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灯盏注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例经临床和头颅CT扫描确认为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素治疗组(104例)和脉络宁注射对照组(97例),两组均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详查症状及体征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P<0.05。结论:灯盏注射是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

  • 标签: 灯盏花素注射液 中药制剂 脑梗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注射与刺五加注射联合用药治疗脑缺血所致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缺血所致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20例脑缺血所致头晕患者,经灯盏注射与刺五加注射联合用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注射与刺五加注射联合用药治疗脑缺血所致头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灯盏花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脑缺血 头昏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注射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注射和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表(NIHSS)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治疗4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67%,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灯盏注射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灯盏花素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病人40例,随机分为二组,灯盏细辛组20例,用灯盏细辛20ml(含总黄酮90mg)加入0.9%盐水250ld静脉滴注。丹参组20例,用血塞通40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二组疗程均为15d。结果灯盏细辛组总有效率95%,不良反应少,血塞通组总有效率80%。结论灯盏细辛治疗早期脑梗塞,疗效显着高于血塞通等,适用于临床应用。

  • 标签: 治疗早期 灯盏细辛注射液 脑梗塞 血塞通 总有效率 静脉滴注
  • 简介: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灯盏细辛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灯盏细辛 脑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黄芪注射是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C41H68O14)]提取制成的注射用中药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由丹参、降香水溶性提取物制成,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酮、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效.根据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气血相关理论,以及"治病求于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临床将黄芪、丹参配伍应用,发挥二药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二药联合在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用药 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 心肌炎
  • 简介:丹参(RadixSalviaeMihiorrhiza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eMihiorrhizae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中医认为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中医认为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作用。临床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

  • 标签: 丹参类注射液 配伍禁忌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唇形科
  • 简介:患者男,60岁,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于2001年1月27日因纳差,乏力加重1周;门诊以慢性乙型肝炎收入院.查体:T36.5℃,P78次·min-1,R20次·min-1,BP135/83mmHg.神志清,精神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双肺未见异常,心律齐,HR78次·min-1,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余(-).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少尿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丹参注射是由丹参经提取、纯化等现代化工艺而制成,临床证实其对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由于其起效迅速,治疗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急、重症患者的治疗。研究表明,丹参注射中含有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及微量的脂溶性成分,其中丹参素、丹酚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咖啡酸等水溶性化合物是丹参注射发挥疗效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注射的文献报道,本文从丹参注射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质量控制研究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丹参注射的药理学研究、临床合理使用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对黄芪注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部分期刊杂志,对黄芪注射在肺心病、老年肺结核、脑中风、冠心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甲亢、肝病及肾病等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黄芪注射辅助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满意.结论:黄芪注射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的有效药物.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乙酰毛注射中去乙酰毛苷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柱(4.6mm×250mm,5μm),梯度洗脱法;流动相:A相为水,B相为乙腈-甲醇(22:14);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去乙酰毛苷峰与其它峰可达到良好分离,去乙酰毛苷峰在0.01-10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4ng,平均回收率为99,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去乙酰毛注射中去乙酰毛苷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测定。

  • 标签: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HPLC法
  • 简介:1例80岁男性晚期食管癌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且放弃放、化疗,给予白细胞介素100万U入0.9%氯化钠注射100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苦参注射15ml入0.9%氯化钠注射250ml静脉滴注,1次/d;雷尼替丁注射50mg入壶,2次/d。用药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4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U/L,胆碱酯酶(CHE)388U/L,总胆红素(TBil)29.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1.9μmol/L。用药4d后ALT72U/L、AST71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74U/L、CHE3387U/L,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和黄疸等症状;用药29d后ALT83U/L,AST67U/L,γ-GT597U/L,CHE2734U/L,碱性磷酸酶(ALP)151U/L,TBil203.0mol/L,DBil102.5mol/L,IBil100.5mol/L,白蛋白(ALB)32.6g/L。停用复方苦参注射,给予保肝治疗。1个月后,患者恶心、呕吐及黄疸等症状缓解,复查肝功能:ALT15U/L,AST21U/L,γ-GT59U/L,ALP66U/L,TBil46.1mol/L,DBil16.2mol/L,IBil29.9mol/L。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肝损伤
  • 简介:患者男,75岁.主因左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5年4月20日来院就诊.查体:T36.2℃,R19次/min,P76次/min,BP110/80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左眼指数/50em,左眼上睑内翻,有部分睫毛倒向眼球,角膜偏向下方,有一圆形直径约1.5mm溃疡深至基质层,呈灰白色混浊,眼内见人工晶体在位.门诊以左眼睑内翻倒睫、左眼角膜溃疡收住院.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心房纤颤 0.9%氯化钠注射液 氧氟沙星滴眼液 角膜溃疡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探讨替硝唑注射制备工艺中活性炭用量对注射的pH值和替硝唑含量的影响。结果:活性炭用量对替硝唑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pH值无显著影响;灭菌对含量及pH值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制备工艺 活性炭 PH值 替硝唑含量
  • 简介:目的;观察赛莱乐注射和元活苏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用赛莱乐注射和元活苏注射各1组,赛莱乐注射联合元活苏注射为1组,治疗突发性耳聋10-14d,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进行纯音听阈测定。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赛莱乐注射组有效率79%,元活苏注射组有效率80%,赛莱乐注射联合元活苏注射组有效率89%。结论:赛莱乐注射和元活苏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均有效,而且两药联合使用能提高疗效。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赛莱乐注射液 元活苏注射液 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灯盏细辛、灯盏注射剂用药情况,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费用管理,为制订北京市医疗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4年北京市5家医院医保患者灯盏细辛、灯盏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抽取2004年北京市5家医保定点医院的738份使用灯盏细辛、灯盏注射剂的医保住院患者病历,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灯盏注射剂用药情况调查原始数据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病人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医保住院患者灯盏细辛注射剂平均剂量(172.4±19.1)mg,最大剂量225mg,最小剂量45mg;注射灯盏素平均剂量(45.2±12.0)mg,最大剂量100mg,最小剂量10mg,平均疗程(12.8±5.4)d,最长疗程55d,最短疗程1d:给药次数均为每日1次: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用药适应证总体与说明书适应证相符比例占28.3%,与2005年医保目录限制适应证相符率为57.6%,“灯盏注射剂适应证人均合并使用药物5.6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5%。结论北京地区医保住院患者使用“灯盏注射剂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等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规范用药行为。

  • 标签: 灯盏细辛 灯盏花素注射剂 医疗保险 合理用药