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92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915例患者的病案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病案管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病案首页合格率、编码正确率、归档正确率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精细化 病案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化分类管理模式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至12月间我院手术患者病理标本88份为本研究资料,根据入院奇偶号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份,两组分别应用常规管理模式与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比较至本研究结束时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机率、手术科及病理科对病理标本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常规组15.91%(7/44)>研究组的4.55%(2/44),这一计数指标的组间差异经x2检验得P

  • 标签: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 三维细化分类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