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159篇,分析引起ADR的药品、患者性别及年龄、原发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结果:纳入文献159篇,共430例患者,涉及5种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其次为美罗培南;男性254例,女性158例,不详18例,〉60岁者多发;患者原发病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ADR主要发生于患者用药后48~〈120h(156例,占36.28%),其次为24~〈48h(133例,占30.9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214例,占49.77%)、消化系统(88例,占20.47%)以及皮肤及其附件(63例,占14.65%);死亡患者5例(占1.16%),余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1例21岁男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入院,无既往病史及饮酒史.入院给予丙基硫嘧啶(10mg,tid),治疗23d后患者出现皮疹、发热及肝功能损害,经停药、抗过敏及保肝治疗5d后好转.再次给予丙基硫嘧啶,用药1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皮疹,严重肝功能损害,ALT最高达407.9IU·L-1,并在停药4d后并发了急性胰腺炎,经抗过敏保肝及对症治疗27d后好转.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超敏反应 胰腺炎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用EDTA可增强Fe^2+催化鲁米诺与溶解的发光反应,将EDTA加入鲁米诺溶液中可使流动注射分析测亚铁的检出限降低约160倍,在流动注射分析的试样分流路中使用新型的锌镀铜微还原柱,可同时测定Fe^2+和Fe^3+,该微还原本可至少测定3000个试样,测定Fe^2+和Fe^3+的线性范围是1×10^-9-1×10^-5mol.L^-1,检出限分别为2.7×10^-10和3.5×10^-10mol.L6-1,测定试样的速率为60h^-1,Cr^3+和Co^2+有干扰,测定混合物中的Fe^2+和Fe^3+获得满意结果,测试样的结果同标准的分光光度法结果一致,实验表明,EDTA起增强剂的作用,Fe^2+是催化剂,而溶解是氧化剂,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催化 鲁米诺 溶解氧发光反应 增强剂 药剂 流动注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照观察甲巯咪唑和丙硫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甲亢患者120例,以数字表排序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其中,采取丙硫嘧啶治疗的6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取甲巯咪唑治疗的6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细胞数与肝功能异常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细胞异常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硫嘧啶与甲巯咪唑在治疗甲亢时,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来进行药物选择,保证用药的科学性。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使用丙硫嘧啶和甲巯咪唑的不良反应对比。方法:本报告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88例符合条件的甲亢患者为例作为报告数据中的提供对象,以治疗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44例为每组人数,分别采用丙硫嘧啶和甲巯咪唑作为治疗手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损伤率上更低,在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异常上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照组在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皮疹发生率上更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治疗时应用丙硫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时均会出现不良反应,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药物治疗,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处理。

  • 标签: 甲亢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临床治疗甲亢时采用甲巯咪唑、丙硫嘧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亢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共同参与完成本次研究。按照1-86的数字顺序随机编号这些患者,将他们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参考组,用药选择丙硫嘧啶,另一组命名为研究组,用药选择甲巯咪唑,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明水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5.35%(41/43)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2.09%(31/43),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65%(2/43)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的25.58%(11/43),p<0.0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时,相对于丙硫嘧啶,甲巯咪唑能够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甲亢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效果价值
  • 简介:文献报道鬼臼脂素在@H3)3SiCl/Nal/MeCN反应体系中得到氧化产物4-去-C环芳构化鬼臼脂素.而本文作者采用α-不饱和苦鬼臼脂素在同样的反应体系中却得到了部分还原产物C环氧化鬼臼脂素.根据鬼臼脂素和苦鬼臼脂素的结构差异,作者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 标签: 鬼臼 CH CN CI 反应体系 原因
  • 简介: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growthresponsegene-1,Egr-1)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复(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进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ECs)原代培养,取3~4代的CMECs建立缺氧复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氧复组(A/R)、溶剂组(LI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AS)、正义寡核苷酸转染组(S)和错配寡核苷酸转染组(Sc)。通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内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内皮细胞中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存活率。结果:A/R造成内皮细胞内MDA升高,SOD下降,上清液中LDH、TNF-α含量升高,A/R刺激下细胞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R刺激前给予AS-ODN可抑制Egr-1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AS-ODN抑制培养内皮细胞Egr-1的表达,并降低A/R损伤,提示Egr-1与缺氧复所致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反义寡核苷酸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复氧损伤 EGR-1
  • 简介:我母亲有“慢阻肺”,医生建议我去买个疗机在家里给母亲吸氧,我去医疗器械的店里看了下,款式种类还很多,而且价钱也差别挺大的,店员的讲解也弄得我云里雾里的。疗机应该怎么选呢?

  • 标签: 氧疗 选购 医疗器械 慢阻肺 母亲
  • 简介:初秋时节,气候多变,忽冷忽热。此时若稍不留神,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就会“找上门”。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罹患感冒等疾病,心肺负担明显加重,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不适症状。而这些症状的产生,均与机体缺氧有关。

  • 标签: 补氧 健康 收获 不适症状 支气管炎 中老年人
  • 简介:总结我科行婴儿高压舱治疗患儿的护理经验,旨在使每位接受高压治疗的患儿得到最良好的关爱和护理,有效地保证患儿安全、有序、舒适的治疗,使患儿的脑损伤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发挥高压积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婴儿氧舱 高压氧治疗 修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生活自然包括低饮食,低饮食首选低食物。低食物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少的食物。

  • 标签: 二氧化碳 饮食 生活方式 健康 气体排放 生产过程
  • 简介:心脏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吸痰的目的是减少气道阻力,保证有效通气,促进肺膨胀,防止分泌物坠积而发生肺部并发症。但在吸痰过程中最易发生缺氧,如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血饱和度降低,个别病人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及心脏骤停。为了预防吸痰引起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吸痰前 氧浓度 呼吸机 心脏术后 辅助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磷霉素钙甲苄啶胶囊,并建立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磷霉素钙和甲苄啶为原料制备胶囊,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法测定溶出度。结果:采用全粉末填充工艺成功制备出溶出度良好磷霉素钙甲苄啶胶囊,溶出度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甲苄啶浓度在0.01119~0.03077m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0.02224x+0.004155(r=0.99999);甲苄啶:在相当于标示量限度50%~100%范围内,测得甲苄啶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38%;0.01mol/L盐酸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转速为每分钟75转,其溶出结果良好。结论:该胶囊制备方法可行,溶出度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磷霉素钙甲苄啶胶囊的溶出度测定。

  • 标签: 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 溶出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