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近3年间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63例。结果步长稳心颗粒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92.07%。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稳心颗粒在治疗甲亢引起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6月—— 2015年 6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引起心率失常的患者 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心得安、甲巯咪唑,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61.22%,有效 32.65%,无效 6.12%,总有效率 93.8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45%,有效 37.5%,无效 17.5%,总有效率 8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1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临床治疗甲亢引起的心率失常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甲亢 心率失常
  • 简介:目的比较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治疗脑栓塞合并心室率增快的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脑栓塞合并心室率增快的房颤患者分为步长稳心组30例与倍他乐克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室率及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控制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近期及预后。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症状明显改善。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93.3%,倍他乐克组总有效率73.3%,且稳心颗粒组较倍他乐克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好,近期预后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对脑栓塞合并房颤患者均能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患者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且步长稳心颗粒较倍他乐克疗效更佳,同时步长稳心颗粒还可明显减轻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近期预后,是脑栓塞合并房颤患者的理想药物。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脑栓塞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为18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辛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以及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7.80%,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0.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律失常 冠心病 辛伐他汀 稳心颗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医院6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18~80岁患者,根据意愿分为实验组(稳心颗粒+西药治疗)33例及对照组(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35例,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心电图QTc时限、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大小、动态心电图房早负荷、用药不良反应、心房颤动复发、心力衰竭、卒中、死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缩小,动态心电图房早负荷减小,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且相比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缩小,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复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0),其他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PAF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稳心颗粒 西药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对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和心律平组,每组各45例,疗程均4周,观察用药前后早搏次数、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穗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心律平相当,但在临床症状的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心律平。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平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整合在体、离体、细胞、分子多功能指标,观察抗心律失常复方中药稳心颗粒(WXKL)对大鼠心脏和豚鼠离体心脏心电图、心肌细胞表型及hERG离子通道电流作用,对心脏安全性再评价。方法1大鼠在体实验:WXKL72.9g·kg-1剂量ig给予,连续7d,然后进行Ⅱ导联心电图记录。2豚鼠离体心脏实验:按照正常灌流液10min,WXKL3×10-2g·L-110min顺序灌流,记录心电图。3高内涵细胞表型实验:H9C2心肌细胞加入WXKL1×10-2、1×10-3g·L-124h后,换成0.1μmol·L-1Hoechst33342、MitoTrackerDeepRedFM2种荧光分子探针作用20min,再加入Rhod2AM荧光分子探针作用30min,进行活细胞成像。4全自动膜片钳Ionworks系统记录hERG通道电流实验:加入含有(1×10-2、1×10-2.5、1×10-3、1×10-3.4g·L-1)WXKL的细胞外液,记录hERG通道电流,分析hERG通道活性Ix。结果1大鼠在体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WXKL72.9g·kg-1及阳性药VER3.6×10-2g·kg-1对P-R间期、QRS间期、QTs间期、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豚鼠离体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XKL3×10-2g·L-1组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心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阳性药奎尼丁3.25×10-3g·L-1延长QRS间期、Q-T间期,减慢心率(P〈0.01),而P-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高内涵细胞表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WXKL对H9C2心肌细胞的数量、线粒体质量及细胞内钙流强度未显著性改变,而Ⅲ类抗心律失常阳性药胺碘酮在6.82×10-3g·L-1剂量下则对H9C2心肌细胞有显著性改变损害。4全自动膜片钳Ionworks系统记录hERG通道电流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WXKL未显著性改变hERG通道电流,hERG通道活性没有差异,阳性药奎尼丁3.25×10-4g·L-1阻断hERG通道,抑制hERG通道活性(P〈0.01)。结论根据本研究首次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式,WXKL是一种对心脏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复方中药。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心脏安全性评价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合理运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间陆续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择选出70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计35例。研究期间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方案,而试验组则于此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患者其有效率数据显著性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IL-6、CRP指标数据皆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合理应用稳心颗粒可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显著性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推荐参考运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6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到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数值为94.12%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76.4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疗效提升,值得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冠心病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 简介: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尤其室早、室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因素,正确合理的治疗用药是提高心肌梗塞后病人生存率的关键。本文总结分析了收治的心肌梗塞后实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16例临床资料,经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治疗 心动过缓 心肌梗塞 室性早搏 心梗
  • 简介: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心悸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更年期综合征以心悸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患者118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倍他乐克组在基础用药上加用倍他乐克,步长稳心颗粒组在基础用药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步长稳心颗粒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悸有效率达83.33%,优于倍他乐克组的60.34%(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药物之一,其安全有效,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更年期综合征 步长稳心颗粒 心悸
  • 简介: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胺碘酮治疗,试验组接受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各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胺碘酮 稳心颗粒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兵团第七师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富马酸比索洛尔组(BF组)患者接受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口服5mg/次,每天1次;稳心颗粒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BW)组患者在BF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稳心颗粒,温水冲服,9g/次,每天3次,所有患者服用4周.监测患者心电图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超声结果,BW组患者的心室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F组(P<0.05);BW组患者临床症状、室性早搏、心衰疗效的总有效率较BF组更高(P<0.05).BW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浆NT-proBNP的浓度明显低于BF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单一用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改善更显著,且用药相对安全.

  • 标签: 富马酸比索洛尔 稳心颗粒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采用中西药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实施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美托洛尔(对照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在24小时心电图检测结果上指标较好,即在ST段持续降低时间上更短,在室性早搏次数以及短阵室速次数上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9.38%,低于对照组的28.1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老年人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次数和持续的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控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使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及供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银杏达莫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8、3.572,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8、3.572,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此研究中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有4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将胺碘酮应用在治疗B组中(24例),在此基础上将稳心颗粒应用在治疗A组中(24例)。随后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hs-CRP水平、24小时心电图以及生活质量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 A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治疗B组较高(P<0.05)。治疗A组心功能指标中LVEF相比较治疗B组较高(P<0.05),LVEDD、LVESD相比较治疗B组较低(P<0.05)。治疗A组hs-CRP水平相比较治疗B组较低(P<0.05)。治疗A组24小时心电图指标相比较治疗B组较低(P<0.05)。治疗A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和治疗B组对比差异较小,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治疗A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相比较治疗B组较高(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采取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升其治疗有效率,改善其心功能以及hs-CRP水平,且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在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稳心颗粒 胺碘酮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有效率 心功能 hs-CRP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实施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能。方法:2021年1月-2022年3月,将我院10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参照组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研究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指标、血浆粘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指标和全血低切粘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指标、血浆粘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指标,以及全血低切粘度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指标、血浆粘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指标,以及全血低切粘度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实施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其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